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讯的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6577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通讯的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汽车。其中,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模块、至少一个单体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总压检测模块和接触器控制器。主控模块、单体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总压检测模块和接触器控制器均包括无线通讯单元。主控模块经由无线通讯单元分别与各模块的无线通讯单元通讯,以对各模块进行控制。单体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总压检测模块和接触器控制器分别通过各自的所述无线通讯单元通讯连接。本方案各模块之间以无线通讯的方式进行信息交互,主控模块也以无线的方式向各模块发送控制信号,由此,可以减少连接线束长度,避免线束过多造成的接线复杂的问题,降低了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难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通讯的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汽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的电池管理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通讯的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以及储能等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为了保证动力电池使用的安全可靠,在提高电芯本身安全性的条件下,一套可靠稳定的电池管理系统是必不可少的。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SYSTEM,BMS)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检测电池包的单体电压、温度、总电压、电流等基本信息,并通过特定算法实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StateofCharge,SOC)的估算,并通过故障报警的方式防止电池包出现过充电、过放电的情况,从而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电池管理系统的管理能力很大程度决定了锂电池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以及使用寿命。在拓扑结构上,电池管理系统一般由主控模块和多个检测模块构成。目前的电池管理系统主控模块和检测模块之间都是通过CAN通讯或菊花链通讯这两种有线通讯方式进行数据交互。且CAN通讯需要在主控模块和检测模块上增加CAN收发芯片,菊花链通讯需要在主控模块和检测模块之间增加隔离变压器。此外,CAN通讯和菊花链通讯均需采用双绞线连接,增加了整个系统的线束制作难度。电池管理系统的各模块之间均采用线束连接通讯的方式实现连接,使得系统中需要很多的线束,还会造成高低压线束之间信号的相互影响干扰,而且线束的投入成本比较高昂,使得在电池安装及售后服务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便利性且安全得不到保障。并且,目前存在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为不标准模块,如果主控模块、检测模块之间均采用有线方式连接,那么,不同的电池模组对应的主控模块与检测模块之间的连接接口会不同,就会导致电池模组之间不可互换,通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管理系统的各模块之间均采用线束连接通讯的方式实现连接,制作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线通讯的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汽车,能够降低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难度和设计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无线通讯的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模块;至少一个单体检测模块,各所述单体检测模块分别与电池包的各电池模组连接,以采集各所述电池模组的能量信息;电流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与电池包的电流传感器连接,以采集所述电池包的总电流;总压检测模块,所述总压检测模块与所述电池包连接,以采集所述电池包的总电压;接触器控制器,所述接触器控制器与所述电池包的接触器连接,以控制所述接触器的断开或闭合;所述主控模块、所述单体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所述总压检测模块和所述接触器控制器均包括无线通讯单元,所述主控模块经由所述主控模块的无线通讯单元分别与所述单体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所述总压检测模块和所述接触器控制器的无线通讯单元通讯,以控制所述单体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所述总压检测模块和所述接触器控制器;且所述单体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所述总压检测模块和所述接触器控制器分别通过各自的所述无线通讯单元通讯连接。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主控模块、单体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总压检测模块和接触器控制器内均增设无线通讯单元,各模块之间以无线通讯的方式进行信息交互,主控模块也以无线的方式向各模块发送控制信号,在电池管理系统设计的时候,无需考虑将各个硬件模块集成在一起,是否将各个模块集成的依据是根据各模块的实际设置位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无线通讯的电池管理系统,所述主控模块还包括存储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主控模块的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的所述存储单元和所述主控模块的所述无线通讯单元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用于识别所述电池包的主识别码,以及分别用于识别所述单体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所述总压检测模块和所述接触器控制器的从识别码;所述主控模块的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主识别码与所述从识别码的匹配情况分别向所述单体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所述总压检测模块和所述接触器控制器发送控制信息。采用上述方案,无需在主控模块与其他模块之间设置连接线束,可以尽量减少连接线束长度,也避免了线束过多造成的接线复杂的问题,降低了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难度和设计成本。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无线通讯的电池管理系统,所述单体检测模块还包括存储单元、控制单元和单体采样单元,所述单体检测模块的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单体检测模块的所述存储单元、所述单体检测模块的所述无线通讯单元、所述单体采样单元连接;所述单体检测模块的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用于识别所述单体检测模块的所述从识别码;所述单体检测模块的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单体检测模块的所述从识别码与所述主识别码的匹配情况控制所述单体采样单元采集所述电池包的能量信息,并将所述能量信息通过所述单体检测模块的所述无线通讯单元发出。采用上述方案,无需在单体检测模块与其他模块之间设置连接线束,可以尽量减少连接线束长度,也避免了线束过多造成的接线复杂的问题,降低了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难度和设计成本。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无线通讯的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流检测模块还包括控制单元、存储单元和电流采样单元,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所述存储单元、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所述无线通讯单元和所述电流采样单元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用于识别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所述从识别码;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所述从识别码与所述主识别码的匹配情况控制所述电流采样单元采集所述电池包的总电流,并将所述总电流的信息通过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所述无线通讯单元发出;并且,所述总压检测模块还包括控制单元、存储单元和总压采样单元,所述总压检测模块的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总压检测模块的所述存储单元、所述总压检测模块的所述无线通讯单元和所述总压采样单元连接;所述总压检测模块的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用于识别所述总压检测模块的所述从识别码;所述总压检测模块的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总压检测模块的所述从识别码与所述主识别码的匹配情况控制所述总压采样单元采集所述电池包的总电压,并将所述总电压通过所述总压检测模块的所述无线通讯单元发出。采用上述方案,无需在电流检测模块、总压检测模块与其他模块之间设置连接线束,可以尽量减少连接线束长度,也避免了线束过多造成的接线复杂的问题,降低了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难度和设计成本。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无线通讯的电池管理系统,所述接触器控制器还包括存储单元、控制单元、状态检测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所述接触器控制器的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接触器控制器的存储单元、所述接触器控制器的无线通讯单元、所述状态检测电路和所述输出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接触器控制器的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用于识别所述接触器控制器的所述从识别码;所述接触器控制器的所述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通讯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控模块;/n至少一个单体检测模块,各所述单体检测模块分别与电池包的各电池模组连接,以采集各所述电池模组的能量信息;/n电流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与电池包的电流传感器连接,以采集所述电池包的总电流;/n总压检测模块,所述总压检测模块与所述电池包连接,以采集所述电池包的总电压;/n接触器控制器,所述接触器控制器与所述电池包的接触器连接,以控制所述接触器的断开或闭合;/n所述主控模块、所述单体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所述总压检测模块和所述接触器控制器均包括无线通讯单元,所述主控模块经由所述主控模块的无线通讯单元分别与所述单体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所述总压检测模块和所述接触器控制器的无线通讯单元通讯,以控制所述单体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所述总压检测模块和所述接触器控制器;且所述单体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所述总压检测模块和所述接触器控制器分别通过各自的所述无线通讯单元通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通讯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模块;
至少一个单体检测模块,各所述单体检测模块分别与电池包的各电池模组连接,以采集各所述电池模组的能量信息;
电流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与电池包的电流传感器连接,以采集所述电池包的总电流;
总压检测模块,所述总压检测模块与所述电池包连接,以采集所述电池包的总电压;
接触器控制器,所述接触器控制器与所述电池包的接触器连接,以控制所述接触器的断开或闭合;
所述主控模块、所述单体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所述总压检测模块和所述接触器控制器均包括无线通讯单元,所述主控模块经由所述主控模块的无线通讯单元分别与所述单体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所述总压检测模块和所述接触器控制器的无线通讯单元通讯,以控制所述单体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所述总压检测模块和所述接触器控制器;且所述单体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所述总压检测模块和所述接触器控制器分别通过各自的所述无线通讯单元通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讯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还包括存储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主控模块的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的所述存储单元和所述主控模块的所述无线通讯单元连接;
所述主控模块的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用于识别所述电池包的主识别码,以及分别用于识别所述单体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所述总压检测模块和所述接触器控制器的从识别码;
所述主控模块的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主识别码与所述从识别码的匹配情况分别向所述单体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所述总压检测模块和所述接触器控制器发送控制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讯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检测模块还包括存储单元、控制单元和单体采样单元,所述单体检测模块的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单体检测模块的所述存储单元、所述单体检测模块的所述无线通讯单元、所述单体采样单元连接;
所述单体检测模块的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用于识别所述单体检测模块的所述从识别码;
所述单体检测模块的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单体检测模块的所述从识别码与所述主识别码的匹配情况控制所述单体采样单元采集所述电池包的能量信息,并将所述能量信息通过所述单体检测模块的所述无线通讯单元发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讯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还包括控制单元、存储单元和电流采样单元,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所述存储单元、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所述无线通讯单元和所述电流采样单元连接;
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用于识别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所述从识别码;
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所述从识别码与所述主识别码的匹配情况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金孙增光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摩登汽车盐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