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纵置式自动变速器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21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纵置式自动变速器轴,包括轴本体和齿状转毂;所述轴本体的左端形成有花键,右端与齿状转毂连接;所述轴本体上形成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所述第一油道左端为润滑油入口,右端处开设有第一油孔;所述第二油道呈台阶状,内部设置有分油管;所述分油管中部与第二油道的内壁围成储油区;所述第二油道左端开设有第二油孔;所述储油区左端开设有第三油孔;所述储油区右端开设有第四油孔;所述分油管右侧的第二油道上形成有第五油孔和第六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变速器轴的设计结构,在长距离传递扭矩的同时,可达到很好的润滑冷却效果,且还具有结构紧凑,工艺性好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纵置式自动变速器轴
本技术涉及自动变速器
,尤其涉及一种车用纵置式自动变速器轴。
技术介绍
目前前置后驱的车辆使用纵置式自动变速器,通过变速器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传动轴,从而驱动车辆行驶。变速器的轴向距离较长,内部有多组齿轮与离合器组件,在变速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在变速器内部设置多处润滑油喷射的油道,给齿轮组以及离合器润滑冷却,使得变速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常用的变速器内部分油管的结构,多为独立的油管,在油管上分布多个喷油孔,靠润滑油的压力将润滑油喷出到需要润滑冷却的零件上。此种结构,在布置上需要较大的空间,且需要润滑油泵的压力较大,否则,容易产生分流不均匀的情况。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的变速器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纵置式自动变速器轴,通过在轴上开设油孔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纵置式自动变速器轴,包括轴本体和齿状转毂;所述轴本体的左端形成有花键,右端与齿状转毂连接;所述轴本体上形成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所述第一油道从轴本体左端向右形成,第二油道从轴本体右端向左形成,且所述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的轴线与轴本体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油道左端为润滑油入口,右端处开设有第一油孔,所述第一油孔的轴线与第一油道的轴线垂直相交,并将第一油道和轴本体外部连通;所述第二油道呈台阶状,其直径从左向右依次增大;所述第二油道内部设置有分油管;所述分油管右端形成有杯形口,且所述分油管的左端与第二油道过盈配合,右端与第二油道的内壁贴合,所述分油管中部与第二油道的内壁围成储油区;所述第二油道左端开设有第二油孔,所述第二油孔的轴线与第二油道的轴线垂直相交,且所述第二油孔将第二油道和轴本体外部连通;所述储油区左端开设有第三油孔,所述第三油孔的轴线与第二油道的轴线垂直相交,且所述第三油孔将储油区和轴本体外部连通;所述储油区右端开设有第四油孔,且所述第四油孔将储油区和轴本体外部连通;所述分油管右侧的第二油道上还形成有第五油孔和第六油孔,所述第五油孔和第六油孔将第二油道和轴本体外部连通。进一步,所述轴本体与齿状转毂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油孔、第二油孔和第三油孔贯穿轴本体。进一步,所述分油管为非金属材料注塑成型。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车用纵置式自动变速器轴中,将油孔布置在轴上,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将润滑油甩出,并且随变速器转速升高,流量也会相应提高,符合冷却与润滑需求;且本技术的变速器轴的设计结构,在长距离传递扭矩的同时,可达到很好的润滑冷却效果,且还具有结构紧凑,工艺性好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车用纵置式自动变速器轴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车用纵置式自动变速器轴的旋转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车用纵置式自动变速器轴的剖视图。图中标记示意为:1-花键;3-第一油道;4-第一油孔;5-第二油道;6-第二油孔;7-第三油孔;8-第四油孔;9-第五油孔;10-第六油孔;11-轴本体;12-齿状转毂;13-分油管;14-储油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用纵置式自动变速器轴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如图1-3所示,一种车用纵置式自动变速器轴,包括轴本体11和齿状转毂12;所述轴本体11的左端形成有花键1,右端与齿状转毂1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本体11与齿状转毂12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且在工作时,动力由花键1输入,由齿状转毂12输出,从而实现扭矩的长距离传递。具体地,所述轴本体11上形成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油道3和第二油道5,所述第一油道3从轴本体11左端向右形成,第二油道5从轴本体11右端向左形成,且所述第一油道3和第二油道5的轴线与轴本体11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油道3左端为润滑油入口,右端处开设有第一油孔4,所述第一油孔4的轴线与第一油道3的轴线垂直相交,并将第一油道3和轴本体11外部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孔4用于将进入第一油道3内的润滑油甩出,从而起到对外部区域润滑的作用。所述第二油道5呈台阶状,其直径从左向右依次增大;所述第二油道5内部设置有分油管13;所述分油管13右端形成有杯形口,且所述分油管13的左端与第二油道5过盈配合,右端与第二油道5的内壁贴合,所述分油管13中部与第二油道5的内壁围成储油区14;所述第二油道5左端开设有第二油孔6,所述第二油孔6的轴线与第二油道5的轴线垂直相交,且所述第二油孔6将第二油道5和轴本体11外部连通;所述储油区14左端开设有第三油孔7,所述第三油孔7的轴线与第二油道5的轴线垂直相交,且所述第三油孔7将储油区14和轴本体11外部连通;所述储油区14右端开设有第四油孔8,且所述第四油孔8将储油区14和轴本体11外部连通;所述分油管13右侧的第二油道5上还形成有第五油孔9和第六油孔10,所述第五油孔9和第六油孔10将第二油道5和轴本体11外部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油孔4、第二油孔6和第三油孔7贯穿轴本体11,所述分油管13为非金属材料,通过注塑成型,可方便地压入第二油道5中,并能够起到良好的封油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油孔6为进油口,分油管13将润滑油从第二油道5左端传递至右端,并分流至第五油孔9和第六油孔10,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出轴本体11外部,从而对外部零件进行润滑;所述第三油孔7为进油孔,润滑油从第三油孔7进入储油区14,然后经第四油孔8甩出,从而对外部零件进行润滑。本技术的车用纵置式自动变速器轴中,将油孔布置在轴上,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将润滑油甩出,并且随变速器转速升高,流量也会相应提高,符合冷却与润滑需求;且本技术的变速器轴的设计结构,在长距离传递扭矩的同时,可达到很好的润滑冷却效果,且还具有结构紧凑,工艺性好等特点。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纵置式自动变速器轴,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本体和齿状转毂;所述轴本体的左端形成有花键,右端与齿状转毂连接;/n所述轴本体上形成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所述第一油道从轴本体左端向右形成,第二油道从轴本体右端向左形成,且所述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的轴线与轴本体的轴线重合;/n所述第一油道左端为润滑油入口,右端处开设有第一油孔,所述第一油孔的轴线与第一油道的轴线垂直相交,并将第一油道和轴本体外部连通;/n所述第二油道呈台阶状,其直径从左向右依次增大;所述第二油道内部设置有分油管;所述分油管右端形成有杯形口,且所述分油管的左端与第二油道过盈配合,右端与第二油道的内壁贴合,所述分油管中部与第二油道的内壁围成储油区;所述第二油道左端开设有第二油孔,所述第二油孔的轴线与第二油道的轴线垂直相交,且所述第二油孔将第二油道和轴本体外部连通;所述储油区左端开设有第三油孔,所述第三油孔的轴线与第二油道的轴线垂直相交,且所述第三油孔将储油区和轴本体外部连通;所述储油区右端开设有第四油孔,且所述第四油孔将储油区和轴本体外部连通;所述分油管右侧的第二油道上还形成有第五油孔和第六油孔,所述第五油孔和第六油孔将第二油道和轴本体外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纵置式自动变速器轴,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本体和齿状转毂;所述轴本体的左端形成有花键,右端与齿状转毂连接;
所述轴本体上形成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所述第一油道从轴本体左端向右形成,第二油道从轴本体右端向左形成,且所述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的轴线与轴本体的轴线重合;
所述第一油道左端为润滑油入口,右端处开设有第一油孔,所述第一油孔的轴线与第一油道的轴线垂直相交,并将第一油道和轴本体外部连通;
所述第二油道呈台阶状,其直径从左向右依次增大;所述第二油道内部设置有分油管;所述分油管右端形成有杯形口,且所述分油管的左端与第二油道过盈配合,右端与第二油道的内壁贴合,所述分油管中部与第二油道的内壁围成储油区;所述第二油道左端开设有第二油孔,所述第二油孔的轴线与第二油道的轴线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路孙金宝李雄飞董帅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劲力变速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