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脊索瘤类器官的方法、移植体和培养基技术

技术编号:2664681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58
本公开涉及一种培养脊索瘤类器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脊索瘤组织细胞与第一培养基和基质胶混合,得到第一预混物,其中,所述第一培养基中含有表阿霉素,以所述第一培养基为基准,所述表阿霉素的浓度为15~25mg/L;对所述第一预混物进行培养3~7天,得到第一培养物;获取所述第一培养物中的液体部分,并分离出所述液体部分中的细胞沉淀,所述细胞沉淀中含有脊索瘤细胞;将所述细胞沉淀与第二培养基和基质胶混合,得到第二预混物,其中,所述第二培养基中含有表阿霉素,以所述第二培养基为基准,所述表阿霉素的浓度为5~10mg/L;对所述第二预混物进行培养扩增,得到脊索瘤类器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培养脊索瘤类器官的方法、移植体和培养基
本公开涉及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培养脊索瘤类器官的方法、一种用于构建脊索瘤异种移植模型的移植体及其用途、一种生产脊索瘤异种移植小鼠模型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脊索瘤类器官培养的培养基。
技术介绍
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原发骨肿瘤,发病率低于1/100万。脊索瘤对传统的放疗、化疗极度不敏感,且手术难以彻底切除。颅底脊索瘤的复发率为50%,脊柱脊索瘤的复发率为30-40%。目前对于脊索瘤的治疗已成为脊柱肿瘤外科及脑神经外科疾病领域的一大挑战性临床难题。而针对罕见癌症的创新疗法又往往因患者不足而无法建立具有临床治疗效益的试验。脊索瘤系低度恶性、侵袭性生长的肿瘤,肿瘤细胞具有呈缓慢、浸润性生长的特点,这导致脊索瘤异体移植动物模型建模成功率低、建模时间长。因此,建立临床真实性更强的脊索瘤细胞模型与异体移植动物模型,对脊索瘤疾病机理研究及寻找分子靶向治疗新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培养脊索瘤类器官的方法、一种用于构建脊索瘤异种移植模型的移植体及其用途、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培养脊索瘤类器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n将脊索瘤组织细胞与第一培养基和基质胶混合,得到第一预混物,其中,所述第一培养基中含有表阿霉素,以所述第一培养基为基准,所述表阿霉素的浓度为15~25mg/L;/n对所述第一预混物进行培养3~7天,得到第一培养物;/n获取所述第一培养物中的液体部分,并分离出所述液体部分中的细胞沉淀,所述细胞沉淀中含有脊索瘤细胞;/n将所述细胞沉淀与第二培养基和基质胶混合,得到第二预混物,其中,所述第二培养基中含有表阿霉素,以所述第二培养基为基准,所述表阿霉素的浓度为5~10mg/L;/n对所述第二预混物进行培养扩增,得到脊索瘤类器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脊索瘤类器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将脊索瘤组织细胞与第一培养基和基质胶混合,得到第一预混物,其中,所述第一培养基中含有表阿霉素,以所述第一培养基为基准,所述表阿霉素的浓度为15~25mg/L;
对所述第一预混物进行培养3~7天,得到第一培养物;
获取所述第一培养物中的液体部分,并分离出所述液体部分中的细胞沉淀,所述细胞沉淀中含有脊索瘤细胞;
将所述细胞沉淀与第二培养基和基质胶混合,得到第二预混物,其中,所述第二培养基中含有表阿霉素,以所述第二培养基为基准,所述表阿霉素的浓度为5~10mg/L;
对所述第二预混物进行培养扩增,得到脊索瘤类器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混物中,所述脊索瘤组织细胞的浓度为1×105~5×105个/mL,所述基质胶的含量为1~5体积%;
所述第二预混物中,所述脊索瘤细胞的浓度为3×104~8×104个/mL,所述基质胶的含量为1~5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培养基或所述第二培养基中还含有RPMI1640培养基、胎牛血清、烟氨酸、氢化可的松、霍乱毒素、胰岛素、青霉素、链霉素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培养基或所述第二培养基为基准,所述胎牛血清的含量为5~10体积%,所述烟氨酸的浓度为3~8mM,所述氢化可的松的浓度为0.2~1mg/mL,所述霍乱毒素的浓度为50~150ng/mL,所述胰岛素的浓度为50~100mg/mL,所述青霉素的浓度为50~100U/mL,所述链霉素的浓度为50~100mg/mL,所述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为3~8ng/mL,余量为所述RPM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坚李程肖金平康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途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