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71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及车辆。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第三支撑件;第一支撑件的底端与车架的第一纵梁连接,第二支撑件的底端与车架的第二纵梁连接,第一支撑件的顶端与第二支撑件连接,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及车架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第三支撑件的底端与第一纵梁连接,并与第一支撑件的底端间隔设置,第三支撑件的顶端与第一支撑件连接,第一支撑件、第三支撑件及第一纵梁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第一支撑件的长度方向与立式排气管的长度方向一致,立式排气管安装于第一支撑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立式排气管的稳定支撑,避免了车辆在复杂工况下运行时造成的对立式排气管的固定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装置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立式排气管安装于重型卡车等车辆,以使尾气从上部排出。相比于下排气管,立式排气管的长度大大增加,固定相对困难。目前,对于立式排气管的固定方式大多只能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进行固定,稳定性较差。当车辆运行一段时间后,运行时复杂的工况容易造成频繁的振动,从而导致对立式排气管的固定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及车辆,以对立式排气管稳定支撑。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用于支撑车辆的立式排气管,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端与所述车辆的车架的第一纵梁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底端与所述车辆的车架的第二纵梁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及所述车架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所述第三支撑件的底端与所述第一纵梁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端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三支撑件及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装置,用于支撑车辆的立式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第三支撑件;/n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端与所述车辆的车架的第一纵梁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底端与所述车辆的车架的第二纵梁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及所述车架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n所述第三支撑件的底端与所述第一纵梁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端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三支撑件及所述第一纵梁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n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立式排气管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立式排气管安装于所述第一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装置,用于支撑车辆的立式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第三支撑件;
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端与所述车辆的车架的第一纵梁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底端与所述车辆的车架的第二纵梁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及所述车架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
所述第三支撑件的底端与所述第一纵梁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端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三支撑件及所述第一纵梁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
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立式排气管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立式排气管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弯折形成固定部、过渡部和安装部;
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纵梁的外侧贴合连接;
所述安装部向远离所述车架的一侧弯折,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立式排气管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安装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立式排气管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过渡部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箍;
所述卡箍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立式排气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旺禹伟唐泳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行必达网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