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气底吹连续炼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274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氧气底吹连续炼铜系统中从上游到下游均采用高温溶体溜槽进行连接,且高温溶体溜槽与铜锍、铜渣及阳极铜放出口的对接处设置有导向承接结构,包括设置于短溜槽端面上的第一挡板,以及设置于第一高温溶体溜槽上靠近短溜槽的一端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相对设置形成的倒梯形凹槽与第一高温溶体溜槽的外轮廓形状相同,在倒梯形凹槽内填充高温耐火泥,待高温耐火泥铺平后,在其表面涂抹脱模剂,使得倒梯形凹槽内填充高温耐火泥后的形状与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一高温溶体溜槽和短溜槽的内槽结构相同,解决了常规溜槽变形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炉体在转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气底吹连续炼铜系统
本技术属于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气底吹连续炼铜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铜的火法冶炼就熔炼而言,用于工业生产的已有:闪速炉熔炼、诺兰达熔炼、奥斯麦特熔炼、艾萨熔炼、自热熔炼、白银法熔炼以及传统的鼓风炉熔炼、电炉熔炼、反射炉熔炼等。上述熔炼方法除后三种传统方法难以达到环境保护所要求的排放标准外,其他都是当今世界采用的较为先进的熔炼工艺。就铜的吹炼而言,当今世界上90%以上都是采用PS转炉,间断作业,熔炼产出的铜锍需用铜锍包在车间内进行倒运,造成SO2烟气低空逸散,加上转炉加料及吹炼过程,烟气难以完全密封,存在不同程度的逸散污染,使PS转炉吹炼作业的操作环境很差。这是当今铜冶炼面临的一道世界性难题,各国都在力图解决这一问题。目前铜冶炼行业大多采用的是氧气底吹连续炼铜法,该方法包括三个步骤:(1)将硫化铜精矿其他含铜物料和熔剂配料制粒后,加人氧气底吹熔陈炉中进行熔炼,产出高品位铜锍和熔炼渣,烟气经余热锅炉冷却回收余热后送至电除尘器净化除尘,然后送制酸车间生产硫酸;(2)产自底吹熔炼炉的液态高温铜锍,经溜槽连续注入氧气底吹吹炼炉,从吹炼炉底部连续送人富氧空气对高品位铜锍进行连续吹炼;(3)粗铜经过溜槽,送至回转式阳极炉进行精炼,制得阳极铜。但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各个炉体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转出检修,所以炉体是可回转式,因此,铜放出口和进行高温溶体引流的溜槽就不能固定,且要有合适的间隙,避免炉体在回转的过程中,放出口和溜槽发生碰撞而变形或挤压。但出铜口溜槽与过渡溜槽之间的间隙是生产过程中漏铜的主要原因,现有的技术主要是提前将铜放出口与高温溶体溜槽水平调正,再用泥土团将二者之间的缝隙塞死,避免在转炉过程中将高温溶体溜槽刮坏。但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泥团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干裂,变成碎块掉落,导致漏铜;2、泥团在流体的冲刷下容易变薄,如果沉在底部的冷却溜槽铜出现断裂,也容易导致漏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氧气底吹连续炼铜系统。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氧气底吹连续炼铜系统,包括氧气底吹熔炼炉、氧气底吹吹炼炉、回转式阳极炉和阳极板浇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底吹熔炼炉、氧气底吹吹炼炉、回转式阳极炉均为卧式圆筒型,其中,在氧气底吹熔炼炉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加料口和一个第一出烟口,在氧气底吹熔炼炉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氧气喷口,所述第一氧气喷口连接有第一氧枪,用以向底吹熔炼炉内输送氧气和空气;在氧气底吹熔炼炉的两端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铜渣放出口和铜锍放出口,所述铜锍放出口通过第一高温溶体溜槽与氧气底吹吹炼炉连接;在氧气底吹吹炼炉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加入冷料煤和石灰石的第二加料口,以及用于收集高温烟气的第二出烟口,第二出烟口上设置有第一烟罩,在氧气底吹吹炼炉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氧气喷口,所述第二氧气喷口连有第二氧枪,用以向底吹吹炼炉内输送提前配好的氧气空气混合气,在氧气吹吹炼炉一端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二铜渣放出口,另一端设置粗铜放出口,所述粗铜放出口通过第二高温溶体溜槽与回转式阳极炉连接;在回转式阳极炉顶部设置有用于收集高温烟气的第三出烟口,第三出烟口上设置有第二烟罩,在回转式阳极炉底部一侧设置至少一个第三氧枪喷口,所述第三氧气喷口连有第三氧枪,用以向底吹阳极炉内输送氧化阶段的空气、氧气混合气以及还原阶段的氮气和天然气混合气,在回转式阳极炉底部另一侧设置有阳极铜放出口,所述阳极铜放出口通过第三高温溶体溜槽与阳极浇注机连接,使得阳极炉精炼出的阳极铜通过第三高温溶体溜槽流入阳极板浇注机,由阳极板浇注机铸造出铜阳极板。优选的,所述的铜锍放出口、粗铜放出口和阳极铜放出口结构相同,所述铜锍放出口为一节短溜槽,所述短溜槽一端与氧气底吹熔炼炉固定设置,其另一端与第一高温溶体溜槽通过导向承接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短溜槽的内槽形状与第一高温溶体溜槽的内槽形状相同;且第一高温溶体溜槽、第二高温溶体溜槽和第三高温溶体溜槽的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导向承接结构包括设置于短溜槽端面上的第一挡板,以及设置于第一高温溶体溜槽上靠近短溜槽的一端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相对设置形成的倒梯形凹槽与第一高温溶体溜槽的外轮廓形状相同,在倒梯形凹槽内填充有高温耐火泥,并在高温耐火泥表面涂抹脱模剂,使得倒梯形凹槽内填充高温耐火泥后的形状与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一高温溶体溜槽和短溜槽的内槽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氧气底吹熔炼炉的铜锍放出口和氧气底吹吹炼炉的粗铜放出口的上方均设置有一钢架框、可左右活动烟罩及第一烟道,所述可左右活动烟罩上端面通过滑动装置与钢架框的前后横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设置于可左右活动烟罩上端面的四角的连接杆以及与连接杆自由端连接的滑动轮,所述滑动轮可在钢架框的前后横梁上自由移动,所述可左右活动烟罩的上端面还设置有与第一烟道连通的出烟口,所述可左右活动烟罩的左右侧壁的厚度大于铜锍放出口和粗铜放出口的左右侧壁的厚度。优选的,所述第一烟道内设置有一过渡管道,所述过渡管道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条形导向孔,所述第一烟道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均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穿过条形导向孔伸入过渡管道内部,所述活动杆伸入过渡管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固定块,所述弧形固定块外表面与过渡管道内表面贴合,所述过渡管道内表面上沿着条形导向孔的高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弧形安装槽,所述弧形安装槽与条形导向孔垂直设置,所述活动杆延伸出烟道外侧的另一端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优选的,所述过渡管道底部为一缩口形状,所述过渡管道的管壁厚度大于第一烟道的管壁的厚度,所述出烟口的口径与过渡管道的口径相适配,允许过渡管道进出出烟口。优选的,所述第一高温溶体溜槽、第二高温溶体溜槽和第三高温溶体溜槽上方分别设置有可上下活动抽气烟罩,所述可上下活动抽气烟罩包括多个溜槽盖和一抽气烟罩,所述抽气烟罩上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的自由端伸入至第二烟道内,且所述套管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一组固定孔,所述第二烟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固定孔相配合的通孔,所述套管通过插销与第二烟道固定连接,所述插销设置在通孔和固定孔内。优选的,每个溜槽板底面上均设置有对称的两条凹槽,所述抽气烟罩前后的两个侧壁的底部也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高温溶体溜槽、第二高温溶体溜槽和第三高温溶体溜槽的两个侧壁的上端设置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条,所述溜槽板和抽气烟罩可通过凹槽沿着凸条移动。优选的,所述第一氧枪、第二氧枪和第三氧枪的结构均相同,所述第一氧枪包括固定盘底座、外管和枪芯,枪芯套设在外管内腔中,且枪芯前端部与固定盘底座通过丝扣连接,外管前端部设置有第一法兰盘,在固定盘底座上设置有与第一法兰盘相配合的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与第二法兰盘通过双向螺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外管采用06CrNi20不锈钢,其管径为75mm;所述枪芯采用06CrNi20不锈钢,其管径为65mm,外管和枪芯之间的空隙用于通过空气,与枪芯传输的氧气形成富氧喷气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氧气底吹连续炼铜系统,包括氧气底吹熔炼炉、氧气底吹吹炼炉、回转式阳极炉和阳极板浇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底吹熔炼炉、氧气底吹吹炼炉、回转式阳极炉均为卧式圆筒型,其中,在氧气底吹熔炼炉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加料口和一个第一出烟口,在氧气底吹熔炼炉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氧气喷口,所述第一氧气喷口连接有第一氧枪,用以向底吹熔炼炉内输送氧气和空气;在氧气底吹熔炼炉的两端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铜渣放出口和铜锍放出口,所述铜锍放出口通过第一高温溶体溜槽与氧气底吹吹炼炉连接;/n在氧气底吹吹炼炉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加入冷料煤和石灰石的第二加料口,以及用于收集高温烟气的第二出烟口,第二出烟口上设置有第一烟罩,在氧气底吹吹炼炉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氧气喷口,所述第二氧气喷口连有第二氧枪,用以向底吹吹炼炉内输送提前配好的氧气空气混合气,在氧气底吹吹炼炉一端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二铜渣放出口,另一端设置粗铜放出口,所述粗铜放出口通过第二高温溶体溜槽与回转式阳极炉连接;/n在回转式阳极炉顶部设置有用于收集高温烟气的第三出烟口,第三出烟口上设置有第二烟罩,在回转式阳极炉底部一侧设置至少一个第三氧枪喷口,所述氧气喷口连有第三氧枪,用以向底吹阳极炉内输送氧化阶段的空气、氧气混合气以及还原阶段的氮气和天然气混合气,在回转式阳极炉底部另一侧设置有阳极铜放出口,所述阳极铜放出口通过第三高温溶体溜槽与阳极浇注机连接,使得阳极炉精炼出的阳极铜通过第三高温溶体溜槽流入阳极板浇注机,由阳极板浇注机铸造出铜阳极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气底吹连续炼铜系统,包括氧气底吹熔炼炉、氧气底吹吹炼炉、回转式阳极炉和阳极板浇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底吹熔炼炉、氧气底吹吹炼炉、回转式阳极炉均为卧式圆筒型,其中,在氧气底吹熔炼炉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加料口和一个第一出烟口,在氧气底吹熔炼炉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氧气喷口,所述第一氧气喷口连接有第一氧枪,用以向底吹熔炼炉内输送氧气和空气;在氧气底吹熔炼炉的两端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铜渣放出口和铜锍放出口,所述铜锍放出口通过第一高温溶体溜槽与氧气底吹吹炼炉连接;
在氧气底吹吹炼炉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加入冷料煤和石灰石的第二加料口,以及用于收集高温烟气的第二出烟口,第二出烟口上设置有第一烟罩,在氧气底吹吹炼炉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氧气喷口,所述第二氧气喷口连有第二氧枪,用以向底吹吹炼炉内输送提前配好的氧气空气混合气,在氧气底吹吹炼炉一端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二铜渣放出口,另一端设置粗铜放出口,所述粗铜放出口通过第二高温溶体溜槽与回转式阳极炉连接;
在回转式阳极炉顶部设置有用于收集高温烟气的第三出烟口,第三出烟口上设置有第二烟罩,在回转式阳极炉底部一侧设置至少一个第三氧枪喷口,所述氧气喷口连有第三氧枪,用以向底吹阳极炉内输送氧化阶段的空气、氧气混合气以及还原阶段的氮气和天然气混合气,在回转式阳极炉底部另一侧设置有阳极铜放出口,所述阳极铜放出口通过第三高温溶体溜槽与阳极浇注机连接,使得阳极炉精炼出的阳极铜通过第三高温溶体溜槽流入阳极板浇注机,由阳极板浇注机铸造出铜阳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气底吹连续炼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锍放出口、粗铜放出口和阳极铜放出口结构相同,所述铜锍放出口为一节短溜槽,所述短溜槽一端与氧气底吹熔炼炉固定设置,其另一端与第一高温溶体溜槽通过导向承接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短溜槽的内槽形状与第一高温溶体溜槽的内槽形状相同;且第一高温溶体溜槽、第二高温溶体溜槽和第三高温溶体溜槽的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氧气底吹连续炼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承接结构包括设置于短溜槽端面上的第一挡板,以及设置于第一高温溶体溜槽上靠近短溜槽的一端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相对设置形成的倒梯形凹槽与第一高温溶体溜槽的外轮廓形状相同,在倒梯形凹槽内填充有高温耐火泥,并在高温耐火泥表面涂抹脱模剂,使得倒梯形凹槽内填充高温耐火泥后的形状与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一高温溶体溜槽和短溜槽的内槽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氧气底吹连续炼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底吹熔炼炉的铜锍放出口和氧气底吹吹炼炉的粗铜放出口的上方均设置有一钢架框、可左右活动烟罩及第一烟道,所述可左右活动烟罩上端面通过滑动装置与钢架框的前后横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俊智贺瑞萍王新民吴稳柱蹇冬冬孙殿强伍松滨刘华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华鼎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