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预紧的主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39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3
一种轴承预紧的主轴,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定子、转子和转子轴,所述转子轴的端部通过轴承座以及轴承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还包括弹簧以及弹簧座,所述轴承座的内壁上形成用于轴向抵挡的抵挡部,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子轴紧配合,所述外圈与所述轴承座的内壁轴向滑动配合,且该外圈的后端面通过所述弹簧座将所述弹簧轴向后预压在所述抵挡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定位、定压预负荷复合预紧方式,轴向力小时为定位预负荷,主轴刚度好;轴向力大时为定压预紧,保证轴承依旧保持预负荷,滚动体和滚道接触,依然为滚动摩擦,轴承一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预紧的主轴
本技术属于轴承预紧
,尤其涉及一种轴承预紧的主轴。
技术介绍
如图2所示,在传统结构下,带自动松拉刀的加工中心主轴的轴承2通过后侧的内隔圈3和外隔圈4以及前侧相应的限位部5进行预负荷,若预负荷小,在承受大轴向力(由后向前)时会导致轴承2的内圈右移量大,到一定量时滚动体与滚道脱离,从而产生滑动摩擦,轴承发热大,加速轴承损坏;若预负荷大,则轴承载荷大,轴承损坏快。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轴承预紧的主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预紧的主轴,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定子、转子和转子轴,所述转子轴的端部通过轴承座以及轴承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还包括弹簧以及弹簧座,所述轴承座的内壁上形成用于轴向抵挡的抵挡部,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子轴紧配合,所述外圈与所述轴承座的内壁轴向滑动配合,且该外圈的后端面通过所述弹簧座将所述弹簧轴向后预压在所述抵挡部上。所述抵挡部以及弹簧座均呈环状。所述弹簧座的后端面上具有轴向的弹簧孔,所述弹簧被预压在所述抵挡部的前端面与弹簧孔合围形成的空间内。所述弹簧孔以及弹簧均为多个。所述转子轴上形成位于所述内圈前侧的轴肩,且该转子轴上设有位于所述内圈后侧的隔圈,所述隔圈位于所述抵挡部以及弹簧座的径向内侧,所述内圈被定位于所述轴肩与隔圈之间。本技术采用定位、定压预负荷复合预紧方式,轴向力小时为定位预负荷,主轴刚度好;轴向力大时为定压预紧,保证轴承依旧保持预负荷,滚动体和滚道接触,依然为滚动摩擦,轴承一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轴承传统预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轴承预紧的主轴,包括壳体110、定子120、转子130、转子轴140、轴承座150、轴承160、弹簧170以及弹簧座180。定子120、转子130以及转子轴140均设于壳体110内。转子轴140的端部通过轴承座150以及轴承160与壳体110转动连接。轴承座150的内壁上形成用于轴向抵挡的抵挡部151。轴承160的内圈161与转子轴140紧配合,外圈162与轴承座150的内壁轴向滑动配合,且该外圈162的后端面通过弹簧座180将弹簧170轴向后预压在抵挡部151上。当由后至前的轴向力较小时,由于预压弹簧170产生的反作用力通过弹簧座180作用在外圈162上,使轴承160产生内部应力,此时为定位预负荷,主轴刚度好;当由后至前的轴向力较大时,内圈161随转子轴140轴向前移动(右移),同时,弹簧座180在弹簧170的作用下轴向前推动外圈162移动(右移),此时为定压预负荷,从而保证轴承160依旧保持预负荷,滚动体和滚道接触,依然为滚动摩擦,保证轴承160一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主轴是指加工中心松拉刀主轴,在该主轴进行拉刀时,转子轴140内部的松拉刀机构会对转子轴140产生向前的轴向力,轴承160是指图1中转子轴140左端的第三个轴承,该轴承为角接触球轴承或者圆锥滚子轴承。在本实施例中,抵挡部151以及弹簧座180均呈环状。弹簧座180的后端面上具有轴向的弹簧孔,弹簧170被预压在抵挡部151的前端面与弹簧孔合围形成的空间内。在本实施例中,弹簧孔以及弹簧170均为多个。转子轴140上形成位于内圈161前侧的轴肩141,且该转子轴140上设有位于内圈161后侧的隔圈142,隔圈142位于抵挡部151以及弹簧座180的径向内侧,内圈161被定位于轴肩141与隔圈142之间。但是,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预紧的主轴,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定子、转子和转子轴,所述转子轴的端部通过轴承座以及轴承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以及弹簧座,所述轴承座的内壁上形成用于轴向抵挡的抵挡部,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子轴紧配合,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轴承座的内壁轴向滑动配合,且该外圈的后端面通过所述弹簧座将所述弹簧轴向后预压在所述抵挡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预紧的主轴,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定子、转子和转子轴,所述转子轴的端部通过轴承座以及轴承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以及弹簧座,所述轴承座的内壁上形成用于轴向抵挡的抵挡部,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子轴紧配合,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轴承座的内壁轴向滑动配合,且该外圈的后端面通过所述弹簧座将所述弹簧轴向后预压在所述抵挡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预紧的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挡部以及弹簧座均呈环状。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树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法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