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的储液箱及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63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的储液箱及机器人,包括:储液箱本体,设有用于储存液体的储液腔;抽水组件,包括进水管、抽水泵以及出水管部件,进水管的一端与抽水泵的进水端相连通,另一端则伸入至储液腔内的液体中,出水管部件的一端与抽水泵的出水端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机器人的出水口连通;出水管部件另一端的管道横截面积大于进水管道的横截面积。通过上述结构,当机器人静置时,出水管部件另一端的液体将沿着管道朝着进水管的方向流动,无需安装止水阀,亦可防止储液箱渗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的储液箱及机器人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智能家电
,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器人的储液箱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智能家电走入人们的家庭,其中,清洁机器人是近年来越来越受人们欢迎的智能家电。目前,市面上的清洁机器人通常都装配有水箱,水箱底部包覆有抹布,抹布被水打湿后用于清洗地面。而现有的清洁机器人,其水箱的出水端通常会安装止水阀,用于防止机器人于静置时向外界渗水,然而,在清洁机器人的出水端安装止水阀,不仅增加了装配的难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的成本,使用起来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便捷的机器人的储液箱及机器人,其无需安装止水阀即可防止储液箱出现渗水。本技术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的储液箱,包括:储液箱本体,设有用于储存液体的储液腔;抽水组件,包括进水管、抽水泵以及出水管部件,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抽水泵的进水端相连通,另一端则伸入至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中,所述出水管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抽水泵的出水端连通,另一端则用于与机器人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抽水泵安装于所述储液箱本体上,所述出水管部件另一端的管道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进水管的管道横截面积。可选的,所述出水管部件包括主管道以及输出管,所述主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抽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输出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其中,所述输出管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进水管的横截面积,且所述输出管与所述主管道连接之处的离地高度高于所述进水管另一端端口的离地高度。可选的,所述出水管部件还包括转接头、第一副管道以及第二副管道,所述输出管包括第一输出管以及第二输出管,所述转接头的进水端与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转接头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副管道以及所述第二副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副管道以及所述第二副管道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管以及所述第二输出管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输出管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副管道以及所述第二副管道的横截面积。可选的,所述储液箱还包括壳盖,所述壳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储液箱本体的顶部,并且所述壳盖的底面与所述储液箱本体的顶面间隔预设距离,以形成安装腔,所述抽水泵收容于所述安装腔内。可选的,所述储液箱还包括底架以及震动件,所述底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储液箱本体的底部,所述底架用于安装抹布,所述震动件安装于所述底架,用以驱使所述底架震动。可选的,所述储液箱本体的底面向内凹陷,以形成第一收容腔;所述底架的顶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二收容腔,所述震动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架,并使所述震动件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且所述震动件的输出端伸入所述第二收容腔。可选的,所述储液箱还包括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件以及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储液箱本体紧固连接,所述减震件与所述底架紧固连接。可选的,所述储液箱本体设置有与所述支撑件相适配的第一安装槽,所述底架设置有与所述减震件相适配的第二安装槽,所述支撑件设有卡接腔,所述支撑件伸入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与所述储液箱本体紧固连接,所述支撑件套接于所述减震件,并且所述减震件的一端伸出所述卡接腔,所述减震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卡接。可选的,所述底架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设有所述出水口,所述出水管部件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凹槽。本技术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储液箱以及机器人主体,所述储液箱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主体上。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的储液箱,包括储液箱本体以及抽水组件,储液箱本体设有用于储存液体的储液腔,抽水组件包括进水管、抽水泵以及出水管部件,进水管的一端与抽水泵的进水端相连通,另一端则伸入至储液腔内的液体中,出水管部件的一端与抽水泵的出水端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机器人的出水口连通,出水管部件另一端的管道横截面积大于进水管道的横截面积。由此,当机器人静置时,出水管部件另一端的液体将沿着管道回流,从而可防止储液箱出现渗水。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储液箱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储液箱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结构分解图;图5是图4中底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减震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减震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3所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的储液箱100,包括储液箱本体10以及抽水组件20,所述储液箱本体10设有用于存储液体的储液腔12,所述抽水组件20包括进水管21、抽水泵22以及出水管部件23,所述进水管21的一端与所述抽水泵22的进水端相连通,另一端则伸入至所述储液腔12内的液体中,所述出水管部件23的一端与所述抽水泵22的出水端连通,另一端则用于与清洁机器人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水泵22安装于所述安装腔11内,其中,所述出水管部件23另一端的管道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进水管21的管道横截面积。可理解的,所述储液箱本体10上设置有注水口(未标示),所述注水口将所述储液腔的内部空间与外界相连通,用户可通过该注水口向所述储液腔12的内部注入液体。这里要说明的是,所述储液箱本体10内所装载的液体,可以是清水,也可以是添加了清洁剂的液体,当然还可以是其他非具有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的储液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储液箱本体,设有用于储存液体的储液腔;/n抽水组件,包括进水管、抽水泵以及出水管部件,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抽水泵的进水端相连通,另一端则伸入至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中,所述出水管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抽水泵的出水端连通,另一端则用于与机器人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抽水泵安装于所述储液箱本体上,所述出水管部件另一端的管道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进水管的管道横截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的储液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液箱本体,设有用于储存液体的储液腔;
抽水组件,包括进水管、抽水泵以及出水管部件,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抽水泵的进水端相连通,另一端则伸入至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中,所述出水管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抽水泵的出水端连通,另一端则用于与机器人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抽水泵安装于所述储液箱本体上,所述出水管部件另一端的管道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进水管的管道横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部件包括主管道以及输出管,所述主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抽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输出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其中,所述输出管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进水管的横截面积,且所述输出管与所述主管道连接之处的离地高度高于所述进水管另一端端口的离地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部件还包括转接头、第一副管道以及第二副管道,所述输出管包括第一输出管以及第二输出管,所述转接头的进水端与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转接头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副管道以及所述第二副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副管道以及所述第二副管道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管以及所述第二输出管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输出管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副管道以及所述第二副管道的横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盖,所述壳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储液箱本体的顶部,并且所述壳盖的底面与所述储液箱本体的顶面间隔预设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柯石永义杨坤夏昌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