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混合的有机硅反应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67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混合的有机硅反应罐,包括:反应罐体、至少四对进料管道、至少一对气泵、遮挡盖、搅拌机构、密封底盖、排泄管道和密封胶圈,至少四对所述进料管道位于所述反应罐体侧表面、且两两相对放置,每个所述进料管道与所述反应罐体侧表面之间均为倾斜放置,其中两对所述进料管道通过一对Y型气管与一对所述气泵出气端连接。该快速混合的有机硅反应罐为一种多位置进料,进料终点相互交接,混合良好,使得反应均匀,反应效果良好,也便于快速排出的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混合的有机硅反应罐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罐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快速混合的有机硅反应罐。
技术介绍
反应罐就是用来承载多种反应物进行集中反应的装置。有机硅在进行生产时,需要使用多种的反应物进行化学反应,为了使得反应良好,需要将多种反应物放置在反应罐内部,传统的反应罐在进行添加料时都是上端单一位置进行添加,多种反应物反应时,需要逐一添加,先后添加的顺序对于反应而言也是有影响的,而且单一位置的添加,反应物容易分层堆积,混合不均匀,需要再次进行搅拌一定时间,每个反应罐内承载的量是有限的,因此对于大批量的反应而言,每次投放的反应物的量是较大的,每种反应物在反应罐内堆积的高度比较高,多种分别投放,混合不快速,需要再进行搅拌,每次投放都需要进行搅拌,每次都耽误一定的混合时间,对于整体的效率也是有影响的,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其混合更加方便,设计一种快速混合的有机硅反应罐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混合的有机硅反应罐。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混合的有机硅反应罐,包括:反应罐体、至少四对进料管道、至少一对气泵、遮挡盖、搅拌机构、密封底盖、排泄管道和密封胶圈,至少四对所述进料管道位于所述反应罐体侧表面、且两两相对放置,每个所述进料管道与所述反应罐体侧表面之间均为倾斜放置,其中两对所述进料管道通过一对Y型气管与一对所述气泵出气端连接,每个所述Y型气管与所述进料管道之间的夹角均为锐角,所述反应罐体为无底无顶的反应罐体,所述遮挡盖和所述密封底盖分别套装在所述反应罐体上端和下端,所述密封胶圈位于所述反应罐体与所述密封底盖空隙之间、用以密封空隙,所述搅拌机构上端贯穿所述遮挡盖、且下端深入所述反应罐体内,所述排泄管道位于所述密封底盖下表面中心处、用以总体排泄。优选地,所述搅拌机构内包括有:搅拌杆、若干个搅拌架、转动轴承和驱动部,所述搅拌杆贯穿所述遮挡盖中心处、且与所述遮挡盖之间设有所述转动轴承,若干个所述搅拌架均匀套装在所述搅拌杆下端、且位于所述反应罐体内部,所述驱动部套装在所述搅拌杆上端面、用以驱动所述搅拌杆转动。进一步优选,还好包括有:支撑框架和若干个支撑立柱,所述支撑框架套装在所述反应罐体下端、用以支撑和承接一对所述气泵,若干个所述支撑立柱嵌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下表面、且均匀分布。进一步优选,所述密封底盖内侧表面、且与所述密封胶圈外侧表面相搭接处嵌装有加热圈。进一步优选,每对所述进料管道的出料延长线有交点、且交点位于所述反应罐体内部。进一步优选,所述遮挡盖和所述密封底盖的纵截面均为U型,所述遮挡盖外侧表面下端通过若干个固定钉与所述反应罐体侧表面进行连接,所述遮挡盖上表面设有若干个排气管道,每个所述排气管道上均设有控制阀门。进一步优选,每个所述进料管道的部分位于所述反应罐体内部。本技术提供的快速混合的有机硅反应罐,一种多位置进料,进料终点相互交接,混合良好,使得反应均匀,反应效果良好,也便于快速排出的装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一种快速混合的有机硅反应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一种快速混合的有机硅反应罐中所述密封底盖、所述排泄管道、所述支撑框架和所述支撑立柱相配合的仰视图;图3为本一种快速混合的有机硅反应罐中所述反应罐体、所述进料管道、所述气泵、所述密封底盖、所述密封胶圈和所述加热圈相配合的俯视剖面图;图4为本一种快速混合的有机硅反应罐的局部正视图;图5为本一种快速混合的有机硅反应罐中所述遮挡盖、所述搅拌杆、所述转动轴承、所述排气管道和所述控制阀门相配合的俯视图;图6为本一种快速混合的有机硅反应罐的电路连接图;图中:1、反应罐体;2、进料管道;3、气泵;4、遮挡盖;5、密封底盖;6、排泄管道;7、密封胶圈;8、搅拌杆;9、搅拌架;10、转动轴承;11、驱动部;12、支撑框架;13、支撑立柱;14、加热圈;15、固定钉;16、排气管道;17、控制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技术。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混合的有机硅反应罐,包括:反应罐体1、至少四对进料管道2、至少一对气泵3、遮挡盖4、搅拌机构、密封底盖5、排泄管道6和密封胶圈7,至少四对所述进料管道2位于所述反应罐体1侧表面、且两两相对放置,每个所述进料管道2与所述反应罐体1侧表面之间均为倾斜放置,其中两对所述进料管道2通过一对Y型气管与一对所述气泵3出气端连接,每个所述Y型气管与所述进料管道2之间的夹角均为锐角,所述反应罐体1为无底无顶的反应罐体1,所述遮挡盖4和所述密封底盖5分别套装在所述反应罐体1上端和下端,所述密封胶圈7位于所述反应罐体1与所述密封底盖5空隙之间、用以密封空隙,所述搅拌机构上端贯穿所述遮挡盖4、且下端深入所述反应罐体1内,所述排泄管道6位于所述密封底盖5下表面中心处、用以总体排泄,使用此装置时,需要在反应罐体1添加各种反应的试剂,如果量比较大,可以将遮挡盖4在反应罐体1上拿下来,进行灌入,在进行反应时,再将遮挡盖4进行扣上,密封进行反应,其中遮挡盖4仅是用来遮挡的,包括密封遮挡,其中位于此装置内的多个进料管道2便于将外部的反应物通入反应罐体1内部,如图1所展示的情况,每个进料管2的出料位置即在反应罐体1内部的位置都是靠近中心轴线上的因此可以直接进入到中心轴线的位置上,便于直接与反应物中心充分接触,由于进料管道2的数量比较多,因此便于多位置同时进料,使其与内部的反应物之间混合比较均匀,促进反应的进行,其中从下往上的传输时,需要借助气泵3的向上传输,便于反应物进料快速的,由上往下的进料时,则不需要借助气泵3的传输,就能通过自身的流动重力向下流入,其中每个气泵3带动一侧的向上的进料管道2进行进料,每个进料管道2可以在进料的端面与外部的反应物承载筒进行连接,外部的反应物可以通过外部的传送过来,通过气泵3提供向上的推力,使得进入到反应罐体1内部,其中位于反应罐体1下端的密封底盖5便于套装在反应罐体1下端,对其下端进行密封遮挡,也便于在进行排泄时,将其打开,进行大面积的快速排泄,其中密封底盖5与反应罐体1之间的密封胶圈7便于增大密封程度,使其密封良好,防止泄露的,其中如果不想进行大面积的排泄,可以将位于密封底盖5下表面的排泄管道6进行排出,在实际使用时,在排泄管道6上需要设置阀门,便于控制排泄的,其中在往中心处进行进料时,可以通过搅拌机构进行中心处的搅拌,使其更加快的混合,加快反应,使其反应均匀。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搅拌机构内包括有:搅拌杆8、若干个搅拌架9、转动轴承10和驱动部11,所述搅拌杆8贯穿所述遮挡盖4中心处、且与所述遮挡盖4之间设有所述转动轴承10,若干个所述搅拌架9均匀套装在所述搅拌杆8下端、且位于所述反应罐体1内部,所述驱动部11套装在所述搅拌杆8上端面、用以驱动所述搅拌杆8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混合的有机硅反应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罐体(1)、至少四对进料管道(2)、至少一对气泵(3)、遮挡盖(4)、搅拌机构、密封底盖(5)、排泄管道(6)和密封胶圈(7),至少四对所述进料管道(2)位于所述反应罐体(1)侧表面、且两两相对放置,每个所述进料管道(2)与所述反应罐体(1)侧表面之间均为倾斜放置,其中两对所述进料管道(2)通过一对Y型气管与一对所述气泵(3)出气端连接,每个所述Y型气管与所述进料管道(2)之间的夹角均为锐角,所述反应罐体(1)为无底无顶的反应罐体(1),所述遮挡盖(4)和所述密封底盖(5)分别套装在所述反应罐体(1)上端和下端,所述密封胶圈(7)位于所述反应罐体(1)与所述密封底盖(5)空隙之间、用以密封空隙,所述搅拌机构上端贯穿所述遮挡盖(4)、且下端深入所述反应罐体(1)内,所述排泄管道(6)位于所述密封底盖(5)下表面中心处、用以总体排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混合的有机硅反应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罐体(1)、至少四对进料管道(2)、至少一对气泵(3)、遮挡盖(4)、搅拌机构、密封底盖(5)、排泄管道(6)和密封胶圈(7),至少四对所述进料管道(2)位于所述反应罐体(1)侧表面、且两两相对放置,每个所述进料管道(2)与所述反应罐体(1)侧表面之间均为倾斜放置,其中两对所述进料管道(2)通过一对Y型气管与一对所述气泵(3)出气端连接,每个所述Y型气管与所述进料管道(2)之间的夹角均为锐角,所述反应罐体(1)为无底无顶的反应罐体(1),所述遮挡盖(4)和所述密封底盖(5)分别套装在所述反应罐体(1)上端和下端,所述密封胶圈(7)位于所述反应罐体(1)与所述密封底盖(5)空隙之间、用以密封空隙,所述搅拌机构上端贯穿所述遮挡盖(4)、且下端深入所述反应罐体(1)内,所述排泄管道(6)位于所述密封底盖(5)下表面中心处、用以总体排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混合的有机硅反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内包括有:搅拌杆(8)、若干个搅拌架(9)、转动轴承(10)和驱动部(11),所述搅拌杆(8)贯穿所述遮挡盖(4)中心处、且与所述遮挡盖(4)之间设有所述转动轴承(10),若干个所述搅拌架(9)均匀套装在所述搅拌杆(8)下端、且位于所述反应罐体(1)内部,所述驱动部(11)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降伟明王令顺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东湖有机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