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空调出风口、空调设备、机动车及导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4459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36
一种隐藏式空调出风口,包括壳体、固定导风部、转动导风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导风部的控制电机,壳体具有内腔且两端设有开口,壳体于前端呈收缩设置且固定导风部及转动导风部布设于内腔,并将壳体内腔区隔出上、下二导风通道,固定导风部安装在壳体前端且转动导风部布设在固定导风部后方,转动导风部前端可内切转动设置于固定导风部后端,并带动其后端上下转动,以直接控制上、下二导风通道的开闭及开度,进而调整出风角度。同时提供了具有该隐藏式空调出风口的空调设备、具有该空调设备的机动车,空调出风口外观简洁且无突出物、安全性高;此外,公开了一种基于该隐藏式空调出风口的导风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藏式空调出风口、空调设备、机动车及导风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隐藏式空调出风口、具有该隐藏式空调出风口的空调设备、具有该空调设备的机动车以及基于该隐藏式空调出风口的导风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空调出风口通常设有转动设置的水平叶片以上下调整出风方向,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比如现有的汽车空调出风口,水平叶片大都外置且固定安装有用以调整风向的拨钮,外置的叶片、拨钮及风口面板要求材料强度高,导致成本畸高;空调出风口结构外观繁复,无法满足仪表板简洁造型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研发,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隐藏式出风口结构,但该技术方案出风口构造复杂,但此技术方案要求壳体布设有折弯部,以实现空调出风口零件的隐藏设置,且进气量调控需要增设控制叶片实现,结构繁复、成本高,且风经过冗长的导风通道被耗损,出风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提供了隐藏式空调出风口,包括壳体、固定导风部、转动导风部以及用于驱动转动导风部的控制电机,其中:...

【技术保护点】
1.隐藏式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固定导风部、转动导风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导风部的控制电机,其中:/n所述壳体具有内腔且两端设有开口,壳体前端呈收缩设置且所述固定导风部及转动导风部布设于内腔,并将壳体内腔区隔出上、下二导风通道;/n所述固定导风部安装在壳体前端且转动导风部布设在固定导风部后方,转动导风前端内切式转动设置于固定导风部后端,控制电机驱动转动导风部后端上下转动,用以控制上、下二导风通道的开度并调整出风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隐藏式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固定导风部、转动导风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导风部的控制电机,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内腔且两端设有开口,壳体前端呈收缩设置且所述固定导风部及转动导风部布设于内腔,并将壳体内腔区隔出上、下二导风通道;
所述固定导风部安装在壳体前端且转动导风部布设在固定导风部后方,转动导风前端内切式转动设置于固定导风部后端,控制电机驱动转动导风部后端上下转动,用以控制上、下二导风通道的开度并调整出风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导风部前端面与所述固定导风部后端面为形状互补的二曲面,所述二曲面以预设宽度相离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导风部前端呈收缩设置且分别与上壳体及下壳体构成斜向延伸并交会于空调出风口前中的导风通道,固定导风部后端设置为内凹曲面,所述转动导风部设置为两端外突圆弧的类葫芦结构,小圆弧端对应可内切设置于下固定导风部后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导风部固定安装有一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控制电机的主动齿轮相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霞林邬文柯薛诗洋
申请(专利权)人:英华利汽车模具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