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微量计量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20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微量计量秤,包括储料仓、给料器、称重仓、第一卸料器、计量斗和控制单元;称重仓悬挂于固定设置的第一称重传感器上,计量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卸料器及第二称重传感器;控制单元分别与给料器、第一卸料器、第一称重传感器、第二卸料器和第二称重传感器电连接。使用时,物料进入称重仓内关闭给料器后,控制单元静态下第一次测量称重仓内物料重量;启动第一卸料器卸料,卸料完毕停止第一卸料器后,静态下控制单元第二次测量称重仓内物料重量,最后根据两次物料重量之差,精确得到计量斗内物料重量。因两次称重仓内物料测量时,均在静态下进行,从而消除了机械振动等因素所引起的计量误差,实现高精度计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微量计量秤
本技术涉及计量秤
,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微量计量秤。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定量秤控制在操作界面、控制方法、稳定性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同类产品,在给秤体加料或减料时,采用模糊算法来实现加料或减料的量,无法准确控制计量。现有减量秤包括上下悬挂的料斗与卸料装置,料斗和卸料器通过一个力传感器(或多个力传感器)悬挂或支撑,使料斗和物料的重量是由一个力传感器(或多个传感器)受力计量。但是,卸料装置是连续运转的,机械加工振动与装料过程的物料冲击力,会造成力传感器采集的信号不稳定,最终导致无法准确计量真实物料重量。综上,计量斗与物料的重量是把分别给出的电信号经叠加处理后得出的,这种计量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物料加料斗自重问题,决定了力传感器的量程选型,力传感器的计量误差也就从源头上决定了计量秤的最高计量精度,再次就是计量是在动态下料的过程中进行的,叠加机械振动等因素,使其的计量精度相对较低,计量误差偏大,不能满足微量添加工艺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称量精确度高的高精度微量计量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度微量计量秤,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储料仓、给料器、称重仓、第一卸料器和计量斗,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称重仓悬挂于固定设置的第一称重传感器上,所述第一称重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称重仓内物料重量;所述计量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卸料器及用于测量所述计量斗内物料重量的第二称重传感器;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给料器、所述第一卸料器、所述第一称重传感器、所述第二卸料器和所述第二称重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称重仓内进料完毕所述给料器关闭时,静态下通过所述第一称重传感器第一次测量所述称重仓内物料重量,测量后控制所述第一卸料器开启卸料,卸料完毕所述第一卸料器关闭后,静态下所述控制单元再通过所述第一称重传感器第二次测量所述称重仓内物料重量,根据两次物料重量差计量出所述计量斗内物料重量。优选方式为,还包括用于计时静态时间的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优选方式为,所述储料仓的出料口设置有手动闸门。优选方式为,所述给料器的出料口和所述称重仓进料口之间软连接。优选方式为,所述第一卸料器的出料口和所述计量斗的进料口之间软连接。优选方式为,所述计时器集成在所述控制单元内。优选方式为,所述给料器为叶轮卸料器或螺旋卸料器。优选方式为,所述第一称重传感器为拉力传感器,所述第二称重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优选方式为,所述计量斗为叶轮卸料器或螺旋卸料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的高精度微量计量秤,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储料仓、给料器、称重仓、第一卸料器和计量斗,以及控制单元;其中称重仓悬挂于固定设置的第一称重传感器上,第一称重传感器用于测量称重仓内物料重量;其中计量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卸料器及用于测量计量斗内物料重量的第二称重传感器;其中控制单元分别与给料器、第一卸料器、第一称重传感器、第二卸料器和第二称重传感器电连接。本技术使用时,由控制单元控制给料器的开关及开度,由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卸料器和第二卸料器启停。打开给料器,使储料仓内的物料送入称重仓,在进料的过程中第一称重传感器测量实时称重仓内物料重量,并转换成对应的计量电信号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获取粗略物料重量;送料完毕控制单元关闭给料器,静态下控制单元第一次通过第一称重传感器精确测得称重仓内物料重量;测量完毕后控制单元启动第一卸料器卸料,使称重仓内的物料进入计量斗内,当第一卸料器停止后,静态下控制单元第二次通过第一称重传感器测量此时称重仓内物料重量,根据两次称重仓内物料重量之差,精确得到计量斗内物料重量。因两次称重仓内物料测量时,均在静态下完成,消除了机械加工振动与装料过程的物料冲击力等因素所引起的计量误差,实现高精度计量。控制单元得到物料重量后,根据物料重量控制第二卸料器的送料时间和送料流量,达到精准控制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高精度微量计量秤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储料仓,2-手动闸门,3-给料器,4-第一称重传感器,5-称重仓,6-第一卸料器,7-计量斗,8-第二称重传感器,9-第二卸料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精度微量计量秤,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储料仓1、给料器3、称重仓5、第一卸料器6和计量斗7,以及控制单元,本例中还包括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计时器;其中储料仓1的出料口设置有手动闸门2,其中称重仓5悬挂于固定设置的第一称重传感器4上,第一称重传感器4用于测量称重仓5内物料重量;其中计量斗7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卸料器及用于测量计量斗7内物料重量的第二称重传感器8;其中控制单元分别与给料器3、第一卸料器6、第一称重传感器4、第二卸料器9和第二称重传感器8电连接;控制单元用于在称重仓5内进料完毕给料器3关闭时,静态下通过第一称重传感器4第一次测量称重仓5内物料重量,测量后控制第一卸料器6开启卸料,卸料完毕第一卸料器6关闭后,静态下控制单元再通过第一称重传感器4第二次测量称重仓5内物料重量,根据两次物料重量差计量出计量斗7内物料重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高精度微量计量秤工作过程为:手动闸门2打开,控制单元控制给料器3打开,使储料仓1内的物料输送或释放到称重仓5内,送来过程中控制单元可调节给料器3的开度,当达到预设定要求的重量物料后关闭给料器3。控制单元启动计时器计时,计时时间可为但不限于一秒,静止一秒后控制单元静态下,第一次通过第一称重传感器4测量称重仓5内物料重量,可以精确到1~100克(根据第一称重传感器的精度确定)。第一称重传感器4实时检测称重仓5内物料重量,并转换成对应的计量电信号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保存第一次称重仓5的物料重量后,控制单元打开称重仓5下方的第一卸料器6,将物料输送或释放到计量斗7里,放料完毕后关闭第一卸料器6。此时控制单元第二次通过第一称重传感器4测量称重仓5内实际物料的重量,控制单元的执行去皮重操作,根据两次测量差,得出称重仓5放出物料的精确实际重量,实现高精度测量。得到精确实际重量后,控制单元再得出计量斗7所需的送料时间及连续送料的瞬时流量,控制计量斗7下的第二卸料器9,按设定要求匀速的将物料送走。因为计量斗7内装有第二称重传感器8,所以控制单元能实时检测到计量斗7的重量变化,并作出反应调节第二卸料器9的卸料速度,达到匀速下料目的。同时计量斗7、称重仓5在计量第二次的用料量,并等待,计量斗7送料结束前即刻控制第一卸料器6放料,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微量计量秤,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储料仓、给料器、称重仓、第一卸料器和计量斗,以及控制单元;/n所述称重仓悬挂于固定设置的第一称重传感器上,所述第一称重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称重仓内物料重量;/n所述计量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卸料器及用于测量所述计量斗内物料重量的第二称重传感器;/n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给料器、所述第一卸料器、所述第一称重传感器、所述第二卸料器和所述第二称重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称重传感器测量的两次所述称重仓内物料重量差,测量出所述计量斗内物料重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微量计量秤,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储料仓、给料器、称重仓、第一卸料器和计量斗,以及控制单元;
所述称重仓悬挂于固定设置的第一称重传感器上,所述第一称重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称重仓内物料重量;
所述计量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卸料器及用于测量所述计量斗内物料重量的第二称重传感器;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给料器、所述第一卸料器、所述第一称重传感器、所述第二卸料器和所述第二称重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称重传感器测量的两次所述称重仓内物料重量差,测量出所述计量斗内物料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微量计量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计时静态时间的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微量计量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的出料口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刚张三昌张大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研维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