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压紧安装式成束光纤装置的连接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7947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中两个压紧安装式七光纤箍通过所述箍中中心光纤的对齐及至少一个外侧光纤的对齐来对齐。因所述光纤在所述箍中具有对称且可重复的取向,所以当所述中心光纤及其中一根外侧光纤对齐时,所有其余光纤均将自动对齐,从而大大简化本发明专利技术连接器内复数根光纤的对齐过程。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七根光纤中的每一根均以颜色编码。传输光纤束与接收光纤束内的光纤按一镜像取向来布置,以使在一特定颜色的光纤上传输的光信号能在一相同颜色的光纤内接收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大体而言涉及光纤装置,且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成束光纤装置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与单光纤相比,利用成束光纤的光学组件可有利于节省光纤装置内的宝贵空间。另外,可减少一光纤装置内的组件数量,其中例如通过单个组件(例如一连接器)将来自一光纤束中多根光纤的光信号引导至一第二光纤束中的多根光纤。在使用成束光纤装置方面存在的一问题在于利用一连接装置将成束光纤可靠地连接在一起。为了实现信号传输,一传输光纤束内的每一根光纤均必须与一接收光纤束中的一接收光纤准确对齐。为了实现此种对齐,传输及接收光纤束中的光纤必须沿一固定定向对称地对齐。本专利技术连接器中所使用的压紧安装的光纤束即克服了此问题,并可实现此种成束光纤装置的可重复制造,其中光纤束内每一根光纤的位置均为对称、固定的并可在各装置间重复地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专利技术中,将由七根光纤构成的光纤束置于一固定器(例如一个箍)内,且一压紧安装式装置使所述箍的尖端向内变形以将所述七根成束光纤对称地固定在一起。可重复地、准确地制造所述压紧安装式成束光纤装置,并可可靠地形成利用这些压紧安装式成束光纤装置的装置。在本专利技术连接器中,通过使光纤束中的中心光纤对齐并使其中一根外部光纤对齐来使两个压紧安装式光纤束对齐。因所述光纤束中的光纤具有对称、可重复的定向,故在所述中心光纤及其中一根外部光纤对齐时,所有其余光纤均将自动对齐,因此极大地简化了本专利技术连接器内复数根光纤的对齐过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阐述一种七根光纤式连接器,其中所述七根光纤中的每一根均以颜色编码。传输与接收光纤束内的光纤以一镜像取向布置,以使在一特定颜色的光纤上传输的光信号在一相同颜色的光纤内接收到。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一优点是成束光纤装置可以可靠地接合在一起。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另一优点是将成束的一组光纤相对于所述光纤束中其它光纤固定于一已知、可重复且固定的取向上,且可通过使一根中心光纤及一外部光纤对齐来使两个此种光纤束对齐。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再一优点是每一连接器内的每一束光纤均对称地对齐,从而简化了所述光纤束的连接。在阅读下文参考若干图式所作的详细说明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对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及其它特征及优点一目了然。附图说明下列图式未按实际装置的比例绘制,因此仅供用于例示本文所说明的本专利技术。图1为一压紧安装式七光纤箍的尖端部分的一透视图;图2为图1中所描绘压紧安装式箍的尖端的一正视图;图3为一描绘一包含例如图1及2中所描绘的两个压紧安装式七光纤装置的箍接口的图式;图4为一描绘一设置于一箍固定套筒内的七光纤箍的透视图;图5为一描绘设置于一圆筒形对齐套筒内的如图4所示装置的透视图;图6为图5中所描绘装置的一端视立面图;图7为一描绘处于一对齐取向上的图6所示装置的端视立面图;图8为一描绘包括两个图7中所描绘装置的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图式;及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FC连接器的一总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一压紧安装式成束七光纤箍10描绘于图1及2中,并作为下文对本专利技术所作说明的一参考点。如图中所描绘,七光纤箍10包括设置于一圆筒形箍套筒42内的一根中心光纤14及六根对称设置的外部光纤18、22、26、30、34及38。外部光纤18、22、26、30、34及38中每一根的内侧表面部分均与中心光纤14及两个毗连的外部光纤摩擦接触。这六根外部光纤中每一根的外侧表面均与箍材料的一变形尖端46摩擦接触。一对正销50自圆筒形箍套筒42的外表面沿径向凸出。一用于对箍42实施均匀变形的装置教示于第5,305,406号美国专利中,其中所述箍的端部由一圆锥形压紧装置压紧以使箍42的端部46均匀地向内变形以与光纤18-38的外表面摩擦啮合。图1及2中所描绘的压紧安装式七光纤箍的重要特征在于外部的六根光纤18-38相对于中心光纤14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以使这六根外部光纤中每一根的中心轴线均位于距中心光纤14的中心轴线相同的径向距离处,而且各根光纤均通过与其它光纤及与压紧安装式箍的变形的尖端材料摩擦接触而牢牢地固定就位。图3为一描绘一包含两个七光纤箍的箍接口的图式。左边显示一第一箍,其具有压紧安装到一箍套筒42中的一根中心光纤14及六根周围光纤18-38。图中显示对正销50自箍表面沿径向凸出。右边描绘一第二七光纤箍,其中显示一对正销50自其在所述箍的外表面上的位置沿径向凸出。重要的是应注意,凸出的对正销的位置相对于这两个箍内光纤的位置有些不同。这是将成束光纤压紧安装于一箍套筒内所预期的通常结果。换句话说,在制造一成束的七光纤压紧安装箍时,在各压紧安装步骤前以一尽可能达到的可重复的取向将这七根光纤插入箍套筒中。接着,在这些压紧安装步骤后,光纤将相对于各压紧安装步骤中的套筒定向始终存在一定的随机移动。结果,对正销50的位置相对于图2中所示的一特定外围光纤在理论上的上死点位置将发生变化。对于这两个七光纤箍的对齐而言,从图3中可见,每一个箍10的中心光纤14均描绘成通过沿每一中心光纤14的中心轴线凸出的中心对齐线66完全对齐。然而,如通过比较这两个箍的顶部光纤的圆周位置可见,这六根外侧光纤在图3中并不对齐。为了使这两个箍对齐,必须旋转(箭头68)这两个箍中的基本上一个(例如右侧的箍)直至这六根光纤中一根的中心轴线与左侧箍的其六根光纤中一根的中心轴线对齐为止。因所述七光纤箍中所有光纤的位置均固定及固定,故当中心光纤14与其中一根外部光纤(例如光纤18)二者均准确对齐时,所有其余外部光纤22-38也均将准确对齐。如下文所将进一步阐述,通过本专利技术能实现对七光纤箍中所有光纤的可重复的准确对齐。图4为一描绘本专利技术一连接器的一初始组件的透视图。如图4中所描绘,一个七光纤箍10设置于一圆筒形箍固定套筒80中。一销插槽84形成于圆筒形套筒80的前缘88中,以使箍的对正销50位于插槽84中。箍10以可滑动方式啮合于套筒80内,以使销50可在插槽84内沿一轴向方向移动;然而,销50在插槽84内的布置可防止箍相对于套筒80出现旋转运动。套筒的外表面92较佳为平滑的并相对于箍10的中心光纤14的轴线位置同心。换句话说,箍的中心光纤的轴线准确地位于圆筒形箍固定套筒80的中心轴线上。图5为一描绘本专利技术一插入式连接器部件100的尖端的透视图。如图中所描绘,一其中设置有箍10的箍固定套筒80(如图4中所描绘及上文所述)设置于一更大的圆筒形对齐套筒108的一中心膛孔104内。对齐套筒108的中心膛孔104准确地成形为使箍固定套筒80光滑、紧贴、可滑动地啮合在膛孔104内,以使箍固定套筒80在膛孔104内自由旋转(参见箭头112)。一对齐部件-其在该较佳实施例中为一对齐键116-设置于对齐套筒108的外表面120上,且其自对齐套筒108的表面120沿径向凸出。如接下来借助于图6所述,箍10内的光纤14-38要相对于对齐键116对齐。应了解,也可利用其它类型的对齐部件(例如一对齐标记或其它装置)来为光纤相对于对齐套筒的对齐提供一可重复的取向。图6为图5中所描绘装置100的一端视立面图。如图6中所描绘,箍10及其七根光纤设置于箍固定套筒80内,箍固定套筒80则设置于对齐套筒108的膛孔内。对齐套筒的键116自对齐套筒沿径向凸出。重要的是应注意,为了帮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图6中描绘一理论上的光纤对齐线130,其显示成一经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成束光纤的插入式连接器组件,其包括:一箍,其固定复数根光纤,包括一中心光纤及若干对称设置的外侧光纤,所述复数根光纤彼此相对固定地固定于所述箍内;一对齐套筒,其具有一中心轴线,且其中所述中心光纤沿所述对齐套筒的所述中心 轴线设置;一形成于所述对齐套筒上的对齐部件;及其中所述中心光纤的一中心轴线及至少一根所述外侧光纤的一中心轴线设置成与所述对齐套筒的所述对齐部件成直线对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歇尔Y龙多伊斯雷尔M米兰达阿尔法F迪亚洛
申请(专利权)人:维德光纤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