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平面度检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851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的平面度检测模具,用于汽车冲压件生产,所述模具包括一上模架、一上冲压模、一下模架、一下冲压模、至少两个上限位柱、至少两个下限位柱和一测量装置,所述上冲压模和至少两个上限位柱设置在所述上模架,所述下冲压模和至少两个下限位柱设置在所述下模架,所述下限位柱的端面开设一限位柱凹槽,所述测量装置设置在所述限位柱凹槽。本申请使用方便,使模具架模平面度检测数字化;减少由于架模不平引起的质量风险,有效稳定零件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的平面度检测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装置,具体涉及到一种高精度、高效的汽车冲压件平面度检测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与革新,汽车产品日新月异,也对冲压件、紧固件产品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而汽车钣金件是我国汽车工业参与全球化的重要领域。在制造业中,冲压件应用着实广泛,尤其作为汽车车身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形状及尺寸的稳定性直接决定车身精度及整车综合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对冲压件进行模具冲压成型、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判定标准相比较,以判定每个冲压件产品或每批冲压件是否合格。现有技术中汽车零部件使用的冲压模具架模后容易出现模具高低不平整现象,无有效检测手段检测,严重影响零件生产质量。因此,现有技术冲压件的冲压模具,还有提升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精度、高效的汽车冲压件平面度检测模具,以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平面度检测模具,用于汽车冲压件生产,所述模具包括一上模架、一上冲压模、一下模架、一下冲压模、至少两个上限位柱、至少两个下限位柱和一测量装置,所述上冲压模和至少两个上限位柱设置在所述上模架,所述下冲压模和至少两个下限位柱设置在所述下模架,所述下限位柱的端面开设一限位柱凹槽,所述测量装置设置在所述限位柱凹槽。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模具,所述限位柱凹槽为一通过所述下限位柱的端面的圆心的槽体。本申请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模具,所述限位柱凹槽的槽体深度为1±0.05mm,所述测量装置为一铁丝,所述测量装置的直径为2mm。本申请的设计理念是,现有技术冲压模具架模后,容易出现模具高低不平整现象,没有有效检测手段检测,严重影响零件生产质量,就设计一个高效平面度检测模具,直接在现有模具限位柱上做了简单改进,便可检测模具架模后是否平整,提前发现问题,有效降低零件生产质量风险,控制了成本,达到安全生产,节省费用的效果,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使得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效果:第一、本申请使用方便,使模具架模平面度检测数字化;第二、本申请减少由于架模不平引起的质量风险,有效稳定零件质量。当然,实施本申请内容的任何一个具体实施例,并不一定同时具有以上全部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模具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下限位柱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叙述。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本申请一种高效的平面度检测模具,用于汽车冲压件生产时,可以在第一次试模时检测模具是否架设平整;所述模具包括一上模架10、一上冲压模20、一下模架30、一下冲压模40、至少两个上限位柱50、至少两个下限位柱60和两测量装置(图未示),所述上冲压模20和至少两个上限位柱50设置在所述上模架10,所述下冲压模40和至少两个下限位柱60设置在所述下模架30,所述下限位柱60的端面开设一限位柱凹槽61,所述测量装置设置在所述限位柱凹槽61。所述测量装置只有在试模时使用,如果第一次测试就成功检测模具已经架设平整,就不需要再测试,反之,如果发现模具架设不平整,则调整模具后再一次测试,直到模具已经架设平整才投入生产。优选的,所述限位柱凹槽61为一通过所述下限位柱60的端面的圆心的槽体,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限位柱凹槽61是一条贯通整个直径的一条凹槽。另外,本申请中所述限位柱凹槽61的槽体深度为1±0.05mm,所述测量装置的直径为2mm,但是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只要槽体深度和测量装置的直径互相配合,达到检测的要求,都应该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申请中所述测量装置为一铁丝,但是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例如圆柱形的钢条、销子等只要能够测量变形量的,都应该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如上所述,在所述限位柱凹槽61的槽体深度为1±0.05mm,所述测量装置的直径为2mm,测量方式为模具下压前在左右两侧的所述下限位柱60的所述限位柱凹槽61中放入直径2mm的铁丝,下压完成后铁丝受压变形,测量两侧的铁丝,如果两铁丝的测量值差大于0.3则模具未架平,调整模具后再测试;反之,架平投入生产。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使得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效果:第一、本申请使用方便,使模具架模平面度检测数字化;第二、本申请减少由于架模不平引起的质量风险,有效稳定零件质量。当然,实施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任何一个具体实施例,并不一定同时具有以上全部的技术效果。以上公开的仅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并非用来限制其本身,任何熟习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内涵的情况下,所做的均等变化和更动,均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平面度检测模具,用于汽车冲压件生产,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一上模架、一上冲压模、一下模架、一下冲压模、至少两个上限位柱、至少两个下限位柱和一测量装置,所述上冲压模和至少两个上限位柱设置在所述上模架,所述下冲压模和至少两个下限位柱设置在所述下模架,所述下限位柱的端面开设一限位柱凹槽,所述测量装置设置在所述限位柱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平面度检测模具,用于汽车冲压件生产,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一上模架、一上冲压模、一下模架、一下冲压模、至少两个上限位柱、至少两个下限位柱和一测量装置,所述上冲压模和至少两个上限位柱设置在所述上模架,所述下冲压模和至少两个下限位柱设置在所述下模架,所述下限位柱的端面开设一限位柱凹槽,所述测量装置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华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