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硬涂布层的组合物、使用该组合物的硬涂布膜以及包含该硬涂布膜的抗反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68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形成硬涂布层的组合物、采用该组合物形成的硬涂布膜以及包含该硬涂布膜的抗反射膜。特别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形成硬涂布层的组合物、采用该组合物形成的硬涂布膜以及包含该硬涂布膜的抗反射膜,其中有可能以比常规方式更为简单的方式获得所需水平的紫外线透射率并对内部组分防护紫外线,而且易于控制紫外线的吸收水平。为此,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用于形成硬涂布层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而言,其包含(a)35至50重量%的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b)35至40重量%的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DPPA)、(c)3至10重量%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d)9至50重量%的多异氰酸酯和(e)1至5重量%的UV吸收剂。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案的、包含基底膜和硬涂布层的硬涂布膜,其特征在于,其是采用形成硬涂布层的组合物形成的。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又一实施方案的抗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抗反射(AR)膜包含按顺序施加到硬涂布层上的高折射率层(B)和低折射率层(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形成硬涂布层的组合物、采用该组合物形成的硬 涂布膜以及包含该硬涂布膜的抗反射膜。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形 成硬涂布层的组合物、采用该组合物形成的硬涂布膜以及包含该硬涂 布膜的抗反射膜,其中有可能以比常规方式更为简单的方式获得所需 的紫外线透射率水平以及保护内部组分防护紫外线,而且易于控制紫 外线的吸收水平。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等离子体显示板(PDP)是一种包含诸如氖、氩、氙等的 放电气体的显示装置,所述放电气体存在并密封于印制在玻璃管上的 两个透明电极之间,该装置采用了电极之间放电的气体的光发射。与常规的CRT或LCD相比,PDP的优势在于形成大屏幕。然而,在这 种PDP中,会产生大量的电磁波、紫外线和近红外线。当光从发射红、 绿和蓝三原色的荧光源发出时,在580至590nm的范围内出现强的可 见光线,因而有必要使PDP具有附加装置,用于阻断电磁波和有害射 线以及用于控制色调。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公布的JP No. 1983-153904中披露了一 种PDP,其为了校正显示图像的色彩平衡,采用了在PDP的前恻贴合 滤光器的方法,所述滤光器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在公布的JP No. 1999-160532中披露了以这种滤光器阻断有害光 线和校正PDP屏幕上色彩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建议形成树脂层,所述树脂层含有用于在基底上进行色彩校正的近红外线吸收剂。公布的JPNo.2000-340985披露了控制透明粘合剂浓度的方法,所述透明粘合剂 包含用于色彩校正的颜料,粘合剂用于粘结PDP滤光器的元件。此外, 公布的JPNo. 2001-343520披露的方法为了改善网格透明度,而将用于 色彩校正的着色物质直接分散在施加的树脂或粘合剂中。然而,用于 色彩校正的这些材料由于外部紫外(UV)线的原因可能会降低可靠性, 因此要求该材料通过在压敏粘合剂中包含UV吸收剂,能够保护使用性 及所需的物理性能。然而,如果压敏粘合剂能吸收紫外线,则作为需 防护紫外线的颜料的这种材料的层必须与压敏粘合剂层分开,并在紫 外线吸收层的下面形成。由于这样的问题,已经采取了两种常规的方 法,其中一种方法是首先在粘合剂中制备紫外线吸收层,然后是颜料层,另一种方法是在能够吸收紫外线的透明聚酯膜基底上,沉积混有 颜料的粘合剂层。然而,对于第一种方法,其中粘合剂中具有紫外吸收层,形成层 状结构的过程很复杂。对于第二种方法,其中聚酯膜基底能够吸收紫 外线,应选择能够吸收紫外线的聚酯膜,而控制紫外线吸收性能是不 容易的。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用于PDP的材料,也可适用于各种光学材料,因 为在许多情况下,用于光学目的的组合物并不耐用,并且当暴露于热、 直射的日光光线或水分时可能不能正常运作。对于UV吸收剂,有可能 出现可能会失去紫外线吸收性能的情况,这取决于硬涂层树脂的硬化 类型。硬涂层树脂不能保持足够硬度的情况可能会发生,这取决于硬 化的条件不能满足需要的特性。此外,由于近年来PDP市场的急剧增长,对于在PDP中使用的滤 光器的光学特性和耐久性的要求也日趋更加严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构想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用于形 成硬涂布层的组合物、具有该组合物的硬涂布膜以及包含该硬涂布膜 的抗反射膜,籍此,通过将通常赋予粘合剂层或基底膜的功能赋予硬 涂布层,以便对内部组分防护紫外线,可以用比常规方式更为简单的 方式获得所需的紫外线透射率水平。以下的说明书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从中可以更加显而易 见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标和优点。在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上述目标的第一方面中,根据为了实现 上述目标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用于形成硬涂布层的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其包含(a)35至50重量%的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 酯(DPHA)、 (b)35至40重量。/。的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DPPA)、 (c)3 至10重量。/。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d)9至50重量。/。的多异氰酸酯和(e)1 至5重量%的UV吸收剂。优选的是,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中,UV吸 收剂为羟苯基苯并三唑类的,是辛基-3-丙酸酯、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 三唑或2-(2H-苯并三唑-2-基)-对甲酚)。优选的是,用于形成本专利技术的硬涂布层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在380nm下其UV透射率为5%或更低。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包含基底膜和硬涂布层的硬涂布膜中,硬 涂布膜的特征在于,硬涂布层是以用于形成本专利技术硬涂布层的组合物 形成的。优选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硬涂布膜的特征在于,基底膜由聚酯基 底膜制成,在400至800nm下的光透射率为40%至99.5%,雾度值为0.1 %至5%。优选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硬涂布膜的特征在于,聚酯基底膜厚度 为10至500pm,硬涂布层厚度为0.1至30pm。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抗反射(AR)膜中,AR膜的特征在于,其 包含按顺序施加到硬涂布层上的高折射率层(B)和低折射率层(A)。优选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AR膜的特征在于,AR膜在400至700 nm 的表面反射光谱是这样的,(l)最低反射率0至0.6%, (2)其400nm的 反射率为0至3.5%,禾口(3)其700nm的反射率为0至3%。优选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AR膜的特征在于,高折射率层(B)和低 折射率层(A)各自的折射率与厚度之积为目标光线(通常是可见光线)波 长的1/4。优选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AR膜的特征在于,高折射率层(B)的厚 度为0.01至l.O)im,低折射率层(A)的厚度为0.01至l.Opm。优选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AR膜的特征在于,基于固体含量比例 而言,低折射率层(A)的配置比例组成为0.2至0.4的硅烷偶联剂、0.2 至0.4的具有烷氧基甲硅烷基的氟树脂、和0.2至0.6的二氧化硅粒子, 而对于高折射率层(B)的组分而言,粘结剂组分(a)与金属化合物粒子(b) 的重量比为10/90至30/70。优选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粘合剂层,所述粘合 剂层施加在聚酯基底膜的一侧上,且包含诸如颜料或染料的着色物质, 所述聚酯基底膜的另一侧上提供有硬涂布层。此外,本专利技术特征在于这样的一种材料,其能够控制光学特性,包含染料或颜料等,其被施加到聚酯基底膜的一侧上,而聚酯基底膜 的另一侧上施加有硬涂布层。附图说明从下文参考附图说明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中,本发 明的特征及优点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得显而易见,其中图1为包含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硬涂布膜的抗反射膜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案下文将参考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这些实施方案旨在更详细地说 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应受到这些实施方案的限制。如以上关于现有技术所述,如果粘合剂包含UV吸收层,则形成 层状结构的过程很复杂。如果聚酯膜基底能够吸收紫外线的话,应该使用能够吸收紫外线的特定聚酯膜,而且也不容易控制uv吸收的程 度。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用于形成能吸收uv线的硬涂布层的组合物来保护用于色彩校正的材料,例如PDP滤光器中的颜料或染料,使 用用于形成硬涂布层的组合物是为了实现抗反射性能,这种性能被赋 予到PDP滤光器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形成硬涂布层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该组合物包括: (a)35至50重量%的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 (b)35至40重量%的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DPPA); (c)3至10重量%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 (d)9至50重量%的多异氰酸酯;和 (e)1至5重量%的UV吸收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相弼李文馥徐基奉严相烈崔淳旭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世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