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机器人的防漏集尘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15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洁机器人的防漏集尘盒,包括集尘盒主体,所述集尘盒主体包括带开口的集尘室和与集尘室相连通的吸尘组件,还包括,盖体,其与集尘盒主体活动连接,盖体用于启闭集尘室的开口;所述盖体具有吸入口和位于内壁的连接部;所述盖体设置有密封单元,密封单元为发泡胶直接在盖体上发泡成型的环形结构;挡片,其活动连接于盖体的连接部上;当挡片位于第一位置时,挡片打开吸入口,当挡片位于第二位置时,挡片关闭吸入口;其中,所述吸尘组件的启闭用于使挡片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进行切换。通过在盖体内壁上设置挡片以防止垃圾洒漏;将密封单元设为由发泡胶在盖体上直接发泡成型,加快生产效率的且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洁机器人的防漏集尘盒
本技术涉及智能清洁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清洁机器人的防漏集尘盒。
技术介绍
清洁机器人是常见的智能清洁设备,清洁机器人能自行清洁室内的地面,有助于时刻保持地面洁净,因此受到众多家庭的青睐。清洁机器人在清洁的过程中需要将清理的垃圾和灰尘储存起来,一般装载有带吸尘装置的集尘盒,集尘盒能将地面上的垃圾和灰尘吸入并储存。现有集尘盒一般包括集尘盒主体和盖体,盖体上开有吸入口以吸入垃圾等。同时,用户可通过打开盖体,对集尘盒主体内垃圾进行清理。由于盖体是可打开的,为了保证气密性,在集尘盒主体和集尘盒挡板之间设置橡胶环以实现密封。专利技术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清洁机器人的集尘盒存在如下弊端:1、在用户搬动清洁机器人或取出集尘盒时,可能使集尘盒翻侧,致使积存在集尘盒内的垃圾从盖体的吸入口洒漏;2、橡胶环在生产后,通过后加装的方式设置在盖体上,必要时还需要粘接固定在盖体上,工序较为繁杂,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集尘盒中的垃圾和灰尘会洒漏,且密封单元的加工工序繁杂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洁机器人的防漏集尘盒,包括集尘盒主体(10),所述集尘盒主体(10)包括带开口的集尘室(13)和与集尘室(13)相连通的吸尘组件(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盖体(20),其与集尘盒主体(10)活动连接,盖体(20)用于启闭集尘室(13)的开口;所述盖体(20)具有吸入口(21)和位于内壁的连接部(22);所述盖体(20)设置有密封单元(23),密封单元(23)为发泡胶直接在盖体上发泡成型的环形结构;/n挡片(30),其活动连接于盖体(20)的连接部(22)上;当挡片(30)位于第一位置时,挡片(30)打开吸入口(21),当挡片(30)位于第二位置时,挡片(30)关闭吸入口(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机器人的防漏集尘盒,包括集尘盒主体(10),所述集尘盒主体(10)包括带开口的集尘室(13)和与集尘室(13)相连通的吸尘组件(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盖体(20),其与集尘盒主体(10)活动连接,盖体(20)用于启闭集尘室(13)的开口;所述盖体(20)具有吸入口(21)和位于内壁的连接部(22);所述盖体(20)设置有密封单元(23),密封单元(23)为发泡胶直接在盖体上发泡成型的环形结构;
挡片(30),其活动连接于盖体(20)的连接部(22)上;当挡片(30)位于第一位置时,挡片(30)打开吸入口(21),当挡片(30)位于第二位置时,挡片(30)关闭吸入口(21);
其中,所述吸尘组件(11)的启闭使挡片(3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的防漏集尘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20)具有环形槽(24),所述密封单元(23)在环形槽(24)中发泡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机器人的防漏集尘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20)闭合集尘盒主体(10)时,所述密封单元(23)位于集尘盒主体(10)与盖体(20)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小群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芯速科技有限公司大岭山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