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柱塞套承载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649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承载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液压柱塞套承载框,包括承载框框体,所述承载框框体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护栏杆和隔板,所述隔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抵触块,所述抵触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两块所述抵触块的两侧抵触连接有液压柱塞套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抵触块和插块,抵触块和插块在衔接块、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第一弹簧、安置槽、固定杆、第二弹簧、滑动块和架板的配合下,使得液压柱塞套可以稳定和有序的摆放,从而方便了后期的取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柱塞套承载框
本技术涉及承载框设备
,具体为一种液压柱塞套承载框。
技术介绍
液压缸由压盖、密封圈、导向套、柱塞和缸筒等零件组成。它只能实现一个方向的运动,回程靠重力、弹簧力或其他外力推动,为了得到双向运动,通常成对、反向布置使用,由于柱塞与导向套配合,可以保证良好的导向,而液压柱塞套在生产完毕后,需要对其进行摆放,因此承载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有的承载框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承载框,在对液压柱塞套进行承载的时候,很难对液压柱塞套进行更有序的摆放,使得后期的取拿很麻烦,而且摆放后很少会其液压柱塞套进行一个稳定的固定,从而容易产生晃动,甚至掉落;2、现有的承载框,在对液压柱塞套承载完毕后,液压柱塞套整体是暴露在外界的,灰尘很容易落至表面,影响后期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柱塞套承载框,解决了现有的承载框很难对液压柱塞套进行更有序的摆放、很少会其液压柱塞套进行一个稳定的固定和容易落灰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柱塞套承载框,包括承载框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框体(1)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护栏杆(2)和隔板(3),所述隔板(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衔接块(4),所述衔接块(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杆(5),所述第一旋转杆(5)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抵触块(6),所述抵触块(6)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杆(7),所述第一旋转杆(5)和第二旋转杆(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两块所述抵触块(6)的两侧抵触连接有液压柱塞套主体(9),所述承载框框体(1)的内侧壁开设有安置槽(10),所述安置槽(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柱塞套承载框,包括承载框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框体(1)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护栏杆(2)和隔板(3),所述隔板(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衔接块(4),所述衔接块(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杆(5),所述第一旋转杆(5)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抵触块(6),所述抵触块(6)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杆(7),所述第一旋转杆(5)和第二旋转杆(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两块所述抵触块(6)的两侧抵触连接有液压柱塞套主体(9),所述承载框框体(1)的内侧壁开设有安置槽(10),所述安置槽(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12),所述固定杆(1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3),两块所述滑动块(13)之间固定连接有架板(14),所述架板(1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插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柱塞套承载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框体(1)的上端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6),所述固定块(16)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轴转杆(17),所述轴转杆(17)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森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万岭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