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变速箱油底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82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箱油底壳,涉及AT汽车变速箱领域,包括壳体、溢流管、放油螺栓、密封垫和螺栓座;所述溢流管和螺栓座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放油螺栓通过所述密封垫与所述螺栓座密封连接,所述壳体为顶部开口的盒状结构,侧壁上沿向外侧翻边,所述翻边上开有与变速箱外壳相装配的孔。所述壳体底部还设有束状筋,所述溢流管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成形简单,结构布置紧凑,通过束状筋的设计既增加了结构强度也提升了散热面积,溢流结构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判断加油量,有效的避免了油位尺的设计和引入,大大的简化了油底壳的设计结构,使制造成本得到了有效的降低,方便操作及识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变速箱油底壳
本技术涉及AT汽车变速箱,特别的,涉及一种新型的自动变速箱油底壳。
技术介绍
AT自动变速箱的加油量的控制是变速箱的一个关键参数。过多的加油量会导致变速箱回转件与油液直接接触,造成额外的搅油损失,进而使变速箱温升过快,温度难以控制,甚至导致变速箱排气孔出现喷油现象;过低的加油量会导致变速箱在急加减速工况及爬下坡工况时出现吸空现象。油底壳作为变速箱油液的直接存贮腔体,直接为变速箱油的散热提供足够的接触面积,同时也应为加油量的数量提供一个依据。因此,变速箱油位的监测和如何实现良好的散热是变速箱油底壳十分重要的设计输入。传统的油位监测多采用油位尺的设计,为了引出油位尺,油底壳的结构实现往往十分复杂,而且在整车布置的时候,变速箱油位尺容易产生干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变速箱对油底壳功能的需求,使油底壳有足够的散热面积以及识别油位高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自动变速箱油底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变速箱油底壳,包括壳体、溢流管、放油螺栓、密封垫和螺栓座;所述溢流管和螺栓座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放油螺栓通过所述密封垫与所述螺栓座密封连接,所述壳体为顶部开口的盒状结构,侧壁上沿向外侧翻边,所述翻边上开有与变速箱外壳相装配的孔。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部还设有束状筋,所述束状筋长短不一且向内凸起。进一步的,所述溢流管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动变速箱油底壳提供了一个完整的集成于变速箱总成的的油底壳解决方案,成形简单,结构布置紧凑,通过束状筋的设计既增加了结构强度也提升了散热面积,溢流结构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判断加油量,有效的避免了油位尺的设计和引入,大大的简化了油底壳的设计结构,同时也使制造成本得到了有效的降低,方便操作及识别,有利于变速箱总成批量的生产、制造、测试、保养、维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变速箱油底壳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壳体、2为溢流管、3为放油螺栓、4为密封垫、5为螺栓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变速箱油底壳结构示意图,包括壳体1、溢流管2、放油螺栓3、密封垫4和螺栓座5。所述溢流管2和螺栓座5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放油螺栓3通过所述密封垫4与所述螺栓座5密封连接,所述壳体1为顶部开口的盒状结构,侧壁上沿向外侧翻边,所述翻边上开有与变速箱外壳相装配的孔。所述壳体底部还设有束状筋,所述束状筋长短不一且向内凸起。有利于增加壳体1的强度,同时也增加了变速箱的散热面积,有利于变速箱的散热。所述溢流管2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随着变速箱油液的注入,变速箱油位升高,当油位的高度高于溢流管2的最高位置时,油液就通过油底壳溢流管2处排出,这样就限制了加入变速箱油液的体积。保证了变速箱加油量的一致性。螺栓座5为带有螺纹的底座,放油螺栓3通过密封垫4实现油液的密封。当变速箱设计油位变化时,仅需要变更溢流管2的高度就可以实现不通油位的切换。此方法的实施有效的减少了变速箱油位尺的设计。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变速箱油底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溢流管(2)、放油螺栓(3)、密封垫(4)和螺栓座(5);所述溢流管(2)和螺栓座(5)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放油螺栓(3)通过所述密封垫(4)与所述螺栓座(5)密封连接,所述壳体(1)为顶部开口的盒状结构,侧壁上沿向外侧翻边,所述翻边上开有与变速箱外壳相装配的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变速箱油底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溢流管(2)、放油螺栓(3)、密封垫(4)和螺栓座(5);所述溢流管(2)和螺栓座(5)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放油螺栓(3)通过所述密封垫(4)与所述螺栓座(5)密封连接,所述壳体(1)为顶部开口的盒状结构,侧壁上沿向外侧翻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玲玲薄其雷顾峰孙若楠沈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劲力变速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