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外三维肿瘤细胞抗药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肿瘤细胞三维培养领域,涉及一种体外三维肿瘤细胞抗药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采用传统二维培养模拟生命系统的最主要缺点是细胞只能单层培养,该条件下培养环境中的氧气、营养物质和信号分子的分布与真实生理环境不符合,不能准确反映细胞—细胞外基质、细胞—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三维细胞培养技术的出现,在癌症及再生医学领域已经出现大量关于三维细胞培养模型的研究。在研究肿瘤细胞与微环境中细胞外基质及其他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时,开发和利用三维培养模型是不可或缺的。现在常用的肿瘤细胞三维培养模型构造方式主要有多细胞肿瘤球体模型(multicellulartumorspheroids,MCTS)及三维支架培养模型。多细胞肿瘤球体模型制作方法多样,通常是利用在低粘附或不粘附表面的条件下培养的细胞悬液,经由聚集和压实作用后制备而成。这种模型目前在商业上已经实现半自动化生产,广泛应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领域,但是该技术制备的多细胞球体尺寸不均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外三维肿瘤细胞抗药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n(1)制备具有梯度孔径结构的三维间隔织物,梯度孔径结构即三维间隔织物的上层与下层的孔径不相同,上层的平均孔径为2~5mm,下层的平均孔径为1~4mm,三维间隔织物的间隔层的纤维或纱线的排列规律为V字型、X字型或灵活变化型;/n(2)配制生物活性材料溶液,并将其与三维间隔织物在模具中复合后进行预冷冻和冷冻,制得支架预构体;/n(3)对支架预构体进行真空干燥,制得复合支架预构体;/n(4)对复合支架预构体进行交联处理,制得复合多孔支架;复合多孔支架具有三维贯通的大量孔洞结构,孔隙率为90%以上,平均孔径为10~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体外三维肿瘤细胞抗药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制备具有梯度孔径结构的三维间隔织物,梯度孔径结构即三维间隔织物的上层与下层的孔径不相同,上层的平均孔径为2~5mm,下层的平均孔径为1~4mm,三维间隔织物的间隔层的纤维或纱线的排列规律为V字型、X字型或灵活变化型;
(2)配制生物活性材料溶液,并将其与三维间隔织物在模具中复合后进行预冷冻和冷冻,制得支架预构体;
(3)对支架预构体进行真空干燥,制得复合支架预构体;
(4)对复合支架预构体进行交联处理,制得复合多孔支架;复合多孔支架具有三维贯通的大量孔洞结构,孔隙率为90%以上,平均孔径为10~50μm,厚度为3~15mm,形变为自身厚度50%时最大压缩强力为200~1300cN;
(5)将复合多孔支架与肿瘤细胞共培养,制得体外三维肿瘤细胞抗药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三维肿瘤细胞抗药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三维间隔织物中,上层和下层的纤维或纱线的种类相同或不同,选自于丙纶和涤纶,粗细相同或不同;
间隔层的纤维或纱线的种类为锦纶或涤纶;
三维间隔织物采用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一体化加工而成;
三维间隔织物织造过程中采用空穿梳栉工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三维肿瘤细胞抗药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生物活性材料溶液的配制过程如下:
(2.1)按照1:99~399的质量比将生物活性材料混合于玻璃瓶内的乙酸溶液中,在常温下,使用磁力搅拌器以400~800r/min的转速搅拌进行溶解;
(2.2)将玻璃瓶倒置后搅拌4~48h;
(2.3)将玻璃瓶中混合物经离心后取上清液,制备得到生物活性材料溶液;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婧,刘星星,胡梦博,徐晨阳,姜昊文,王富军,王璐,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