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凯悦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瓷砖成型浇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07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瓷砖成型浇铸模具,包括箱体、升降装置、箱盖、隔板和底板,所述的箱体呈回型结构,且箱体的上端面设置有箱盖,箱盖下端面的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隔板,箱体的左右两端面对称安装有升降装置,箱体的下端面设置有底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自动升降装置进行成型瓷砖自动脱模的处理,本模具可对在浇铸模具中成型的瓷砖进行自动脱模处理,设置的自动升降装置中齿轮与竖杆相配合带动套筒下降,套筒带动底座及底板同步下降,可使与底板粘结的成型瓷砖完全脱离模具箱体,因此可达到对成型的瓷砖进行自动脱模处理功能并高瓷砖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瓷砖成型浇铸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瓷砖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瓷砖成型浇铸模具。
技术介绍
瓷砖,是以耐火的金属氧化物及半金属氧化物,经由研磨、混合、压制、施釉、烧结之过程,而形成的一种耐酸碱的瓷质或石质等建筑或装饰材料,其原材料多由粘土、石英砂,经过高温后压缩等等混合而成,具有很高的硬度。瓷砖主要用于房屋地面铺陈,以及厨房和卫生间的墙面铺贴。瓷砖依生产工艺可分为印花砖、抛光砖、斑点砖、水晶砖和无釉砖。对于瓷砖来说,吸水率越低的玻化程度越好,产品理化性能越好,越不易因气候变化热胀冷缩而产生龟裂或剥落;平整性佳的瓷砖,其表面不弯曲、不翘角、比较容易施工且施工后地面平坦;对于抗折强度高、耐磨性佳且抗重压、不易磨损、历久弥新的瓷砖则适合公共场所使用。在建筑瓷砖成型工艺中,会经常用到成型浇铸模具,但是在瓷砖成型的过程中,常常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常见的瓷砖成型浇铸模具通常为一体结构,在瓷砖成型后,需要人工将其取出,但由于瓷砖表面与模具底板粘结,使得从模具中取出成型瓷砖的过程比较艰难,且在此过程中易对成型的瓷砖造成损坏,进而降低了整体的瓷砖成型率,提高了生产成本;2、在建筑瓷砖成型浇铸的模具中,用来分隔泥浆的隔板之间的距离无法调节,使得模具装置仅适用一种规格的瓷砖浇铸成型,因此极大的影响了瓷砖的生产效率,进而降低了该模具利用程度,提高了瓷砖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瓷砖成型浇铸模具,包括箱体、升降装置、箱盖、隔板和底板,所述的箱体呈回型结构,且箱体的上端面设置有箱盖,箱盖下端面的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隔板,箱体的左右两端面对称安装有升降装置,箱体的下端面设置有底板。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电机、齿轮、竖杆、第一圆盘、套筒、支柱、限位杆、第二圆盘、横杆和固定座,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销轴,销轴远离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电机远离齿轮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箱体上,齿轮的后侧设置有竖杆,竖杆的中部呈蜗杆状且与齿轮相啮合,竖杆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有第一圆盘,第一圆盘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套筒,竖杆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套筒连接,套筒下端的左右两端面对称设置有限位杆,且限位杆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套筒连接并延伸至套筒内部,限位杆位于套筒内部的一端可对竖杆进行限位固定,套筒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上端面与第一圆盘的下端面之间前后对称安装有支柱,且支柱位于套筒的前后两侧,固定座的下端面与底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竖杆的上端呈光滑状态,且竖杆的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连接有第二圆盘,第二圆盘的左端面安装有横杆,横杆远离第二圆盘的一端与箱体固定连接,通过电机带动齿轮旋转,齿轮带动竖杆同步旋转,竖杆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一圆盘下降,第一圆盘带动套筒同步下降,套筒带动固定座下降,固定座带动底板下降,当成型瓷砖完全露出箱体的时候,通过手动拔出限位杆,使得竖杆与套筒脱离,齿轮继续旋转可实现底板自动脱离箱体的功能,进而达到自动卸载成型瓷砖的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盖的下端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截面呈T型,隔板的上端于滑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箱盖相连接,且隔板从左至右依次等距离排布,箱盖最左端的隔板的上端通过销轴安装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中部安装有向左倾斜的推拉杆,推拉杆远离活动杆的一端贯穿箱盖的内壁并延伸至箱盖的顶端外部,活动杆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连接有向右倾斜的连杆,连杆远离活动杆的一端与靠近箱盖中部的隔板相连接,其余隔板两两之间均通过销轴连接有类V型联动杆,且类V型联动杆的夹角保持不变,通过手动向上拉动或向下推动推拉杆,可使推拉杆带动活动杆旋转,活动杆旋转的同时带动连杆伸缩,连杆可带动类V型联动杆回缩,类V型联动杆带动其两端的隔板相向移动或反向移动,可达到调节隔板之间的距离的效果,进而实现该装置适应不同规格瓷砖的成型浇铸的功能,以提高生产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箱盖上端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把手,把手位于前后正相对的通槽的端面之间,通过设置把手可方便工作人员将在箱体的上端面快速拆装箱盖,进而可提高整个浇铸生产过程的效率,以降低生产成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箱体上端面的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类T型状态的刻度板,刻度板的下端设置有刻度线,箱体的上端面前后对称设置有卡接槽,卡接槽左右对称排布,箱盖的下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卡接杆,且卡接杆前后对称排布,卡接杆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卡接槽相连接,刻度板位于左右正相对的卡接槽之间,通过在调节隔板的同时观察刻度线可判断隔板的调节距离,进而可实现精准调节隔板之间距离的功能,通过设置卡接杆可达到进一步实现快速拆装箱盖的同时稳固箱盖的功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底板上端面靠近中部的四周安装有密封垫,通过设置密封垫可保持该模具的良好密封性,以防止泥浆渗出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进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刻度板的上端与箱盖上端面的前后两端的通槽相连接,通槽开设于箱盖上端面的前后两端,通过刻度板与通槽相卡接,可使箱盖与箱体的上端面完全贴合且结构稳定。(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建筑瓷砖成型浇铸模具,本专利技术采用自动升降装置进行成型瓷砖自动脱模的处理,本模具可对在浇铸模具中成型的瓷砖进行自动脱模处理,设置的自动升降装置中齿轮与竖杆相配合带动套筒下降,套筒带动底座及底板同步下降,可使与底板粘结的成型瓷砖完全脱离模具箱体,因此可达到对成型的瓷砖进行自动脱模处理功能并高瓷砖的生产效率;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推拉杆、活动杆、连杆和类V型联动杆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使推拉杆带动类V型联动杆回缩,类V型联动杆带动其两端的隔板相向移动或反向移动,达到调节隔板之间的距离的效果,进而实现该装置适应不同规格瓷砖的成型浇铸的功能,以提高生产效率;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刻度板可实现工作人员通过在调节隔板的同时观察刻度线判断隔板的调节距离,进而实现精准调节隔板之间的距离。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箱盖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底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1的前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刻度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剖视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1的X向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先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至图7所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瓷砖成型浇铸模具,包括箱体1、升降装置2、箱盖3、隔板4和底板5,所述的箱体1呈回型结构,且箱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箱盖3,箱盖3下端面的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隔板4,箱体1的左右两端面对称安装有升降装置2,箱体1的下端面设置有底板5。所述的升降装置2包括电机20、齿轮21、竖杆22、第一圆盘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瓷砖成型浇铸模具,包括箱体(1)、升降装置(2)、箱盖(3)、隔板(4)、和底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呈回型结构,且箱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箱盖(3),箱盖(3)下端面的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隔板(4),箱体(1)的左右两端面对称安装有升降装置(2),箱体(1)的下端面设置有底板(5);/n所述的升降装置(2)包括电机(20)、齿轮(21)、竖杆(22)、第一圆盘(23)、套筒(24)、支柱(25)、限位杆(26)、第二圆盘(27)、横杆(28)和固定座(29),电机(20)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销轴,销轴远离电机(20)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21),电机(20)远离齿轮(21)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箱体(1)上,齿轮(21)的后侧设置有竖杆(22),竖杆(22)的中部呈蜗杆状且与齿轮(21)相啮合,竖杆(22)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有第一圆盘(23),第一圆盘(2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套筒(24),竖杆(22)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套筒(24)连接,套筒(24)下端的左右两端面对称设置有限位杆(26),且限位杆(26)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套筒(24)连接并延伸至套筒(24)内部,限位杆(26)位于套筒(24)内部的一端可对竖杆(22)进行限位固定,套筒(24)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9),固定座(29)的上端面与第一圆盘(23)的下端面之间前后对称安装有支柱(25),且支柱(25)位于套筒(24)的前后两侧,固定座(29)的下端面与底板(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竖杆(22)的上端呈光滑状态,且竖杆(22)的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连接有第二圆盘(27),第二圆盘(27)的左端面安装有横杆(28),横杆(28)远离第二圆盘(27)的一端与箱体(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瓷砖成型浇铸模具,包括箱体(1)、升降装置(2)、箱盖(3)、隔板(4)、和底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呈回型结构,且箱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箱盖(3),箱盖(3)下端面的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隔板(4),箱体(1)的左右两端面对称安装有升降装置(2),箱体(1)的下端面设置有底板(5);
所述的升降装置(2)包括电机(20)、齿轮(21)、竖杆(22)、第一圆盘(23)、套筒(24)、支柱(25)、限位杆(26)、第二圆盘(27)、横杆(28)和固定座(29),电机(20)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销轴,销轴远离电机(20)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21),电机(20)远离齿轮(21)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箱体(1)上,齿轮(21)的后侧设置有竖杆(22),竖杆(22)的中部呈蜗杆状且与齿轮(21)相啮合,竖杆(22)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有第一圆盘(23),第一圆盘(2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套筒(24),竖杆(22)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套筒(24)连接,套筒(24)下端的左右两端面对称设置有限位杆(26),且限位杆(26)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套筒(24)连接并延伸至套筒(24)内部,限位杆(26)位于套筒(24)内部的一端可对竖杆(22)进行限位固定,套筒(24)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9),固定座(29)的上端面与第一圆盘(23)的下端面之间前后对称安装有支柱(25),且支柱(25)位于套筒(24)的前后两侧,固定座(29)的下端面与底板(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竖杆(22)的上端呈光滑状态,且竖杆(22)的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连接有第二圆盘(27),第二圆盘(27)的左端面安装有横杆(28),横杆(28)远离第二圆盘(27)的一端与箱体(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凯悦
申请(专利权)人:曹凯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