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13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料机构,具有用于引导压花卷曲处理的板件卷绕至下料机构上的引导部,和用于承载压花卷曲处理后的卷绕件的承载部,引导部与压花机构的出口对应布置,承载部使得先从压花机构出来的边部与压花机构处于分离状,下料机构活动安装在机架上。设备使用方便,对压花卷曲后的金属薄板卸料效率较高,自动化水平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料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在保温施工过程需要用到两端进行收口压花的管状的外壳,该外壳是由金属薄板卷曲、边部压花处理制成,目前,该种外壳的生产设备主要是把自动化,需要人工辅助,而薄板较为锐利,因此容易伤手,同时,成型后的外壳卸料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料机构,其下料方便、加工效率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下料机构,具有用于引导压花卷曲处理的板件卷绕至下料机构上的引导部,和用于承载压花卷曲处理后的卷绕件的承载部,引导部与压花机构的出口对应布置,承载部使得先从压花机构出来的边部与压花机构处于分离状,下料机构活动安装在机架上。优选地,包括两个导料件,两导料件位于两压花辊组的内侧,两导料件具备如下T1状态:导料件呈弧形和类似弧形的折线,弧形的身段分别构成所述的引导部和承载部,弧形身段的长度大于卷绕件展开后沿翻折输送段输送方向的长度。优选地,导料件为可以进行形变的结构,导料件还具备如下T2状态:导料件的外轮廓向内收缩。优选地,导料件为柔性材料构成,导料件安装在取料杆上,取料杆上设置有安装盘,安装盘上间隔安装有装配杆,各装配杆的一端与安装盘相连接,各装配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导料件上不同身段点相连接,且装配杆另一端与取料杆之间的间距设置成可调节式装配,装配调节机构与装配杆相连接,装配调节机构调节导料件在T1和T2状态之间转换。优选地,各装配杆的一端与安装盘铰接连接且构成铰接连接的铰接轴垂直于安装盘布置,装配调节机构包括取料杆上设置的活动盘和调节活动盘移动的装配调节驱动件,活动盘上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与活动盘铰接连接,调节杆的另一端与装配杆的中部铰接连接。优选地,装配调节驱动件为双向气缸构成,双向气缸的两活塞杆分别连接两外侧的活动盘。优选地,导料件为耐磨气管构成,气管的一端设置成封堵状,另一端与充排气组件相连接。优选地,下料机构安装在移动单元上,移动单元为转料盘或输送链构成。优选地,移动单元为转料盘构成,转料盘上间隔设置转动安装臂,取料杆的杆长方向与转料盘的轴向相一致,取料杆的一端沿转动安装臂的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转动安装臂上,转动安装臂上设置调节取料杆移动的径向调节件,取料杆的另一端悬伸状装配,转动安装臂的里端沿转料盘的轴向滑动安装在转料盘上,转料盘上设置调节其移动的轴向移动调节件。优选地,转料盘沿其轴向活动安装在机架上,转料盘的下侧设置有卸料输送带,卸料输送带上设置夹料组件。优选地,装配杆的长度相异,装配杆长度沿金属薄板卷绕方向逐渐增大。优选地,夹料组件包括设置在卸料输送带上的夹料槽,夹料组件包括设置在卸料输送带上的夹料槽,卸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金属薄板的输送方向相垂直。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的导料件,能方便的对卷曲后的金属薄板进行支撑,配合活动设置的装配杆,能有效的将导料件进行扩展和收缩,同时设置的转料盘通过转动,可以将卷曲后的金属薄板输送到卸料输送带上,方便将卷曲后的金属薄板进行卸料,设备使用方便,对压花卷曲后的金属薄板卸料效率较高,自动化水平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金属薄板边部压花卷曲设备的轴测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金属薄板边部压花卷曲设备的另一视角轴测图;图3为图1俯视的结构视图;图4为图3主视的结构视图;图5为图3右视的结构视图;图6为图3左视的结构视图;图7为图3中A-A处的结构视图;图8为金属薄板压花卷曲加工流程图。各附图标号对应关系如下:100-机架,110-活动底座,120-滑动安装座,200-放料机构,210-放料架,220-转运板,300-导送槽,310-活动槽壁部,320-槽底部,330-压料辊,340-过渡段,400-折边辊,410-压送辊体部,420-折边辊体部,430-过渡辊体部,440-折边驱动轴,450-中部驱动辊,500-折边输送面,510-固定输送面部,520-活动输送面部,600-压花机构,610-压花辊驱动轴,620-传动锥齿轮组,630-压花辊组,631-A压花辊,632-A齿轮,633-B压花辊,634-B齿轮,635-圆形压料盘,700-下料机构,710-转料盘,720-转动安装臂,730-取料杆,740-双向气缸,750-活动盘,760-调节杆,770-装配杆,780-安装盘,790-导料件,800-卸料输送带,810-夹料组件,811-夹料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参阅图1至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金属薄板边部压花卷曲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金属薄板进行卷曲和边部压花处理过程中,人工辅助处理时容易伤手,成型后的外壳卸料繁琐等问题。如图1至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对金属薄板的边部进行翻折的翻折机构,对翻折后的边部进行压花卷曲的压花机构600以及对压花卷曲的产品进行下料的下料机构700。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先根据所需产品的尺寸通过间距调节机构在机架100上调节两活动底座110之间、两滑动安装座120之间的间距,通过放料架210上的转运板220将待压花卷曲的金属薄板输送到导送槽300内,导送槽300上方的压料辊330通过转动与导送槽300配合将金属薄板进行输送,在导送槽300的槽底和折边输送面500之间设置有宽度逐渐减小的过渡段340,金属薄板从导送槽300内经过过渡段340输送到折边输送面500上,在折边输送面500的两侧设置有对应金属薄板的两边部对应布置的折边辊400,折边辊400滑动安装在折边驱动轴440上,折边驱动轴440为花键轴,在折边驱动轴440上设置有中部驱动辊450,当金属薄板输送到折边输送面500上时,通过中部驱动辊450的转动使得金属薄板在折边输送面500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折边辊400包括位于折边输送面500内侧的压送辊体部410和位于折边输送面500外侧的折边辊体部420,折边辊体部420和压送辊体部410之间设置有过渡辊体部430,沿金属薄板的输送方向各过渡辊体部430的锥度逐渐增大,使得金属薄板与过渡辊体部430接触,在金属薄板沿输送方向移动时逐步将两边部进行翻折,同时设置在滑动安装座120上的压花辊驱动轴610通过传动锥齿轮组620带动B压花辊633进行转动,使得与B压花辊633同轴布置的B齿轮634转动,带动与B齿轮634啮合的A齿轮632转动,使得与A齿轮632同轴布置的A压花辊631转动,A、B压花辊对应金属薄板的两翻边布置,在翻折后的金属薄板的两翻边输送经过A、B压花辊时,对两翻边进行压花处理,同时设置在B压花辊633上方的圆形压料盘635在金属薄板穿过A、B压花辊时对金属薄板进行阻挡,从A、B压花辊穿出的边部压花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引导压花卷曲处理的板件卷绕至下料机构上的引导部,和用于承载压花卷曲处理后的卷绕件的承载部,引导部与压花机构的出口对应布置,承载部使得先从压花机构出来的边部与压花机构处于分离状,下料机构活动安装在机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引导压花卷曲处理的板件卷绕至下料机构上的引导部,和用于承载压花卷曲处理后的卷绕件的承载部,引导部与压花机构的出口对应布置,承载部使得先从压花机构出来的边部与压花机构处于分离状,下料机构活动安装在机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导料件,两导料件位于两压花辊组的内侧,两导料件具备如下T1状态:导料件呈弧形和类似弧形的折线,弧形的身段分别构成所述的引导部和承载部,弧形身段的长度大于卷绕件展开后沿翻折输送段输送方向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导料件为可以进行形变的结构,导料件还具备如下T2状态:导料件的外轮廓向内收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导料件为柔性材料构成,导料件安装在取料杆上,取料杆上设置有安装盘,安装盘上间隔安装有装配杆,各装配杆的一端与安装盘相连接,各装配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导料件上不同身段点相连接,且装配杆另一端与取料杆之间的间距设置成可调节式装配,装配调节机构与装配杆相连接,装配调节机构调节导料件在T1和T2状态之间转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各装配杆的一端与安装盘铰接连接且构成铰接连接的铰接轴垂直于安装盘布置,装配调节机构包括取料杆上设置的活动盘和调节活动盘移动的装配调节驱动件,活动盘上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与活动盘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王林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玄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