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部分耗尽绝缘体上硅的体接触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尤其涉及一种部分耗尽绝缘体上硅的体接触结构。
技术介绍
绝缘体上硅(SOI,silicon-on-insulator)是指在绝缘衬底上形成一层单晶硅薄膜,或者是单晶硅薄膜被绝缘层从支撑的硅衬底中分开而形成的材料结构。SOI器件与体硅器件的差别主要是由隐埋氧化层(BOX)的引入导致的,其特点如下:1,隐埋氧化层隔离了器件的有源区和衬底;2,隐埋氧化层代替了衬底与源、漏的直接接触;3,有源区由整个衬底变为了一层薄硅膜,因此,与体硅技术相比,SOICMOS技术具有无闩锁、高速、低功耗、小型化和抗辐照等优点。该SOI器件分为全耗尽和部分耗尽两种,全耗尽器件因为工作时硅膜全部耗尽,阈值电压对硅膜厚度非常敏感,因此,阈值电压不容易控制,而且全耗尽SOI器件因为硅膜非常薄,其电学特定可能会受到硅膜不均性的影响。因此,部分耗尽型SOI器件更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但部分耗尽SOI器件工作时会产生浮体效应,浮体效应会引起kink现象、BJT放大、漏击穿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部分耗尽绝缘体上硅的体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硅层、位于底硅层上的埋氧层、所述埋氧层上方的体区、源区、漏区、P+体接触区以及两个第一浅沟槽隔离区;/n所述体区位于所述埋氧层上方中部;/n所述源区和所述漏区分别位于所述体区相对的两端,所述两个第一浅沟槽隔离区分别嵌入所述体区另一相对的两端,且所述两个第一浅沟槽隔离区的深度小于所述体区的深度;/n所述P+体接触区位于所述源区外侧且位于所述埋氧层上方,与所述体区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部分耗尽绝缘体上硅的体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硅层、位于底硅层上的埋氧层、所述埋氧层上方的体区、源区、漏区、P+体接触区以及两个第一浅沟槽隔离区;
所述体区位于所述埋氧层上方中部;
所述源区和所述漏区分别位于所述体区相对的两端,所述两个第一浅沟槽隔离区分别嵌入所述体区另一相对的两端,且所述两个第一浅沟槽隔离区的深度小于所述体区的深度;
所述P+体接触区位于所述源区外侧且位于所述埋氧层上方,与所述体区相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区的深度和所述漏区的深度均与所述体区的深度相等;或者
所述源区的深度和所述漏区的深度均小于所述体区的深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体区中部上方,且位于所述源区和漏区之间的栅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源区和所述P+体接触区上方的金属硅化物层,用于将所述源区与所述P+体接触区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埋氧层上方,且位于所述两个第一浅沟槽隔离区外侧、所述漏区外侧和所述P+体接触区外侧的环形第二浅沟槽隔离区,所述第二浅沟槽隔离区的深度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林春,曾传滨,闫薇薇,李晓静,李多力,单梁,钱频,倪涛,王娟娟,罗家俊,韩郑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