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向电机定子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505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向电机定子及其生产工艺,属于电机定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铁芯与线圈绕组之间有空气间隙,导热性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壳体、铁芯、套设于铁芯外侧的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芯与线圈绕组之间设有铁芯套体,所述的铁芯套体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壳体与铁芯之间、铁芯与线圈绕组之间以及铁芯绕组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灌封胶,铁芯套体上设有供灌封胶通过的过胶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铁芯套体来限定铁芯与线圈绕组的最小距离,通过灌封将铁芯、线圈绕组浇筑成一体,保证灌封强度的同时确保铁芯与绕组之间有足够的绝缘厚度,铁芯与线圈绕组之间无空气间隙,形成有效的导热绝缘层,具有工艺简单,节约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向电机定子及其生产工艺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20104772745的分案申请,母案申请日:2020年5月29日;申请号:2020104772745;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一种轴向电机定子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轴向电机定子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相比于传统的径向磁场电机,盘式电机内的线圈绕组数量更多,分布更散,生产难度更大。传统的绕线、嵌线工艺需要通过人工将预绕制的线圈依次塞入垫有绝缘纸的铁芯齿间,这种工艺几乎全靠手工进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盘式电机的生产需求。在现有研究方向上,扁铜线与开口铁芯结构组合应用可大幅度降低盘式电机线圈绕组的生产难度。具体的可通过以下步骤:制造具有开口结构的铁芯,绕制与铁芯结构相对应的扁铜线绕组,将扁铜线绕组插入开口铁芯即可获得盘式电机的定子结构。在这种方式下,依然需要对铁芯的每个齿间进行垫绝缘纸操作,以保障线圈与铁芯之间的绝缘强度。然而绝缘纸的垫入成了阻碍生产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同时绝缘纸也降低了线圈绕组向铁芯传递热量的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718404U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机铁芯覆层的制作装置,其在底板上设置中心柱、定位柱和定位槽,定位柱和定位槽环绕中心柱设置;将与电机铁芯的外形匹配的模芯放置在底板,环形壁插入定位槽,盖板与中心柱连接将模芯压紧固定在定位柱上;通过盖板上的通孔注入第一液体材料,直至与模芯的高度持平,模芯和底板之间的间隙且以环形壁的内壁为边界填充的第一液体材料固化后形成模具;将电机铁芯固定在底板上,将盖板与中心柱固定连接,盖板将模具压紧固定在底板上,通过盖板上的通孔向模具和电机铁芯之间的空隙在注入第二液体材料后直接在电机铁芯上形成电机铁芯覆层。上述专利直接通过模具在铁芯上形成覆层,虽然解决了原有技术需要在每个铁芯齿间垫绝缘纸,操作不便的问题,但该工艺同样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特别是铁芯覆层与模具接触面积大,铁芯覆层在制作过程中存在粘性,导致开模阻力大,开模过程中铁芯覆层容易受力损坏。此外制作铁芯覆层需要与铁芯一起进行,不符合多工序并行降低生产周期的思路。若预先制备铁芯覆层再将其覆盖在铁芯上,一方面铁芯覆层与铁芯多个接触面的贴合公差是难以保证的。公差的存在会导致铁芯与铁芯覆层之间存在空气间隙,导热效果变差,且这种结构存在松动,易破碎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导热效果好的轴向电机定子及其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轴向电机定子,包括壳体、铁芯、套设于铁芯外侧的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芯与线圈绕组之间设有铁芯套体,所述的铁芯套体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的壳体与铁芯之间、铁芯与线圈绕组之间以及铁芯绕组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灌封胶,所述的铁芯套体上设有供灌封胶通过的过胶通道。灌封胶的作用在于将壳体、铁芯、铁芯套体以及线圈绕组之间的间隙填充后呈一体式,从而提高定子的导热绝缘性,以及各元器件的抗震性,铁芯套体起到了隔离铁芯与线圈绕组的作用,通过设置铁芯套体来限定铁芯与线圈绕组的最小距离,通过灌封胶将壳体、铁芯、线圈绕组浇注成一体,在保证整个灌封胶强度的同时确保铁芯与绕组之间有足够的绝缘厚度,形成有效的导热绝缘层,灌封胶穿过所述铁芯套体上的过胶通道进入铁芯与铁芯套体的间隙内,保证灌封胶填充于铁芯与线圈绕组之间时不被铁芯套体阻隔。在上述的一种轴向电机定子中,所述铁芯套体由灌封胶材料制作而成。铁芯与线圈绕组之间的导热和绝缘主要由灌封胶来实现,将铁芯套体设置为绝缘强度高,导热性好的材料,可进一步优化电机性能,铁芯套体采用灌封胶一样的材料预先注塑成型固化而成,一方面降低单独采购铁芯套体材料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铁芯套体与灌封胶材料相同,在胶体灌封后有利于铁芯套体与灌封胶的界面融合,且在电机运行时由于电机温度较高,灌封胶与铁芯套体材料的膨胀系数相同,可防止铁芯套体与灌封胶之间因材料膨胀系数不一致导致电机反复出现温差时灌封胶开裂的隐患。在上述的一种轴向电机定子中,所述的铁芯套体呈网状,所述的过胶通道为铁芯套体上的网孔。在上述的一种轴向电机定子中,所述的网孔呈矩形或蜂窝形或圆形。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一种轴向电机定子中,所述的铁芯套体上设有若干个横向或纵向排列的条形过胶孔,所述的过胶通道为铁芯套体上的条形过胶孔。在上述的一种轴向电机定子中,所述过胶通道最小过胶尺寸为2mm—4mm。为了保证灌封效率与质量,过胶通道的最小过胶尺寸不能太小,如过胶通道为网孔,则网孔的最小内切圆直径在2mm-4mm之间,如过胶通道为平行的条形过胶孔,则条形过胶孔的最小间隔为2mm—4mm之间,太小的过胶通道不利于灌封胶的通过,延长了整个工艺的时间,增加了生产成本,太大的过胶通道尺寸不利于线圈绕组与铁芯最小距离的限定,容易出现局部贴靠太近,影响产品质量。在上述的一种轴向电机定子中,所述灌封胶内还填充有陶瓷球,所述陶瓷球直径大于5mm。为提升灌封胶的导热绝缘效果,降低胶体使用量以节约成本,同时对灌封后呈一体式的灌封胶形成一定的应力分散,提高胶体韧性,因此在灌封胶内填充陶瓷球,而将陶瓷球外径设置成大于5mm,是为了保证陶瓷球仅填充在壳体与铁芯之间、壳体与线圈绕组之间的大面积填充处,防止陶瓷球陷入过胶通道中影响灌封质量。在上述的一种轴向电机定子中,所述的铁芯套体内侧还设有隔离柱。通过设置隔离柱在铁芯套体与铁芯之间留出更多的空隙给予填胶,防止铁芯与线圈绕组距离过近而导致胶体填充不充分,影响导热绝缘效果,同时还可在铁芯套体与铁芯之间填胶,防止铁芯套体与铁芯之间间隙过小无法填如灌封胶。在上述的一种轴向电机定子中,所述的铁芯套体包括与铁芯一一对应的铁芯套体单体,所述的铁芯套体单体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为一体式。通过多个铁芯套体单体组合连接为一体式的铁芯套体,较分体式安装效率更高,同时加工成本也能有效降低。在上述的一种轴向电机定子中,所述的线圈绕组为三组,分别间隔套设于铁芯上形成上部线圈、中部线圈、下部线圈,所述的铁芯套体单体套设于铁芯上,上部线圈、中部线圈和下部线圈均套设于铁芯套体单体上。通过铁芯套体单体套设于铁芯上,各铁芯套体单体结构相同,方便加工。在上述的一种轴向电机定子中,所述的铁芯套体单体包括上部铁芯套体、中部铁芯套体、下部铁芯套体,上部铁芯套体、中部铁芯套体、下部铁芯套体依次相邻并通过连接件连接为一体式,且三者高度依次递减,分别对应上部线圈与铁芯套接位置、中部线圈与铁芯套接位置,下部线圈与铁芯套接位置。将上部铁芯套体、中部铁芯套体、下部铁芯套体的高度设置成依次递减,实现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的作用。在上述的一种轴向电机定子中,所述的灌封胶采用环氧类、聚氨酯类或硅胶类等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向电机定子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铁芯套体套接与铁芯上,然后将线圈绕组依次套接于铁芯套体上;S2、使用灌封胶将铁芯、铁芯套体、线圈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向电机定子,包括壳体、铁芯(1)、套设于铁芯(1)外侧的线圈绕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芯(1)与线圈绕组(2)之间设有铁芯套体(3),所述的铁芯套体(3)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的壳体与铁芯(1)之间、铁芯(1)与线圈绕组(2)之间以及铁芯(1)绕组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灌封胶,所述的铁芯套体(3)上设有供灌封胶通过的过胶通道(4),所述的铁芯套体(3)呈网状,所述的过胶通道(4)为铁芯套体(3)上的网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向电机定子,包括壳体、铁芯(1)、套设于铁芯(1)外侧的线圈绕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芯(1)与线圈绕组(2)之间设有铁芯套体(3),所述的铁芯套体(3)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的壳体与铁芯(1)之间、铁芯(1)与线圈绕组(2)之间以及铁芯(1)绕组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灌封胶,所述的铁芯套体(3)上设有供灌封胶通过的过胶通道(4),所述的铁芯套体(3)呈网状,所述的过胶通道(4)为铁芯套体(3)上的网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向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套体(3)由灌封胶材料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向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芯套体(3)上设有若干个横向或纵向排列的条形过胶孔,所述的过胶通道(4)为铁芯套体(3)上的条形过胶孔。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轴向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胶通道(4)最小过胶尺寸为2mm—4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向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灌封胶内还填充有陶瓷球,所述陶瓷球直径大于5mm。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轴向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芯套体(3)包括与铁芯(1)一一对应的铁芯套体单体(31),所述的铁芯套体单体(31)之间通过连接件(32)连接为一体式。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井呈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