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盐城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气压隔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814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隔振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压隔振系统,其采用传感器进行气压隔振反馈补偿,实现承载质量实时调准,使得隔振系统保持最佳隔振性能;其特征在于,包括:实时监测单元,安装在车辆座位上,用于实时监测座位上的压力,并将监测到的压力数值发送;控制单元,安装在汽车中控台,与实时监测单元信号连接,用于接收实时监测单元发送的压力数值,并且将压力值与预先录入的压力值进行比对,若监测的压力值大于预先录入的压力值,则生成增压指令并发送;若监测的压力值小于预先录入的压力值,则生成卸压指令并发送;调节单元,安装在车辆座位下方,用于调节弹性动作单元的刚度特性,并且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压隔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振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压隔振系统。
技术介绍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受到路面不平、车速变化和行驶方向的改变等多种外部和内部激振作用影响,极易使得整车和局部发生剧烈振动。为了提高系统的隔振效果,提升乘坐舒适性,通常在振源与受控对象之间增加隔振装置,从而减小受控对象对振源激励的响应。常用的隔振系统结构形式均为承载质量不可调准系统,只针对某个特定的承载质量值来进行设计,当承载质量变化比较大时,原来的结构参数无法进行相应的改变,使得隔振系统不能保持最佳隔振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传感器进行气压隔振反馈补偿,实现承载质量实时调准,使得隔振系统保持最佳隔振性能的气压隔振系统。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气压隔振系统,包括:实时监测单元,安装在车辆座位上,用于实时监测座位上的压力,并将监测到的压力数值发送;控制单元,安装在汽车中控台,与实时监测单元信号连接,用于接收实时监测单元发送的压力数值,并且将压力值与预先录入的压力值进行比对,若监测的压力值大于预先录入的压力值,则生成增压指令并发送;若监测的压力值小于预先录入的压力值,则生成卸压指令并发送;调节单元,安装在车辆座位下方,用于调节弹性动作单元的刚度特性,并且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当接收到控制单元发送的增压指令时,则将弹性动作单元的刚度特性调高;当接收到控制单元发送的卸压指令时,则将弹性动作单元的刚度特性调低;弹性动作单元,安装在车辆座位与车辆底部之间,用于在发生振荡时,对座位和乘坐者起到缓冲作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气压隔振系统,其中弹性动作单元由四组竖直的双气室可调式气动壳体隔振腔组成,其中每组双气室可调式气动壳体隔振腔内部设置有上气室和下气室,上气室和下气室均设置有调节气压的气口。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气压隔振系统,其中每组隔振腔壳体均由橡胶材料一次注塑成型,结构形状是多个环形。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气压隔振系统,其中调节单元包括八组电控气阀组成,八组电控气阀分别与四组双气室可调式气动壳体隔振腔上的八组气口密封连接,并且八组电控气阀均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气压隔振系统,其中实时监测单元包括一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车辆座位中心,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气压隔振系统,其中实时监测单元与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调节单元之间的信号传输方式可以采用有线信号传输,还可以采用无线信号传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传感器进行气压隔振反馈补偿,实现承载质量实时调准,使得隔振系统保持最佳隔振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逻辑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一种气压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实时监测单元,安装在车辆座位上实时监测座位上的压力,并将监测到的压力数值发送;控制单元,安装在汽车中控台,与实时监测单元信号连接接收实时监测单元发送的压力数值,并且将压力值与预先录入的压力值进行比对,若监测的压力值大于预先录入的压力值,则生成增压指令并发送;若监测的压力值小于预先录入的压力值,则生成卸压指令并发送;调节单元,安装在车辆座位下方调节弹性动作单元的刚度特性,并且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当接收到控制单元发送的增压指令时,则将弹性动作单元的刚度特性调高;当接收到控制单元发送的卸压指令时,则将弹性动作单元的刚度特性调低;弹性动作单元,安装在车辆座位与车辆底部之间在发生振荡时,对座位和乘坐者起到缓冲作用;采用传感器进行气压隔振反馈补偿,实现承载质量实时调准,使得隔振系统保持最佳隔振性能。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种气压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实时监测单元,安装在车辆座位上实时监测座位上的压力,并将监测到的压力数值发送;控制单元,安装在汽车中控台,与实时监测单元信号连接接收实时监测单元发送的压力数值,并且将压力值与预先录入的压力值进行比对,若监测的压力值大于预先录入的压力值,则生成增压指令并发送;若监测的压力值小于预先录入的压力值,则生成卸压指令并发送;调节单元,安装在车辆座位下方调节弹性动作单元的刚度特性,并且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当接收到控制单元发送的增压指令时,则将弹性动作单元的刚度特性调高;当接收到控制单元发送的卸压指令时,则将弹性动作单元的刚度特性调低;弹性动作单元,安装在车辆座位与车辆底部之间在发生振荡时,对座位和乘坐者起到缓冲作用;其中弹性动作单元由四组竖直的双气室可调式气动壳体隔振腔组成,其中每组双气室可调式气动壳体隔振腔内部设置有上气室和下气室,上气室和下气室均设置有调节气压的气口;通过设置两组气室,便于快速调节气动壳体隔振腔的刚度特性。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种气压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实时监测单元,安装在车辆座位上实时监测座位上的压力,并将监测到的压力数值发送;控制单元,安装在汽车中控台,与实时监测单元信号连接接收实时监测单元发送的压力数值,并且将压力值与预先录入的压力值进行比对,若监测的压力值大于预先录入的压力值,则生成增压指令并发送;若监测的压力值小于预先录入的压力值,则生成卸压指令并发送;调节单元,安装在车辆座位下方调节弹性动作单元的刚度特性,并且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当接收到控制单元发送的增压指令时,则将弹性动作单元的刚度特性调高;当接收到控制单元发送的卸压指令时,则将弹性动作单元的刚度特性调低;弹性动作单元,安装在车辆座位与车辆底部之间在发生振荡时,对座位和乘坐者起到缓冲作用;其中弹性动作单元由四组竖直的双气室可调式气动壳体隔振腔组成,其中每组双气室可调式气动壳体隔振腔内部设置有上气室和下气室,上气室和下气室均设置有调节气压的气口;其中每组隔振腔壳体均由橡胶材料一次注塑成型,结构形状是多个环形。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种气压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实时监测单元,安装在车辆座位上实时监测座位上的压力,并将监测到的压力数值发送;控制单元,安装在汽车中控台,与实时监测单元信号连接接收实时监测单元发送的压力数值,并且将压力值与预先录入的压力值进行比对,若监测的压力值大于预先录入的压力值,则生成增压指令并发送;若监测的压力值小于预先录入的压力值,则生成卸压指令并发送;调节单元,安装在车辆座位下方调节弹性动作单元的刚度特性,并且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当接收到控制单元发送的增压指令时,则将弹性动作单元的刚度特性调高;当接收到控制单元发送的卸压指令时,则将弹性动作单元的刚度特性调低;弹性动作单元,安装在车辆座位与车辆底部之间在发生振荡时,对座位和乘坐者起到缓冲作用;其中弹性动作单元由四组竖直的双气室可调式气动壳体隔振腔组成,其中每组双气室可调式气动壳体隔振腔内部设置有上气室和下气室,上气室和下气室均设置有调节气压的气口;其中调节单元包括八组电控气阀组成,八组电控气阀分别与四组双气室可调式气动壳体隔振腔上的八组气口密封连接,并且八组电控气阀均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压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实时监测单元,安装在车辆座位上,用于实时监测座位上的压力,并将监测到的压力数值发送;/n控制单元,安装在汽车中控台,与实时监测单元信号连接,用于接收实时监测单元发送的压力数值,并且将压力值与预先录入的压力值进行比对,若监测的压力值大于预先录入的压力值,则生成增压指令并发送;若监测的压力值小于预先录入的压力值,则生成卸压指令并发送;/n调节单元,安装在车辆座位下方,用于调节弹性动作单元的刚度特性,并且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当接收到控制单元发送的增压指令时,则将弹性动作单元的刚度特性调高;当接收到控制单元发送的卸压指令时,则将弹性动作单元的刚度特性调低;/n弹性动作单元,安装在车辆座位与车辆底部之间,用于在发生振荡时,对座位和乘坐者起到缓冲作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压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监测单元,安装在车辆座位上,用于实时监测座位上的压力,并将监测到的压力数值发送;
控制单元,安装在汽车中控台,与实时监测单元信号连接,用于接收实时监测单元发送的压力数值,并且将压力值与预先录入的压力值进行比对,若监测的压力值大于预先录入的压力值,则生成增压指令并发送;若监测的压力值小于预先录入的压力值,则生成卸压指令并发送;
调节单元,安装在车辆座位下方,用于调节弹性动作单元的刚度特性,并且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当接收到控制单元发送的增压指令时,则将弹性动作单元的刚度特性调高;当接收到控制单元发送的卸压指令时,则将弹性动作单元的刚度特性调低;
弹性动作单元,安装在车辆座位与车辆底部之间,用于在发生振荡时,对座位和乘坐者起到缓冲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压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弹性动作单元由四组竖直的双气室可调式气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刘玮耿龙伟郭俊林鑫焱陈勇徐忠华万益东经成程锦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