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效果好的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28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风效果好的房车,包括车厢本体,所述车厢本体顶部设有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用于向车厢本体内送风,所述送风装置上设有送风口,所述车厢本体上设有多个与送风装置上送风口相通的出风口,所述车厢本体底部设有排风装置,所述排风装置上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车厢本体底部设有多个与排风装置上进风口连通的回风口。通过在现有送风装置的房车上,增设一排风装置,在使用时,外界大气经车顶送风装置进入车厢本体中,与此同时,车厢本体中的空气经上而下后,被排风装置抽走排至外界大气中,这样加快了车内的空气流通,缩短了换气时间,提高了换气效率,从而提高了房车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效果好的房车
本技术涉及房车
,具体涉及一种通风效果好的房车。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房车出行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已有的房车上,一种是车内顶部没有安装任何通风装置,只靠驾驶室的空调进行吹风,这样车内人员长时间呆在车内会感到车内空气质量下降带来的不适;另一种是车内顶部装有通风装置,但此种通风装置要么是直接以天窗的方式起到通风的作用,要么是仅装有风扇的通风器,通过电机来控制风扇的运行,但是风扇吹出来的对流换气效果较差,而且长时间运行后,很难清理。因此为了提高房车的行驶舒适度,非常有必要对现有房车的通风系统进行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效果好的房车,能够大大提高车内的对流换气效果,同时清灰非常便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风效果好的房车,包括车厢本体,所述车厢本体顶部设有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用于向车厢本体内送风,所述送风装置上设有送风口,所述车厢本体上设有多个与送风装置上送风口相通的出风口,所述车厢本体底部设有排风装置,所述排风装置上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车厢本体底部设有多个与排风装置上进风口连通的回风口,所述排风装置的排风口上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自由端相对水平面倾斜向下。如上所述的一种通风效果好的房车,进一步说明为,所述车厢本体包括顶板和纵向骨架,所述纵向骨架沿车厢本体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纵向骨架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纵向骨架包括主体件和盖板件,所述主体件上设有嵌扣部,所述盖板件通过嵌扣部与主体件连接,当主体件和盖板件连接后,主体件和盖板件之间形成通风腔,所述送风装置上的送风口和车厢本体上的出风口均分别与通风腔连通。如上所述的一种通风效果好的房车,进一步说明为,所述嵌扣部为T形槽,所述盖板件上设有与T形槽相适配的T形连接头,所述T形连接头滑动布置在T形槽内。如上所述的一种通风效果好的房车,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盖板件与主体件的接触端面上设有密封胶条。如上所述的一种通风效果好的房车,进一步说明为,所述车厢本体上的出风口处均设有可调活动百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现有送风装置的房车上,增设一排风装置,这样在使用时,外界大气经车顶送风装置进入车厢本体中,与此同时,车厢本体中的空气经上而下后,被排风装置抽走排至外界大气中,这样进气和排气就形成了对流,加快了车内的空气流通,将车厢中的空气与外界大气快速更换,相对现有技术中上进风或下进风的换气方式来说,缩短了换气时间,提高了换气效率,从而提高了房车的舒适性;2、为了结合现有通风系统,对房车车架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将纵向骨架设置为中空结构,从而对纵向骨架的功能和通风进行整合,将其多功能化后,能够减少车厢本体的占用体积,从而增加车厢内的有效空间;3、通过将纵向骨架设置为主体件和盖板件,能够方便后期的清灰处理,在清灰时只需将盖板件从主体件上取下,即可实现对通风腔的清理,非常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车厢本体截面示意图。图2为顶板和纵向骨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放大视图。图中:1、车厢本体;2、送风装置;3、出风口;4、排风装置;5、回风口;6、顶板;7纵向骨架;8、主体件;9、盖板件;10、通风腔;11、T形连接头;12、密封胶条;13、可调活动百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效果好的房车,包括车厢本体1,这里不对车厢本体1内的其他物品设置做限定,同时也包括不对房车的结构功能区进行限定,所述车厢本体1顶部设有送风装置2,所述送风装置2用于向车厢本体1内送风,所述送风装置2可以为送风机和过滤器组成,从而为车厢本体1内提高干净的空气,当然所述送风装置2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送风装置,具体的所述送风装置2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具体阐述。所述送风装置2上设有送风口,所述车厢本体1上设有多个与送风装置上送风口相通的出风口3,作为优选,为了调节出风口3的风向和风量,可以在所述所述车厢本体上的出风口3处均设有可调活动百叶13,具体如图2所示。如图1所示,所述车厢本体1底部设有排风装置4,所述排风装置4上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车厢本体底部设有多个与排风装置上进风口连通的回风口5,所述排风装置的排风口上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自由端相对水平面倾斜向下,这样设置主要是为了避免雨水通过排气管进入到排风装置4中,从而对排风装置4造成损坏,所述排气管未在图中进行标志。通过在现有送风装置2的房车上,增设一排风装置4,这样在使用时,外界大气经车顶送风装置2进入车厢本体1中,与此同时,车厢本体1中的空气经上而下后,被排风装置4抽走排至外界大气中,这样进气和排气就形成了对流,加快了车内的空气流通,将车厢中的空气与外界大气快速更换,相对现有技术中上进风或下进风的换气方式来说,缩短了换气时间,提高了换气效率,从而提高了房车的舒适性。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结合上述改进的通风系统,对房车车架做了进一步的改进,使所述车厢本体1包括顶板6和纵向骨架7,所述纵向骨架7沿车厢本体1长度方向布置,一般房车的车厢骨架由纵向骨架和横向骨架构成,这里不做详细阐述,所述纵向骨架7与顶板6固定连接,具体的可以通过螺栓是纵向骨架7与顶板6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固定方式,例如焊接等等,这里不一一进行举例阐述。所述纵向骨架7包括主体件8和盖板件9,所述主体件8上设有嵌扣部,所述盖板件9通过嵌扣部与主体件8连接,当主体件8和盖板件9连接后,主体件8和盖板件9之间形成通风腔10,所述送风装置2上的送风口和车厢本体上的出风口3均分别与通风腔10连通,即通风腔10作为通风风道,使送风装置2送出的新风在通风腔10均匀混合后在通过出风口3排出,这样能够使每个出风口3排出的新风更加均匀。将纵向骨架7设置为中空结构,从而对纵向骨架7的功能和通风进行整合,将其多功能化后,能够减少车厢本体1的占用体积,从而增加车厢内的有效空间。作为优选,可以使所述嵌扣部为T形槽,所述盖板件9上设有与T形槽相适配的T形连接头11,所述T形连接头11滑动布置在T形槽内,从而实现主体件8和盖板件9之间的可拆卸,这样能够方便后期的清灰处理,在清灰时只需将盖板件9从主体件8上取下,即可实现对通风腔10的清理,非常方便快捷,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嵌扣连接方式,这里不一一进行举例阐述。为了增加主体件8和盖板件9两者之间的密封性,可以在所述盖板件9与主体件8的接触端面上设有密封胶条12。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例,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受本专利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效果好的房车,包括车厢本体,所述车厢本体顶部设有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用于向车厢本体内送风,所述送风装置上设有送风口,所述车厢本体上设有多个与送风装置上送风口相通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本体底部设有排风装置,所述排风装置上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车厢本体底部设有多个与排风装置上进风口连通的回风口,所述排风装置的排风口上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自由端相对水平面倾斜向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效果好的房车,包括车厢本体,所述车厢本体顶部设有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用于向车厢本体内送风,所述送风装置上设有送风口,所述车厢本体上设有多个与送风装置上送风口相通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本体底部设有排风装置,所述排风装置上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车厢本体底部设有多个与排风装置上进风口连通的回风口,所述排风装置的排风口上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自由端相对水平面倾斜向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效果好的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本体包括顶板和纵向骨架,所述纵向骨架沿车厢本体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纵向骨架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纵向骨架包括主体件和盖板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国霞王莉杨建军左亚亚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堃越房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