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852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是一种组合式模具,包括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第一模具组件用于沿着竖直方向的在零件坯料上压制出预设形变结构;第二模具组件用于沿着竖直方向的将预设形变结构冲压为预冲孔和翻孔,预冲孔和翻孔呈连续性的一次性冲压制成。能够减少实际加工门铰链上的通孔的加工时间、从而提高加工门铰链上的通孔的加工效率;以及减少加工门铰链上的通孔的加工步骤,更好的减少了实际加工门铰链上的通孔的加工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并且零件坯料设置在组合式模具中进行加工,使得零件坯料能够获得组合式模具的支撑,提高了零件坯料在加工时的稳定性,减少了或避免了零件坯料表面缺陷的现象,提高了加工零件坯料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是一种组合式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门铰链(参见图3)单臂翻孔结构,一般采用加工预孔、钻孔、倒角、去毛刺、翻孔等工艺实现。该工艺的工序道数多,且零件在加工不稳定,易造成零件外表面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门铰链单臂翻孔结构的加工工艺的工序道数多,且零件在加工时不稳定,易造成零件外表面缺陷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组合式模具,包括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所述第一模具组件用于沿着竖直方向的在零件坯料上压制出预设形变结构;所述第二模具组件用于沿着竖直方向的将所述预设形变结构冲压为预冲孔和翻孔,其中,所述预冲孔和所述翻孔呈连续性的一次性冲压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具组件包括第一模座、第二模座、压制冲头和压制凹模;所述第一模座设置在所述第二模座的上方,所述第二模座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座的下方,所述压制冲头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座上,所述压制凹模设置在所述第二模座上,所述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n所述第一模具组件用于沿着竖直方向的在零件坯料上压制出预设形变结构;/n所述第二模具组件用于沿着竖直方向的将所述预设形变结构冲压为预冲孔和翻孔,其中,所述预冲孔和所述翻孔呈连续性的一次性冲压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
所述第一模具组件用于沿着竖直方向的在零件坯料上压制出预设形变结构;
所述第二模具组件用于沿着竖直方向的将所述预设形变结构冲压为预冲孔和翻孔,其中,所述预冲孔和所述翻孔呈连续性的一次性冲压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组件包括第一模座、第二模座、压制冲头和压制凹模;
所述第一模座设置在所述第二模座的上方,所述第二模座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座的下方,所述压制冲头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座上,所述压制凹模设置在所述第二模座上,所述压制冲头和所述压制凹模可闭合的上下对应,所述零件坯料设置在所述压制冲头和所述压制凹模之间,所述预设形变结构通过相互挤压的所述压制冲头和所述压制凹模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座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一垫板;
所述第一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垫板的上方,所述第一垫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模板的下方,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一垫板可活动的连接;
所述压制冲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模板上,其中,所述压制冲头的两端分别为第一首端和第一末端,所述第一末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模板上,所述第一首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末端的下方,所述第一首端可活动的穿透所述第一垫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座包括第二模板和第二垫板;
所述第二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垫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垫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模板的上方,所述第二模板和所述第二垫板可拆卸的连接;
所述压制凹模可活动的穿透所述第二垫板,其中,所述压制凹模的两端分别为第二首端和第二末端,所述第二末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垫板的内部,所述第二末端相对于所述第二垫板呈可活动连接状态,所述第二首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垫板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具组件包括第三模座、第四模座、冲压冲头和冲压凹模;
所述第三模座设置在所述第四模座的上方,所述第四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靖波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振华亿美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