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大中空度纤维喷丝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40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大中空度纤维喷丝板,包括喷丝板本体,喷丝板本体上设有若干喷丝孔,喷丝孔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进料孔、过料通道和出料孔,每个所述的喷丝孔的出料孔包括多个半圆环型出料孔,半圆环型出料孔两两一组,同组的两个半圆环型出料孔的两端左右相对,同组的两个半圆环型出料孔的两端存在空隙,各组半圆环型出料孔的间隙的中轴线连成一条直线。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喷丝板生产纤维时,在侧吹风的作用下,同组半圆环型出料孔喷出的材料不会因为风力作用而相互靠近,进而使中空度更大,生产出来的纤维的蓬松性、弹性、保暖性、回弹性更好,纤维手感更加柔软爽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大中空度纤维喷丝板
本技术涉及化纤生产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大中空度纤维喷丝板。
技术介绍
喷丝板是纺织化纤行业中常用的产品,喷丝板包括进料面和出料面,进料面上设有进料孔,出料面上设有出料孔。喷丝板的作用是将粘流态的高聚物熔体或溶液,通过微孔转变成有特定截面状的细流,经过凝固介质如空气或凝固浴固化而形成丝条,即从进料孔进入,经出料孔而出,形成纤维丝。为使纤维具有更高的蓬松性、弹性、保暖性、回弹性,使纤维手感柔软爽滑,主要的方法是增加纤维的中空度,比如专利公布号为CN108950707A,专利名称为一种多中空异形纤维生产用喷丝板及生产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喷丝板,包括喷丝板本体,在喷丝板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喷丝孔,所述喷丝孔包括位于喷丝板本体靠近原料输入一端的规则孔状结构及位于喷丝板本体靠近原料输出一端的异型中孔结构,规则孔状结构与异形中孔结构相互连通并贯通喷丝板本体,其中异形中空结构的水平截面的形状由多组双半圆弧型孔呈直线排列形成,每组双半圆弧型孔由两个半圆环孔间隔相正对设置形成,且相邻的两组双半圆弧型孔之间也存在间隙,该申请中相邻的双半圆弧型孔是背靠背的设置的。该喷丝板在生产纤维的时候,需要侧吹风冷却,侧吹风的方向如图1所示,由于同组的两个半圆弧型孔之间存在间隙,侧吹风过程中,各半圆弧型孔在风力的作用下均会相互靠近,导致其中空度降低,纤维的性能没能达到最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喷丝板产生的纤维的中空度还有提升的空间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大中空度纤维喷丝板。为了达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改进的大中空度纤维喷丝板,包括喷丝板本体,喷丝板本体上设有若干喷丝孔,喷丝孔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进料孔、过料通道和出料孔,每个所述的喷丝孔的出料孔包括多个半圆环型出料孔,半圆环型出料孔两两一组,同组的两个半圆环型出料孔的两端左右相对,同组的两个半圆环型出料孔的两端存在空隙,各组半圆环型出料孔的间隙的中轴线连成一条直线。优选地,所述的同组的两个半圆环型出料孔的两端之间的空隙宽度均为0.079mm~0.081mm。优选地,所述的半圆环型出料孔的内弧直径为0.405mm~0.435mm,半圆环型出料孔的外弧直径为0.565mm~0.595mm。优选地,每个所述的喷丝孔的出料孔包括8个半圆环型出料孔,8个半圆环型出料孔分为4组。优选地,相邻的两组半圆环型出料孔的中心的间距为0.61mm。优选地,所述的相邻的两组半圆环型出料孔之间存在间隙,间隙宽度为0.03mm。优选地,所述的半圆环型出料孔的孔深为0.48mm~0.52mm。优选地,所述的喷丝板本体呈阶梯结构,喷丝板本体上设有定位孔。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的改进的大中空度纤维喷丝板的出料孔包括多个半圆环型出料孔,半圆环型出料孔两两一组,同组的两个半圆环型出料孔的两端存在空隙,各组半圆环型出料孔的间隙的中轴线连成一条直线,与
技术介绍
中的喷丝板相比,在侧吹风的作用下,同组半圆环型出料孔喷出的材料不会因为风力作用而相互靠近,进而使中空度更大,生产出来的纤维的蓬松性、弹性、保暖性、回弹性更好,纤维手感更加柔软爽滑。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涉及的喷丝板喷丝过程侧吹风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涉及的改进的大中空度纤维喷丝板的俯视图;图3是改进的大中空度纤维喷丝板单个喷丝孔处的竖向剖面(A-A剖面);图4附图3的仰视图;图5为改进的大中空度纤维喷丝板形成的单丝的截面图。图标说明:1-喷丝板本体,2-喷丝孔,3-进料孔,4-过料通道,5-出料孔,6-半圆环型出料孔,7-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结合附图2所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改进的大中空度纤维喷丝板包括喷丝板本体1,喷丝板本体1呈阶梯结构,喷丝板本体上设有若干喷丝孔2和一个定位孔7,定位孔7的作用在于确定喷丝板本体1的安装位置和侧吹风的风向。结合附图3所示,喷丝孔2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进料孔3、过料通道4和出料孔5,其中进料孔3呈上大下小的圆台形孔,过料通道4呈圆柱形截面。结合附图4所示,每个所述的喷丝孔的出料孔5包括多个半圆环型出料孔6,半圆环型出料孔6两两一组,本实施例中每个喷丝孔的出料孔5均包括8个半圆环型出料孔6,8个半圆环型出料孔6分为4组,半圆环型出料孔6的内弧直径为0.42mm,半圆环型出料孔的外弧直径为0.58mm;同组的两个半圆环型出料孔6的两端左右相对,同组的两个半圆环型出料孔6的两端存在空隙,空隙宽度均为0.08mm,各组半圆环型出料孔6的间隙的中轴线连成一条直线,相邻的两组半圆环型出料孔6的中心的间距为0.61mm,相邻的两组半圆环型出料孔6之间存在间隙,间隙宽度为0.03mm,半圆环型出料孔的孔深为0.50mm。结合附图4和附图1,比较采用本实施例涉及的改进的大中空度纤维喷丝板与采用
技术介绍
中喷丝板生产的纤维的中空度,设定
技术介绍
中喷丝板的半圆环型出料孔6的尺寸、数量等参数均相同,只有各组半圆环型出料孔6的排布方式不同,在侧吹风的风力作用下,虽然采用上述两种喷丝板生产的纤维的截面均如附图5所示,但是,由于本实施例中各组半圆环型出料孔6中的两个半圆环型出料孔6的空隙方向与吹风的方向相同,从同组半圆环型出料孔6喷出的纤维只会通过吸附粘合的方式粘结,而
技术介绍
中各组半圆环型出料孔6中的两个半圆环型出料孔6的空隙方向与吹风的方向垂直,从同组半圆环型出料孔6喷出的纤维在风力的作用下相互靠近并粘合,相比之下,采用本实施例涉及的喷丝板生产的纤维的中空度更大,其蓬松性、弹性、保暖性、回弹性更好。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大中空度纤维喷丝板,包括喷丝板本体,喷丝板本体上设有若干喷丝孔,喷丝孔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进料孔、过料通道和出料孔,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喷丝孔的出料孔包括多个半圆环型出料孔,半圆环型出料孔两两一组,同组的两个半圆环型出料孔的两端左右相对,同组的两个半圆环型出料孔的两端存在空隙,各组半圆环型出料孔的间隙的中轴线连成一条直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大中空度纤维喷丝板,包括喷丝板本体,喷丝板本体上设有若干喷丝孔,喷丝孔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进料孔、过料通道和出料孔,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喷丝孔的出料孔包括多个半圆环型出料孔,半圆环型出料孔两两一组,同组的两个半圆环型出料孔的两端左右相对,同组的两个半圆环型出料孔的两端存在空隙,各组半圆环型出料孔的间隙的中轴线连成一条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大中空度纤维喷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组的两个半圆环型出料孔的两端之间的空隙宽度均为0.079mm~0.08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大中空度纤维喷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圆环型出料孔的内弧直径为0.405mm~0.435mm,半圆环型出料孔的外弧直径为0.565mm~0.59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书家汤永政陈猛
申请(专利权)人:浦江德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