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扭杆压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053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头扭杆压装机。该扭杆压装机包括底座、支撑框架、压装涂油装置和扭杆压装装置,扭杆压装装置包括电缸压装机构和下台板,扭杆压装装置还包括压装组件、下轴机构、寻位组件、扭杆扶正机构和上料机构;下轴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角度编码器和扭矩传感器,扭矩传感器上设置有上助力轴,在上助力轴上设置有扁位,扁位的相位角和限位块的相位角相同。该双头扭杆压装机可以在压装过程中对于压力—位移实行实时监测,还可以对压装组件进行机械调中,提高了压装精度,保证了转向器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头扭杆压装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双头扭杆压装机。
技术介绍
转向器是汽车生产过程中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当司机转动方向盘时,转向器可以改变汽车的行驶方向。而扭杆又是转向器的重要组件之一,通常的做法是将扭杆压装到动力轴中,然后再将扭杆和动力轴形成的组件用于组装形成转向器。在现有的扭杆压装设备中,设备具有压装功能,但是无法对于压装过程中的压力的实时状况进行检测。公开号为CN205888515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扭杆压装机,该扭杆压装机通过压力传感器和光栅尺来实现压力—位移的实时监控。但是该扭杆压装机缺少对于压装过后的组件进行机械调中的功能,这样会导致生产出来的转向器在向左和向右转动相同的角度时,汽车的转向角度不相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对于扭杆进行机械调中的双头扭杆压装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双头扭杆压装机包括底座、支撑框架、压装涂油装置和扭杆压装装置,支撑框架固定在底座的上方,支撑框架内设置有压装涂油装置和扭杆压装装置,扭杆压装装置包括电缸压装机构和下台板,下台板位于电缸压装机构的下方,扭杆压装装置还包括压装组件、下轴机构、寻位组件、扭杆扶正机构和上料机构,电缸压装机构可以带动压装组件上下运动,压装涂油装置、上料机构、摇杆扶正机构和寻位组件均设置在下台板的上表面,在下台板上开设有通孔,下轴机构的顶端自通孔中伸出,在压装组件上设置有下助力轴涡轮组件,在下助力轴涡轮组件上开设有限位孔,在上料机构上设置有安装板,在安装板上设置有支撑块,在支撑块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孔和限位块的形状相匹配;下轴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角度编码器和扭矩传感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带,传动带上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将角度编码器和扭矩传感器相连接,在扭矩传感器上设置有上助力轴,在上助力轴上设置有扁位,扁位的相位角和限位块的相位角相同。由上述方案可见,在进行扭杆压装的过程中,由电缸向下推动压装组件进行压装。扁位和限位块的相位角相同,而限位块伸入下助力轴蜗杆组件的限位孔内,当下助力轴涡轮组件被转移到压装组件上时,限位孔的相位角和扁位的相位角也是相同的,因此在向下压装的过程中下助力轴涡轮组件可以直接压装到上助力轴上,无需人工进行寻位。当需要进行机械调中时,首先预设一个扭矩值,将该扭矩值记为预设值。上助力轴的扁位插入到限位孔内部,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上助力轴转动,通过扭矩传感器观察扭矩示数,当扭矩示数达到预设时,说明此时扁位已经旋转到了一侧的极限位置,记录下此时转动的角度值。然后将伺服电机反转,当扭矩再次达到预设值时,说明此时扁位已经旋转到了另一侧的极限位置,记录下此时转动的角度值,然后取两个偏转角度值的中间位置即为机械调中位置。优选地,电缸压装机构包括电缸、上台板,电缸可以带动上台板上下移动,在电缸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上台板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电缸压装机构还包括支撑柱,支撑柱设置在上台板的下表面,在上台板和下台板之间设置有台柱。在上述方案中,压力传感器可以随时检测电缸压力的大小,而位移传感器可以随时检测电缸向下运动的位移,电缸压力的大小和位移值可以通过数控显示屏实时显示,检测人员通过数控显示屏可以对扭杆压装机进行压力—位移的实时监测。进一步的方案是,压装涂油装置包括支撑座、压装气缸、涂油气缸、安装板、移载气缸,压装气缸和涂油气缸位于支撑座的顶部,安装板和移载气缸位于支撑座的底部,移载气缸可以推动安装板运动。在上述方案中,将涡轮放到安装板上,然后压装气缸下移,将滑动轴承压入涡轮,形成下助力轴涡轮组件。压装完成后移载气缸将工件移动到涂油气缸下方,同时压装气缸上移。涂油气缸下移,在涂油气缸的一端设置有涂油装置,涂油装置对于工件表面进行涂油,完成后,涂油气缸上移,移载气缸将工件推出。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在压装组件内部设置有第一夹紧组件,第一夹紧组件将下助力轴涡轮组件夹紧。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下轴机构还包括第二夹紧组件、卡盘和卡盘座,卡盘座位于扭矩传感器的顶部,卡盘设置在卡盘座上,第二夹紧组件设置在卡盘上,上助力轴设置在卡盘上,第二夹紧组件将上助力轴夹紧。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上料机构还包括上升气缸、伸出气缸和第三夹紧组件,上升气缸位于上料机构的底部,上升气缸的输出端与伸出气缸的底部相连接,伸出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三夹紧组件相连接,第三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爪,第一夹爪设置在安装板上。在上述方案中,第三夹紧组件将下助力轴涡轮组件夹紧,然后伸出气缸将第三夹紧组件向前推出,然后上升气缸将第三夹紧组件向上抬起,将下助力轴涡轮组件抬升到压装组件处,然后由第一夹紧组件将下助力轴涡轮组件夹紧,接着上料机构复位。通过上述步骤,上料机构将下助力轴涡轮组件转移到了压装组件上。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寻位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和激光测微仪,第一安装座设置在下台板上的上表面,激光测微仪设置在第一安装座上,激光测微仪用于检测扁位的相位角。在上述方案中,激光测微仪可以通过激光自动感应限位块的相位角,然后通过伺服电机将上助力轴扭杆组件转动到同一相位角上,这样在将下助力轴涡轮组件压紧到上助力轴扭杆组件上时,扁位正好能插入限位孔中,完成扭杆压装。免去了人工寻位的过程,提高了压装效率。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扭杆扶正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滑动气缸和第四夹紧组件,第二安装座设置在下台板的上表面,滑动气缸设置在第二安装座上,第四夹紧组件设置在滑动气缸的一端。在上述方案中,第四夹紧组件包括第二夹爪,在将扭杆压入上助力轴后,在压装组件将下助力轴涡轮组件向下压装的过程中,滑动气缸向前推进,将第二夹爪推动到预定位置,然后第二夹爪将扭杆夹紧,在整个压装过程中,第二夹爪始终将扭杆夹紧,防止扭杆在压装过程中发生移位或者断裂,提高了压装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双头扭杆压装机实施例沿第一视角所示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双头扭杆压装机实施例沿第二视角所示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双头扭杆压装机实施例隐去部分部件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双头扭杆压装机实施例的压装涂油装置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双头扭杆压装机实施例的压装组件的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双头扭杆压装机实施例的助力轴涡轮组件的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双头扭杆压装机实施例的下轴机构的分解图。图8是本技术双头扭杆压装机实施例的上料机构的结构图。图9是本技术双头扭杆压装机实施例的支撑块的结构图。图10是本技术双头扭杆压装机实施例的寻位组件的结构图。图11是本技术双头扭杆压装机实施例的扭杆扶正机构的结构图。图12是本技术双头扭杆压装机工作方法的流程图。图13是图12中步骤S8的流程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3,图3为双头扭杆压装机隐去底座1和支撑框架2的结构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头扭杆压装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头扭杆压装机,包括底座、支撑框架、压装涂油装置和扭杆压装装置,所述支撑框架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支撑框架内设置有所述压装涂油装置和所述扭杆压装装置,所述扭杆压装装置包括电缸压装机构和下台板,所述下台板位于所述电缸压装机构的下方,所述扭杆压装装置还包括压装组件、下轴机构、寻位组件、扭杆扶正机构和上料机构,所述电缸压装机构可以带动所述压装组件上下运动,所述压装涂油装置、所述上料机构、所述扭杆扶正机构和所述寻位组件均设置在所述下台板的上表面,在所述下台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下轴机构的顶端自所述通孔中伸出,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压装组件上设置有下助力轴涡轮组件,在所述下助力轴涡轮组件上开设有限位孔,在所述上料机构上设置有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支撑块,在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孔和所述限位块的形状相匹配;/n所述下轴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角度编码器和扭矩传感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上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将所述角度编码器和所述扭矩传感器相连接,在所述扭矩传感器上设置有上助力轴,在所述上助力轴上设置有扁位,所述扁位的相位角和所述限位块的相位角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扭杆压装机,包括底座、支撑框架、压装涂油装置和扭杆压装装置,所述支撑框架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支撑框架内设置有所述压装涂油装置和所述扭杆压装装置,所述扭杆压装装置包括电缸压装机构和下台板,所述下台板位于所述电缸压装机构的下方,所述扭杆压装装置还包括压装组件、下轴机构、寻位组件、扭杆扶正机构和上料机构,所述电缸压装机构可以带动所述压装组件上下运动,所述压装涂油装置、所述上料机构、所述扭杆扶正机构和所述寻位组件均设置在所述下台板的上表面,在所述下台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下轴机构的顶端自所述通孔中伸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压装组件上设置有下助力轴涡轮组件,在所述下助力轴涡轮组件上开设有限位孔,在所述上料机构上设置有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支撑块,在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孔和所述限位块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下轴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角度编码器和扭矩传感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上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将所述角度编码器和所述扭矩传感器相连接,在所述扭矩传感器上设置有上助力轴,在所述上助力轴上设置有扁位,所述扁位的相位角和所述限位块的相位角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扭杆压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缸压装机构包括电缸、上台板,所述电缸可以带动所述上台板上下移动,在所述电缸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所述上台板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所述电缸压装机构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上台板的下表面,在所述上台板和所述下台板之间设置有台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扭杆压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装涂油装置包括支撑座、压装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彤陈荣
申请(专利权)人:和氏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