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有砟无砟过渡段轨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29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有砟无砟过渡段轨道结构,所述过渡段轨道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道床和固化道砟;所述预制混凝土道床表面纵向呈阶梯状,高度依次降低;所述固化道砟底面纵向也呈阶梯状,高度依次增加;固化道砟覆盖于预制混凝土道床上方,固化道砟的第一个台阶覆盖到预制混凝土道床的第二个台阶上,组成过渡段轨道结构,表面及底面平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施工、施工精度高、灵活性好等显著优点,可实现过渡段刚度平稳、渐变过渡,提高行车舒适性甚至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有砟无砟过渡段轨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轨道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有砟无砟过渡段轨道结构。
技术介绍
铁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衔接处,但由于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的强度、刚度及变形等存在明显差异,必然会导致轨道结构形成明显的高低不平顺,降低列车运行舒适性、平稳性、甚至安全性。此外,因为过渡段结构设计、轨道部件均不同于相接段无砟轨道、有砟轨道,因此存在施工难度大、施工精度差的特点。为了满足铁路线路平顺性的要求,需要在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间设置过渡段。设置过渡段的目的是降低过渡段两侧轨道结构的刚度差,使轨道结构的刚度在一定范围内平稳、渐变过渡。现有过渡段的设置原则不外乎2类:其一是增大过渡段较软侧的结构刚度,其二是减小过渡段较硬侧的结构刚度,由此形成了设铺辅助轨、调整轨枕长度和宽度、渐变道床刚度等过渡处理措施。但现有过渡方案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施工不便,过渡段采用过渡段专用轨枕和扣备件,并配合工具轨加强整体刚度,现场施工时部件多、安装精度差、设备转换频率高;2、刚度突变明显,虽然采用了部分技术(如增加工具轨、配套扣件及轨枕等),但整体刚度的变化依然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有砟无砟过渡段轨道结构,以达到施工便捷、铺设精度高和刚度平稳、渐变过渡的目的,实现过渡段列车平稳、舒适运行。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预制有砟无砟过渡段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轨道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道床和固化道砟;所述预制混凝土道床表面纵向呈阶梯状,高度依次降低;所述固化道砟底面纵向也呈阶梯状,高度依次增加;固化道砟覆盖于预制混凝土道床上方,固化道砟的第一个台阶覆盖到预制混凝土道床的第二个台阶上,组成过渡段轨道结构,表面及底面平齐。预制混凝土道床为工厂预制件,第一个台阶的表面预设混凝土道床段轨枕,一体浇筑。固化道砟为工厂预制件,自预制混凝土道床第二个台阶起填补道砟并通过发泡材料固化形成固化道砟,固化道砟表面全部设置固化道砟段轨枕,固化道砟段轨枕通过发泡材料固化。预制混凝土道床和固化道砟前后搭接组成过渡段轨道结构,表面纵向铺设辅助轨并安装扣件系统。预制混凝土道床纵向设置2-6个台阶,固化道砟也对应设置2-6个台阶。预制混凝土道床内部配筋为预应力钢筋体系或非预应力钢筋网。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道床结构可以工厂化预制,有效控制轨道结构质量,可保障施工高效性、高精度、高质量及养护维修便捷性,极大程度降低过渡段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具有结构可靠、接口齐备、适用性强等显著特点。本技术还能保证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间刚度平稳、渐变过渡,为高速列车运行舒适性提供有力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过渡段预制轨道结构平面示意图;图2为过渡段预制轨道结构立面示意图;图中包括:辅助轨1、扣件系统2、混凝土道床段轨枕3、固化道砟段轨枕4、预制混凝土道床5、固化道砟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有砟无砟过渡段轨道结构,适用于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过渡段处。本技术可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客货共线铁路、重载铁路、地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可满足过渡段设计和施工技术需求。所述过渡段轨道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道床5和固化道砟6;所述预制混凝土道床5表面纵向呈阶梯状,高度依次降低;所述固化道砟6底面纵向也呈阶梯状,高度依次增加;固化道砟6覆盖于预制混凝土道床5上方,固化道砟6的第一个台阶覆盖到预制混凝土道床5的第二个台阶上,组成过渡段轨道结构,表面及底面平齐。预制混凝土道床5和固化道砟6均为工厂预制件。预制混凝土道床5包括浇筑的混凝土和混凝土内部的设置的道床配筋,内部配筋为预应力钢筋体系或非预应力钢筋网,优选预应力钢筋体系。预制混凝土道床5第一个台阶的表面预设混凝土道床段轨枕3,一体浇筑,混凝土道床段轨枕3为现有常用的无砟轨道专用轨枕。固化道砟6自预制混凝土道床5第二个台阶起填补道砟并通过发泡材料固化形成固化道砟6,固化道砟6表面全部设置固化道砟段轨枕4,固化道砟段轨枕4通过发泡材料固化。所述发泡材料为聚氨酯材料,也可采用胶体粘接,优选聚氨酯发泡材料固化。固化道砟段轨枕4采用现有常用的有砟轨道专用轨枕。预制混凝土道床5和固化道砟6前后搭接组成过渡段轨道结构,表面纵向铺设辅助轨1并安装扣件系统2。扣件系统2采用现有常用的组件。预制混凝土道床5纵向设置2-6个台阶,固化道砟6也对应设置2-6个台阶,优选3级台阶。预制混凝土道床5可根据现场需求调整,优选的应采用25m长度。预制过渡段轨道结构现场安装后应在固化道砟6位置线路两侧适量填补碎石道砟,以增强轨道结构稳定性。本技术的施工过程为:首先将辅助轨1、混凝土道床段轨枕3和扣件系统2组装,其次将预应力钢筋或非预应力钢筋网片安装到位,灌注混凝土硬化成型后填补道砟并密实,采用发泡材料或胶体固化成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厂内预制时需要将辅助轨、扣件和过渡段专用轨枕组装到位,安装基本轨扣件和钢轨并粗调,再利用工具将预应力筋张拉或将非预应力钢筋网片组装到位,随后进行基本轨、辅助轨精调,保证过渡段专用轨枕和位置并立模。2、厂内灌注C50标号或更强标号混凝土砂浆,振捣到位后进行精细化养护,在满足强度要求后拆模。3、将预制钢筋混凝土道床转移至固化车间,并固定模具,在除第一级台阶位置外填补道砟并振捣密实,灌注聚氨酯发泡材料。聚氨酯起泡并满足强度要求后拆卸模板。4、厂内进行打磨处理后拆卸拆掉基本轨及配套扣件,装车运输至施工现场。5、过渡段预留安装位置,将预制结构放入后利用轨排撑将预制过渡道床撑起,精调后在预制结构下部灌注自密实混凝土。预制过渡段有砟轨道地段在砟肩位置填补道砟。6、正常铺轨并精调扣件。本技术的道床结构可以工厂化预制,有效控制轨道结构质量,可保障施工高效性、高精度、高质量及养护维修便捷性,极大程度降低过渡段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具有结构可靠、接口齐备、适用性强等显著特点。本技术还能保证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间刚度平稳、渐变过渡,为高速列车运行舒适性提供有力保障。本技术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技术说明书而对本技术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有砟无砟过渡段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n所述过渡段轨道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道床(5)和固化道砟(6);/n所述预制混凝土道床(5)表面纵向呈阶梯状,高度依次降低;/n所述固化道砟(6)底面纵向也呈阶梯状,高度依次增加;/n固化道砟(6)覆盖于预制混凝土道床(5)上方,固化道砟(6)的第一个台阶覆盖到预制混凝土道床(5)的第二个台阶上,组成过渡段轨道结构,表面及底面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有砟无砟过渡段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段轨道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道床(5)和固化道砟(6);
所述预制混凝土道床(5)表面纵向呈阶梯状,高度依次降低;
所述固化道砟(6)底面纵向也呈阶梯状,高度依次增加;
固化道砟(6)覆盖于预制混凝土道床(5)上方,固化道砟(6)的第一个台阶覆盖到预制混凝土道床(5)的第二个台阶上,组成过渡段轨道结构,表面及底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有砟无砟过渡段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预制混凝土道床(5)为工厂预制件,第一个台阶的表面预设混凝土道床段轨枕(3),一体浇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有砟无砟过渡段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固化道砟(6)为工厂预制件,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魏周春任军辉于鹏林士财张岷褚卫松刘启宾贺天龙张高扬蔡向辉胡志鹏高聪任世杰任永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