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6640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点胶装置,包括主体部、连接杆及驱动装置。该主体部具有一容胶腔及至少一连续侧壁,该连续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出胶孔与容胶腔相通。该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该第一连接端与主体部连接,该第二连接端与驱动装置相连。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主体部绕连接杆中心轴线旋转。该离心涂布装置可快速而且均匀的将胶水涂布在间隔环与镜筒的交接处,能加快点胶制程,有效确保点胶的品质,增强间隔环与滤光片之间的附着力,降低镜头模组因滤光片脱落而失效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点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镜头模组组装的离心涂布 快速点胶装置。
技术介绍
应用在相机或光学仪器上的镜头模组通常是由装有光学元件的镜筒与镜头座组成。请参阅图1,为一镜头模组100,其包括镜头座IO、镜筒20、透 镜组201、间隔环202和滤光片203,其中,透镜组201、间隔环202和滤光 片203沿光轴方向依次固定于镜筒20内,间隔环202与滤光片203紧密的固 定在一起。镜筒20外壁和镜头座10内壁设有相配合的螺紋,镜筒20通过螺 紋旋入到镜头座10内固定。在镜头模组的组装过程中, 一般是通过点胶工艺来固定滤光片和间隔环。 具体方法为使用 一细小的点胶针头将胶水逐滴点涂在滤光片与间隔环的交接 处。但是,此方法在自动化点胶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点胶针头需要多次定 位,不仅耗费时间,而且容易导致点胶针头对位不准,使点胶失效而影响点 胶的品质,进而会直接影响到镜头模组品质的好坏,因为镜头模组在使用过 程中失效的原因之一就是镜头模组中滤光片的脱落。当镜头模组组装过程中, 特别是在固定滤光片于间隔环上时,如果出现点胶不均匀、点胶量不足等点 胶品质问题,就会严重影响滤光片与间隔环之间的附着力。由于滤光片与间 隔环附着力不强,镜头模组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滤光片脱落而失效的几率也就 会大大增加。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镜头模组组装的离心涂布快速点胶装置,以 在实现自动化的同时提高镜头模组组装过程中的点胶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以实施例说明一种用于镜头模组组装的离心涂布快速点胶装置。 一种点胶装置,其包括主体部、连接杆及驱动装置。该主体部具有一容 胶腔及至少一连续侧壁,该连续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 出胶孔与容胶腔相通。该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该第一连接端与主体部连接,该第 二连接端与驱动装置相连。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主体部绕连接杆中心轴线旋 转。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点胶装置的优点在于由于点胶装置采用离心式 涂布原理,通过高速旋转将胶水从点胶装置主体部侧壁的出胶孔喷出,因此 可以快速而且均匀的将胶水涂布在间隔环与镜筒的交接处,不需要进行多次 点胶针头定位,不仅能加快点胶制程,也能有效确保点胶的品质,增强间隔 环与滤光片之间的附着力,降低镜头模组因滤光片脱落而失效的几率。附图说明图l是镜头模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的点胶装置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的点胶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二的点胶装置的主体部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三的点胶装置的主体部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四的点胶装置的主体部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一的点胶装置的点胶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以实施例说明 一种用于镜头模组组装的离心涂布快速点胶装置。 图2和图3是实施例一提供的点胶装置300。该点胶装置300包括一个主体 部400、 一个连接杆410和一个驱动装置420。该主体部400包括一连续側壁401、 一顶壁402及一底壁403。该连续侧壁 401为一筒状体,其^黄截面为圆形。该连续侧壁401其与顶壁402及底壁403— 起围合形成一封闭的容胶腔,用于容纳胶水。该连续侧壁401上开设有一个出 胶孔404与容胶腔相通。该连续侧壁401上也可开设有多个出胶孔404,为了提 高点胶的品质,实现均匀点胶,该多个出胶孔404可在连续侧壁401上均匀排 布。由于点胶装置300主要用于镜头模组的点胶制程,因此,该主体部400的 形状大小不宜过大,应当使其能够置入到境筒内旋转为宜。此外,该顶壁402 中央还可开设一连接孔405,用于与连接杆410配合。4该连接杆410包4舌第 一连4矣端411和第二连4妻端412 。该连4妻4干41 O可以与 主体部400通过螺紋配合或焊接连接,也可以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该连接 杆410与主体部400通过螺紋配合,该连接杆410的第一连接端411设有螺紋, 并与主体部400上的连接孔405内螺紋相匹配。优选地,该连接杆410为一中空 管状,其与主体部400的容胶腔相连通,用作补充胶水的通道。该连接杆410 外壁上设有一入胶孔413,用于补充胶水。该连接杆410的第二连接端412与驱 动装置420相连,该第二连接端412设有螺紋,其与驱动装置420通过螺紋配合。 除螺紋配合连接之外,连接方式以与驱动装置420连接匹配为宜也可为其他连 接方式。该主体部400和连接杆410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 该驱动装置420为一马达,具有一转轴421,其与连接杆410的第二连接端 412连接后,用以驱动主体部400绕连接杆410中心轴线旋转。同时,该驱动装 置420可连接于任何自动化点胶设备,以使点胶装置300适用于自动化点胶, 加快点胶制程。由于主体部400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多种形状,从而构成用于镜头模 组组装的快速点胶装置300的其它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实施例二提供的是另一种用于实施例一的点胶装置300的主 体部500。该主体部500包括一连续侧壁510、 一顶壁520及一底壁530。该连续侧壁 510包括一第一侧壁段511和相对的一第二侧壁段512、 一第三侧壁段513和相 对的第四侧壁^R514,该第一侧壁段511、第二侧壁段512、第三侧壁段513和 第四侧壁段514围合为一筒状体的连续侧壁510,其横截面为矩形。当然,该 主体部500的连续侧壁510也可以是由任意多个侧壁段围合形成筒状体,其横 截面为多边形。同时,该连续侧壁510与顶壁520及底壁530再围合形成一封闭 的容胶腔,用于容纳胶水。本实施例中,该连续侧壁510上开设有一个出胶孔 504与容胶腔相通,即仅在第一侧壁段511开设一个出胶孔504。当然,也可以 在第二侧壁^R512、第三侧壁段513、第四侧壁段514中的任意一个侧壁段上开 设一个或多个出胶孔504。为了提高点胶的品质,该连续側壁510上开设的多 个出胶孔504最好均匀排布,以实现均匀点胶,即可以在第一侧壁段511、第 二侧壁段512、第三侧壁段513、第四侧壁段514中的每一个侧壁段上都开设一个出胶孔504;或者在该第 一侧壁段51 l和第二侧壁4殳512上各开设一个出胶孔 504;或者在第三侧壁段513和第四侧壁段514上各开设一个出胶孔504。该顶壁520中央仍然也可开设一连接孔505,主体部500通过该连接孔505 与连接片f410连接。请参阅图5,实施例三提供的是另一种用于实施例一的点胶装置300的主 体部600。该主体部600包括一第一连续侧壁610和相对的一第二连续侧壁620、 一连 续外壁630。该连续外壁630为圓筒状,其^f黄截面为圓形。该连续外壁630与第 一连续侧壁610、第二连续侧壁620围合形成一封闭的容胶腔,用于容纳胶水。 该第一连续侧壁610和第二连续侧壁620上各开设至少一个出胶孔604与容胶 腔相通。当然,也可以仅在第一连续侧壁610或第二连续侧壁620中的一个连 续侧壁上开设一个出胶孔604。该连续外壁630中央仍然也可开设一连接孔 605,主体部600通过该连接孔605与连接杆410连接。请参阅图6,实施例四提供的是另一种用于实施例一的点胶装置300的主 体部700。该主体部700包括一第一连续侧壁710和相对的一第二连续侧壁720、 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部、连接杆及驱动装置;该主体部具有一容胶腔及至少一连续侧壁,该连续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出胶孔与容胶腔相通;该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该第一连接端与主体部连接,该第二连接端与驱动装置相连,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主体部绕连接杆中心轴线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博元袁崐益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