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圆上实现SLT自动多芯片同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4983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晶圆上实现SLT自动多芯片同测系统,属于芯片测试技术领域。本晶圆上实现SLT自动多芯片同测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顶部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真空泵、连接管、承载台、探针卡、自动定位臂、连接线板、容纳槽、操作基板、控制面板、系统主板和中央控制中心的配合使用,可将晶圆稳定的吸附使其定位,同时能对晶圆进行自动对中,亦能对多个晶圆实现SLT自动多芯片同测,解决了SLT测试系统在使用时,不能对晶圆稳定吸附,不能对晶圆进行自动对中,不能对多个晶圆实现SLT自动多芯片同测的问题,大大提高SLT测试系统的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晶圆上实现SLT自动多芯片同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芯片测试
,具体为晶圆上实现SLT自动多芯片同测系统。
技术介绍
SLT是系统级测试,一般是把芯片安装到主板上,配置好内存,外设,启动一个操作系统,然后用软件烤机测试,记录结果并比较,市场上一般采用人工测试方式,一次只测一颗芯片,效率低,容易犯错,产出低,为了解决市场上这一难题,通过高精度晶圆自动定位测试技术,多套主板集成兼容技术,针卡布线优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出晶圆上实现SLT自动多芯片同测系统,显著提升了SLT测试的效率和产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晶圆上实现SLT自动多芯片同测系统,具备对晶圆稳定的吸附使其定位,同时能对晶圆进行自动对中,亦能对多个晶圆实现SLT自动多芯片同测的优点,解决了SLT测试系统在使用时,不能对晶圆稳定吸附,不能对晶圆进行自动对中,不能对多个晶圆实现SLT自动多芯片同测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晶圆上实现SLT自动多芯片同测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晶圆上实现SLT自动多芯片同测系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台(4),所述承载台(4)顶部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7),所述安装槽(17)内腔的底部横向固定连接有承载网板(16),所述承载台(4)底部的表面开设有储纳室(15),所述底座(1)顶部表面的左侧且位于左侧支撑杆(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真空泵(2),所述真空泵(2)的右侧固定连通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远离真空泵(2)的一侧延伸至储纳室(15)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吸附总管(14),所述吸附总管(14)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吸盘(13),所述吸...

【技术特征摘要】
1.晶圆上实现SLT自动多芯片同测系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台(4),所述承载台(4)顶部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7),所述安装槽(17)内腔的底部横向固定连接有承载网板(16),所述承载台(4)底部的表面开设有储纳室(15),所述底座(1)顶部表面的左侧且位于左侧支撑杆(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真空泵(2),所述真空泵(2)的右侧固定连通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远离真空泵(2)的一侧延伸至储纳室(15)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吸附总管(14),所述吸附总管(14)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吸盘(13),所述吸盘(13)顶部的表面开设有吸附孔(12),所述底座(1)顶部表面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操作基板(10),所述操作基板(10)正表面中心处的顶部开设有容纳槽(9),所述容纳槽(9)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自动定位臂(7),所述操作基板(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线板(8),所述连接线板(8)远离操作基板(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探针卡(6),所述操作基板(10)正表面左侧的顶部镶嵌有控制面板(11),所述控制面板(11)的输出端双向电连接有中央控制中心(19),所述中央控制中心(19)通过数字测试通道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建宇徐四九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威伏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