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阀体加工工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1895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阀体加工工装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安装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外侧于工作台上安装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进给机构,进给机构上安装有打孔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阀体固定方便,打孔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阀体加工工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阀体加工
,具体是一种用于阀体加工工装装置。
技术介绍
阀的定义是在流体系统中,用来控制流体的方向、压力、流量的装置。阀门是使配管和设备内的介质(液体、气体、粉末)流动或停止、并能控制其流量的装置。阀体的材质根据不同的工艺介质,选用不同的材料。阀体的常用材质有:铸铁、铸钢、不锈钢、碳钢、塑料、铜等。现有的阀体加工装置对阀体的固定不够稳定,导致加工精度降低,且打孔效率较低,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对阀体固定方便,打孔效率高的用于阀体加工工装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满足当前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阀体加工工装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阀体加工工装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外侧于工作台上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进给机构,所述进给机构上安装有打孔机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轴、主动轮、传动带、安装架、第二转轴、从动轮、偏心凸轮、压紧板、防滑垫和弹簧,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工作台的下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相连,所述第一转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主动轮,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安装有两个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上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二转轴,两个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安装有一个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主动轮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偏心凸轮,两个所述偏心凸轮的下方均安装有一个压紧板,所述压紧板通过多个弹簧与安装架相连,两个所述压紧板的底部分别安装有一个防滑垫。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电机为步进电机。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给机构包括:电缸和连接板,所述支架的顶部安装有两个电缸,两个所述电缸的伸缩杆分别与连接板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板位于支架的顶部下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孔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大齿轮、第三转轴、小齿轮和钻头,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连接板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大齿轮,所述大齿轮的外侧均布有三个小齿轮,三个所述小齿轮分别安装于一个第三转轴上,所述第三转轴通过轴承与连接板转动连接,三个所述第三转轴的底部均安装有一个钻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阀体加工工装装置,把阀体安装到工作台上,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带动主动轮转动,通过主动轮转动带动从动轮转动,通过从动轮转动带动第二转轴转动,通过第二转轴转动带动偏心凸轮转动,通过偏心凸轮转动带动压紧板和防滑垫移动,通过压紧板和防滑垫对阀体进行压紧,有利于对阀体进行固定;通过第二电机带动大齿轮转动,通过大齿轮转动带动三个小齿轮转动,三个小齿轮转动分别带动一个第三转轴转动,三个第三转轴转动分别带动一个钻头转动,通过进给机构带动钻头上下移动,有利于同时对阀体打多个孔,提高工作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对阀体固定方便,打孔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中A-A向视图。图3为本技术主视图中B-B向视图。图中:1-工作台,2-支架,3-固定装置,301-第一电机,302-第一转轴,303-主动轮,304-传动带,305-安装架,306-第二转轴,307-从动轮,308-偏心凸轮,309-压紧板,310-防滑垫,311-弹簧,4-进给机构,401-电缸,402-连接板,5-打孔机构,501-第二电机,502-大齿轮,503-第三转轴,504-小齿轮,505-钻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阀体加工工装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安装有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的外侧于工作台1上安装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上安装有进给机构4,所述进给机构4包括:电缸401和连接板402,所述支架2的顶部安装有两个电缸401,两个所述电缸401的伸缩杆分别与连接板402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板402位于支架2的顶部下侧,所述进给机构4上安装有打孔机构5,所述打孔机构5包括:第二电机501、大齿轮502、第三转轴503、小齿轮504和钻头505,所述第二电机501安装于连接板402上,所述第二电机50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大齿轮502,所述大齿轮502的外侧均布有三个小齿轮504,三个所述小齿轮504分别安装于一个第三转轴503上,所述第三转轴503通过轴承与连接板402转动连接,三个所述第三转轴503的底部均安装有一个钻头505。实施例2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第一电机301、第一转轴302、主动轮303、传动带304、安装架305、第二转轴306、从动轮307、偏心凸轮308、压紧板309、防滑垫310和弹簧311,所述第一电机301为步进电机,所述第一电机301安装于工作台1的下侧,所述第一电机301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302相连,所述第一转轴302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主动轮303,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安装有两个安装架305,两个所述安装架305上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二转轴306,两个所述第二转轴306上分别安装有一个从动轮307,所述从动轮307通过传动带304与主动轮303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轴306的一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偏心凸轮308,两个所述偏心凸轮308的下方均安装有一个压紧板309,所述压紧板309通过多个弹簧311与安装架305相连,两个所述压紧板309的底部分别安装有一个防滑垫310。该用于阀体加工工装装置,把阀体安装到工作台1上,通过第一电机301带动第一转轴302转动,通过第一转轴302转动带动主动轮303转动,通过主动轮303转动带动从动轮307转动,通过从动轮307转动带动第二转轴306转动,通过第二转轴306转动带动偏心凸轮308转动,通过偏心凸轮308转动带动压紧板309和防滑垫310移动,通过压紧板309和防滑垫310对阀体进行压紧,有利于对阀体进行固定;通过第二电机501带动大齿轮502转动,通过大齿轮502转动带动三个小齿轮504转动,三个小齿轮504转动分别带动一个第三转轴503转动,三个第三转轴503转动分别带动一个钻头505转动,通过进给机构4带动钻头505上下移动,有利于同时对阀体打多个孔,提高工作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阀体加工工装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安装有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的外侧于工作台(1)上安装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上安装有进给机构(4),所述进给机构(4)上安装有打孔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阀体加工工装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安装有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的外侧于工作台(1)上安装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上安装有进给机构(4),所述进给机构(4)上安装有打孔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阀体加工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第一电机(301)、第一转轴(302)、主动轮(303)、传动带(304)、安装架(305)、第二转轴(306)、从动轮(307)、偏心凸轮(308)、压紧板(309)、防滑垫(310)和弹簧(311),所述第一电机(301)安装于工作台(1)的下侧,所述第一电机(301)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302)相连,所述第一转轴(302)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主动轮(303),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安装有两个安装架(305),两个所述安装架(305)上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二转轴(306),两个所述第二转轴(306)上分别安装有一个从动轮(307),所述从动轮(307)通过传动带(304)与主动轮(303)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轴(306)的一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偏心凸轮(308),两个所述偏心凸轮(308)的下方均安装有一个压紧板(30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雨孟庆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汇灵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