【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轮罩及后纵梁一体化镁合金压铸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车身结构件设计及新材料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后轮罩及后纵梁一体化镁合金压铸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为追求更高的续航里程这一要求,更简单实用的车身框架结构、零件集成化更高、更轻质的材料应用即车身重量更轻,逐渐成为汽车行业发展中面对的重要课题,而现阶段车身的后轮罩及纵梁结构的主要形式是:后轮罩总成及纵梁总成分别单独由多个零件通过分装连接,然后再拼装一起连接而成,这种结构形式复杂、零件个数较多、连接方式复杂、实际生产中需要人工反复调试,效率非常低且装配精度很难控制一致,且复杂的连接方式容易造成,局部连接缺陷,易造成整个结构的结构强度不足;不符合轻量化需求。同时,目前车身的后轮罩结构及后纵梁结构的主要材料为钢和铝,这两种材料的密度(钢7.85g/cm3,铝2.7g/cm3)都比较高,这也是导致车身结构重量较大的重要因素,而镁合金材料的密度(1.8g/cm3)只有钢的1/3,铝的2/3,可以大大降低整个结构的重量,且镁合金压铸具有比铝合金更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轮罩及后纵梁一体化镁合金压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后减震器座(1)、轮罩前内板(2)、轮罩后内板(3)、后轮罩前连接件(4)、后轮罩封板(5)、后纵梁前连接件(6)、后纵梁后连接件(7)、后纵梁外板(8)一体化集成的整体压铸结构;所述压铸结构采用采用镁合金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轮罩及后纵梁一体化镁合金压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后减震器座(1)、轮罩前内板(2)、轮罩后内板(3)、后轮罩前连接件(4)、后轮罩封板(5)、后纵梁前连接件(6)、后纵梁后连接件(7)、后纵梁外板(8)一体化集成的整体压铸结构;所述压铸结构采用采用镁合金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轮罩及后纵梁一体化镁合金压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结构的内侧和外侧交错分布有若干条加强筋(9),加强筋(9)位于后纵梁外板(8)、轮罩前内板(2)和轮罩后内板(3)的位置上,所述压铸结构外侧分布有若干纵向的加强肋(10),加强肋(10)位于轮罩前内板(2)和轮罩后内板(3)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轮罩及后纵梁一体化镁合金压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减震器座(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张珂铭,徐泽华,黄轶,
申请(专利权)人:的卢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