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242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和基座,充电桩本体和基座之间通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位于充电桩本体的底部两端,充电桩本体的底面开设有漏水孔,且充电桩本体的底部安装有排水设备,漏水孔与排水设备的进水口相通,充电桩本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充电桩本体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出气口,进气口处安装有过滤网,进气口的内侧设置有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充电桩的侧壁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促进充电桩本体内部的空气流通,起到散热作用,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充电桩的底部设计有排水设备,可以将进入充电桩本体内的水及时排出,避免内部积水,延长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桩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桩。
技术介绍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充电桩结构复杂,且功能单一,因充电桩在露天室外放置,而没有设置遮挡板,容易受到雨水的侵蚀,导致内部积水,降低其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充电桩在工作时,产生热量不易散出,充电桩本体的元器件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充电桩内部积水和散热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桩。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和基座,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和基座(2),所述充电桩本体(1)和基座(2)之间通过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分别位于充电桩本体(1)的底部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底面开设有漏水孔,且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排水设备(5),所述漏水孔与所述排水设备(5)的进水口相通;/n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6),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出气口(7);/n所述进气口(6)处安装有过滤网(8),所述进气口(6)的内侧设置有风机(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和基座(2),所述充电桩本体(1)和基座(2)之间通过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分别位于充电桩本体(1)的底部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底面开设有漏水孔,且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排水设备(5),所述漏水孔与所述排水设备(5)的进水口相通;
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6),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出气口(7);
所述进气口(6)处安装有过滤网(8),所述进气口(6)的内侧设置有风机(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设备(5)包括下封盖(51)和上封盖(52),所述上封盖(52)和下封盖(51)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下封盖(51)由圆形的下底板(54)和固定在该下底板(54)上的导水瓣(55)组成;
所述导水瓣(55)的最内层为一U形导水瓣(551);
所述U形导水瓣(551)的外层设置有一第一圆形导水瓣(552),所述第一圆形导水瓣(552)靠近U形底部处开设有第一排水口(554);
所述第一圆形导水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乐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