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桥升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81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桥升降结构。所述车桥升降结构包括车桥和连接座,所述车桥内壁的底部从左至右均匀设置有液压升降杆,所述液压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连接座底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车桥升降结构通过三个液压升降杆的配合使用,带动装置自动升降,通过第一固定座、第一传动杆、第二固定座和第二传动座的配合使用,通过将受到的压力分散给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从而形成相对力进行减震,防止随着车身的升高在行驶过程中振动幅度过大,导致车身不稳的现象,提高了车身的稳定性,四个第一减震弹簧和两个第二减震弹簧配合使用,减震效果更好。

A lift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桥升降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桥升降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桥升降结构。
技术介绍
根据悬架结构的不同,车桥分为整体式和断开式两种,当采用非独立悬架时,车桥的中部是实心或空心的中心梁,这种车桥即为整体式车桥;断开式车桥为活动关节式结构,与独立悬架配用。目前已有的车桥可根据需求进行调节车身的高度,但是随着车身的高度增高,重心也会不稳,减震效果差,行驶过程中车身振动幅度也随之增大,降低了车身的稳定性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车桥升降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车桥升降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降低了车身稳定性能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车桥升降结构包括车桥和连接座,所述车桥内壁的底部从左至右均匀设置有液压升降杆,所述液压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连接座底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相对一侧之间从前至后均匀设置有滑动杆,所述顶板顶部前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座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顶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桥升降结构,包括车桥(1)和连接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桥(1)内壁的底部从左至右均匀设置有液压升降杆(3),所述液压升降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4),所述连接座(2)底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所述第一限位板(5)与第二限位板(6)相对一侧之间从前至后均匀设置有滑动杆(7),所述顶板(4)顶部前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桥升降结构,包括车桥(1)和连接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桥(1)内壁的底部从左至右均匀设置有液压升降杆(3),所述液压升降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4),所述连接座(2)底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5)和第二限位板(6),所述第一限位板(5)与第二限位板(6)相对一侧之间从前至后均匀设置有滑动杆(7),所述顶板(4)顶部前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桥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8)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9),所述顶板(4)的底部且位于第一限位板(5)与第二限位板(6)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滑座(11),一个所述滑动杆(7)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座(10),另一个所述滑动杆(7)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座(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桥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9)背面远离第一固定座(8)的一侧与第一传动座(10)的正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座(10)的顶部与滑座(11)的底部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性荣潘世礼张建
申请(专利权)人:梁山大荣交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