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283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模块。该光学模块具有外壳、第一固定部分、第二固定部分以及两个连接部分。所述外壳具有穿过其侧壁的光纤。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将所述光纤直接地或通过中间件间接地固定到所述外壳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将所述光纤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两个连接部分分别布置在所述外壳的两个相对角部处,或者布置在所述外壳的在所述角部附近的两个侧边处。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6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大体上涉及一种光学模块,具体地涉及一种耦合至光纤的光 学模块。
技术介绍
近来,在例如光通信中采用了这样的光学模块,其中诸如激光二极 管的发光元件或诸如光电二极管的接收元件耦合至光纤。以下将参照图1A和图1B来描述根据第一传统实施例的、传统上采 用的光学模块。图1A表示根据该传统实施例的光学模块的俯视图(盖没 有示出)。图1B表示沿图IA的线A-A剖取的剖视图。外壳20通过在 作为连接部分的凸缘26处的螺钉27而固定到用作散热器(heat sink) 10 的板上。散热器10例如由Cu或Al构成。外壳20具有侧壁22和底部 24。底部24与凸缘26—体形成。侧壁22和底部24例如由作为Fe—Ni 一Co合金的KOVAR (商品名)构成。在底部24的四个角部中的每个角 部处设置凸缘26。在侧壁22的表面处形成有开口 23。光纤12插入到外 壳20中。即,光纤12穿过外壳20的侧壁22。光纤12通过第一固定部 分14而固定在侧壁22处。光纤12的一个端部通过具有固定件40和光纤支承部分42的第二固 定部分16而固定在外壳20的内部。由透镜支架34支承的透镜32以及 布置在下托架(submoimt) 44上的激光二极管30位于光纤12的光轴上。 光纤12光耦合至激光二极管30。固定件40以及下托架44固定在基座 46上。下托架44固定在用于保持温度恒定的热模块48 (热电冷却器(TEC))上。热模块48固定在底部24上。光纤12固定至第一固定部 分14和第二固定部分16。在该情况下,将固定光纤12的第一固定部分 14的边沿部分与固定光纤12的第二固定部分16的边沿部分之间的距离 定义为距离L。透镜支架34可固定在基座46上,不过在图1A和图1B 中透镜支架34固定在下托架44上。由于光学模块承受的环境温度的范围为一40。C至S5。C,因而由于散 热器10、外壳20和光纤12的线性热膨胀系数之间的差异而使光纤12受 到应力作用(以下,称为热应力)。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1-100066号公 报(以下称为文献O公开了由于光纤12会因热应力而断裂或从固定部 分脱落,因而可靠性可能会降低。文献1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第二传 统实施例),其中光纤12具有挠度,以抑制光纤12断裂,或防止固定光 纤12的第二固定部分16从基座46脱落。图2表示根据该第二传统实施 例的光学模块的剖视图。与图1A相同的部件和结构具有相同的附图标 记,并省略对它们的详细描述。如图2所示,光纤12在第一固定部分14 和第二固定部分16之间具有挠度。在该情况下,将光纤12的曲率半径 称为r。在根据第一传统实施例的光学模块中,除了由于热应力引起的上述 可靠性降低之外,由于热应力使光纤12和激光二极管30之间的相对位 置发生变化,因而还会发生光纤12和激光二极管30之间的光耦合率下 降。在此情况下,不可能确保光学模块的质量。另一方面,在试图通过 根据第二传统实施例的方法来确保可靠性和质量时,存在以下问题。由 于光学或机械限制,光纤的曲率半径r必须大于30 mm (30 mm表示极 限曲率半径)。因此,为了在一40。C至85。C的光学模块温度范围内将光 纤的曲率半径保持为小于30mm,有必要延长第一固定部分14和第二固 定部分16之间的距离L。难以在试图确保可靠性和质量的同时减小光学 模块的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确保可靠性和质量的小型光学模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优选地,提供了一种光学模块,该光学模块 包括外壳、第一固定部分、第二固定部分以及两个连接部分。所述外壳 具有穿过其侧壁的光纤。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将所述光纤直接地或通过中 间件间接地固定到所述外壳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将所述光纤固 定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两个连接部分分别布置在所述外壳的两个相 对角部处,或者布置在所述外壳的在所述角部附近的两个侧边处。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6mm。通过上述结构,可减小作用到所述光纤上的热应力。从而可确保所 述光学模块的可靠性和质量,并可减小所述光学模块的尺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优选地,提供了一种光学模块,该光学模 块包括外壳、第一固定部分、第二固定部分以及两个连接部分。所述外 壳具有穿过其侧壁的光纤。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将所述光纤直接地或通过 中间件间接地固定到所述外壳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将所述光纤 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两个连接部分分别布置在所述外壳的底部 的、大致平行于所述光纤的插入方向并彼此相对的两个侧边处。所述第 一固定部分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6 mm。通过上述结构,可减小作用到所述光纤上的热应力。从而可确保所 述光学模块的可靠性和质量,并可减小所述光学模块的尺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优选地,提供了一种光学模块,该光学模 块包括外壳、第一固定部分、第二固定部分以及缓冲件。所述外壳具有 穿过其侧壁的光纤。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固定所述光纤。所述第二固定部 分将所述光纤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缓冲件固定至所述侧壁,并 在所述侧壁的内侧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分之间延伸。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将 所述光纤直接地或通过中间件间接地固定到所述缓冲件上。所述第一固 定部分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6 mm。通过上述结构,可减小作用到所述光纤上的热应力。从而可确保所 述光学模块的可靠性和质量,并可减小所述光学模块的尺寸。附图说明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图1A表示根据第一传统实施例的光学模块的俯视图IB表示沿图1A的线A—A剖取的剖视图2表示根据第二传统实施例的光学模块的剖视图3A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模块的俯视图3B表示沿图3A的线B—B剖取的剖视图3C表示凸缘和外壳的底部的平面图4A至图4H表示凸缘和外壳的底部的其它示例;图5A至图5C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和其它示例的凸缘和外壳的底部;图6A表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模块的俯视图6B表示沿图6A的线C一C剖取的剖视图7表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模块的俯视图8表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光学模块的俯视图;以及图9表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光学模块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第一实施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模块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在外壳的底部的 相对角部处布置有凸缘,所述凸缘用于将外壳安装到散热器上。图3A表 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模块的俯视图(盖没有示出)。图3B表示沿图 3A的线B—B剖取的剖视图。图3C表示凸缘26a和26b以及外壳20的 底部24的平面图。该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传统实施例的结构的不同 之处在于,在外壳20的底部的一个角部处布置凸缘26a,而在相对的角 部处布置凸缘26b。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传统实施例的结构在其它方 面相同。与第一传统实施例的部件和结构相同的部件和结构具有相同的 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描述。如图3C所示,凸缘26a和26b以及外壳20 的底部24 —体形成。外壳20的底部具有四个侧边Ll至L4以及四个角部T1至T4。这里,每个角部T1至T4在恻边之间形成弯曲部分。在外 壳的底部上,在角部T3处形成凸缘26a,在与角部T3相对的角部T1处 形成凸缘26b。凸缘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模块,该光学模块包括: 外壳,该外壳具有穿过其侧壁的光纤; 第一固定部分,该第一固定部分固定所述光纤; 第二固定部分,该第二固定部分将所述光纤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以及 缓冲件,该缓冲件固定至所述侧壁,并在所述侧壁的内侧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分之间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将所述光纤直接地或通过中间件间接地固定到所述缓冲件上;并且 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6mm, 所述缓冲件部分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大于所述外壳的底部的线性热膨胀系数。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觉司渡边一义
申请(专利权)人:优迪那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