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行车方向的装配式连续浮置板轨道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轨道结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装配式浮置板轨道结构。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工程减振设计是轨道系统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一般情况下,减振等级按照环评预测超标量分为中等减振,高等减振和特殊减振三个等级。其中,特殊减振措施采用钢弹簧浮置板减振道床。在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地铁项目中浮置板轨道应用广泛,设计技术方案成熟可靠,但车辆运行速度不超过100km/h,车辆轴重不超过16t。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列车最大运行速度达到100~160km/h,车辆轴重采用17t,较传统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行速度较大幅度提高,轴重增大,对浮置板道床的施工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利CN110700023A提出了一种基于轨道工程的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方法,该种施工方法基于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应用的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多采用短轨枕或无轨枕现浇道床方式。现浇道床的现场施工和混凝土浇筑量大,带来了环境污染、用工量大、施工工期长等一系列问题。另外,由于短轨枕为独立结构,轨枕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行车方向的装配式连续浮置板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基础和通过弹性隔振器放置在所述下部基础上的浮置板结构,所述浮置板结构与所述下部基础之间存在板下空隙,所述浮置板结构包括多块搭接在一起的浮置板,每块所述浮置板均包括浮置板主体及一体化设置在所述浮置板主体上的长方体状的错台,并且:/n对于任意相邻的两块所述浮置板而言,每块所述浮置板在靠近另一块所述浮置板的一侧均设置所述错台,每个错台均朝着靠近另一块所述浮置板的方向延伸,并且其中一块浮置板上的错台搁置在另一块所述浮置板的错台上;较高的错台和较低的错台分别为上部错台和下部错台,所述上部错台在浮置板主体上的延伸方向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行车方向的装配式连续浮置板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基础和通过弹性隔振器放置在所述下部基础上的浮置板结构,所述浮置板结构与所述下部基础之间存在板下空隙,所述浮置板结构包括多块搭接在一起的浮置板,每块所述浮置板均包括浮置板主体及一体化设置在所述浮置板主体上的长方体状的错台,并且:
对于任意相邻的两块所述浮置板而言,每块所述浮置板在靠近另一块所述浮置板的一侧均设置所述错台,每个错台均朝着靠近另一块所述浮置板的方向延伸,并且其中一块浮置板上的错台搁置在另一块所述浮置板的错台上;较高的错台和较低的错台分别为上部错台和下部错台,所述上部错台在浮置板主体上的延伸方向与列车行车方向一致,所述上部错台的上表面至下表面的距离即其厚度为h1,所述下部错台的上表面至下表面的距离即其厚度为h2,h1<h2,所述上部错台上设置有上部植筋孔,所述下部错台在对应于所述上部植筋孔的位置设置有下部植筋孔,所述上部错台和下部错台通过在上部植筋孔和下部植筋孔植筋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行车方向的装配式连续浮置板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基础上设置有两条排水沟,所述浮置板结构位于这两条所述排水沟之间,每条所述排水沟的纵向均与所述下部基础的纵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行车方向的装配式连续浮置板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浮置板主体的顶端均设置有两列承轨台,每列所述承轨台的纵向均与所述下部基础的纵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应行车方向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秋义,韩志刚,杨尚福,周磊,孙立,王森荣,朱彬,杨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