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底板、箱体和立板,所述底板上端安装有箱体,箱体顶端中部安装有立板,箱体内侧中部安装有隔板,箱体内侧底端安装有固定架和卷线辊,卷线辊外侧安装有充电线,充电线前端安装有连接头,连接头前端安装有充电插头;隔板上端中部安装有圆筒,圆筒内侧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前端安装有弹簧和缓冲垫;圆筒靠近隔板一端中部安装有固定框,固定框内侧中部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外侧安装有滑块,滑块上端安装有限位杆,螺纹杆底端安装有第一齿轮,隔板上端安装有旋转电机和第二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方便对充电插头进行有效保护和固定,便于对充电线进行收集,有效提高了充电桩的工作效率和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是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公开号为CN110605994A的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通过将将充电插头存储在连接框内,对充电插头进行了很好的保护,同时避免了闲杂人员触碰到充电插头造成安全隐患,在使用者使用时只需要扫描IC卡,充电头就能够自动弹出,使用十分方便,可将充电桩安装在公路边,能够对正在行驶的电量不足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及时充电,同时又有很好的照明效果。装置结构复杂,对充电插头外侧安装有支撑块,虽然方便充电插头的固定放置,却不方便对汽车进行充电,支撑板可能影响充电插头的工作;充电线的放置较为杂乱,不便于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底板、箱体和立板,所述底板上端安装有箱体,箱体前侧上端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下方设有卷线孔,箱体上端左右两侧安装有防护板,箱体顶端中部安装有立板,立板前侧安装有广告牌,立板顶端安装有遮雨板,遮雨板底端前侧安装有照明灯,遮雨板底端右侧安装有摄像头。所述箱体左右两侧上端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外侧底端安装有支撑座,固定孔下方设有出线孔;箱体内侧中部安装有隔板,箱体内侧底端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上端安装有卷线辊,卷线辊外侧安装有充电线,充电线前端安装有连接头,连接头底端连接支撑座,连接头前端安装有充电插头;隔板上端中部安装有圆筒,圆筒内侧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前端安装有弹簧,弹簧前端安装有缓冲垫;圆筒靠近隔板一端中部安装有固定框,固定框内侧中部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和固定框之间安装有滚动轴承,螺纹杆外侧安装有滑块,滑块上端安装有限位杆,螺纹杆底端安装有第一齿轮,隔板上端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转轴前端安装有第二齿轮。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板的形状为倒T状,隔板顶端和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箱体内壁。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卷线辊、充电线、充电插头和圆筒均设有两个,分为两组安装在箱体内侧左右端。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杆的形状为倒L状,充电插头外侧均匀分布有多个凹槽,限位杆前端和凹槽凹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中部设有螺孔,螺孔内侧和螺纹杆外侧啮合连接,螺纹杆外侧设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中部螺孔的旋向相反。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圆筒远离隔板一端外侧设有两个通孔,通孔大小和限位杆前端大小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一齿轮连接第二齿轮,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箱体顶端设有立板和广告牌,便于醒目,方便人们寻找充电桩,照明灯和摄像头方便充电桩晚上使用和监控充电桩;箱体中部设有隔板,隔板底端设有固定架和卷线辊,方便对充电线进行收集,方便进行充电,有效避免充电线杂乱,影响使用;充电插头和圆筒之间安装有缓冲垫和弹簧,能够有效保护充电插头,避免充电插头损坏,旋转电机通过带动螺纹杆转动,便于实现限位杆对充电插头的固定,避免充电插头被人恶意损坏,连接头底端设有支撑座,方便对连接头进行支撑,避免充电插头和充电线之间出现破裂。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方便对充电插头进行有效保护和固定,便于对充电线进行收集,有效提高了充电桩的工作效率和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箱体内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框和旋转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箱体、3-控制面板、4-卷线孔、5-防护板、6-立板、7-广告牌、8-照明灯、9-遮雨板、10-摄像头、11-固定孔、12-出线孔、13-隔板、14-固定架、15-卷线辊、16-充电线、17-连接头、18-支撑座、19-充电插头、20-圆筒、21-限位杆、22-缓冲垫、23-弹簧、24-固定框、25-螺纹杆、26-滚动轴承、27-滑块、28-固定块、29-第一齿轮、30-第二齿轮、31-旋转电机、32-电动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底板1、箱体2和立板6,所述底板1上端安装有箱体2,箱体2前侧上端安装有控制面板3,控制面板3下方设有卷线孔4,箱体2上端左右两侧安装有防护板5,箱体2顶端中部安装有立板6,立板6前侧安装有广告牌7,立板6顶端安装有遮雨板9,遮雨板9底端前侧安装有照明灯8,遮雨板9底端右侧安装有摄像头10。所述箱体2左右两侧上端设有固定孔11,固定孔11外侧底端安装有支撑座18,固定孔11下方设有出线孔12;箱体2内侧中部安装有隔板13,隔板13的形状为倒T状,隔板13顶端和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箱体2内壁;箱体2内侧底端安装有固定架14,固定架14上端安装有卷线辊15,卷线辊15外侧安装有充电线16,充电线16前端安装有连接头17,连接头17底端连接支撑座18,连接头17前端安装有充电插头19;隔板13上端中部安装有圆筒20,圆筒20内侧安装有固定块28,固定块28前端安装有弹簧23,弹簧23前端安装有缓冲垫22,卷线辊15、充电线16、充电插头19和圆筒20均设有两个,分为两组安装在箱体2内侧左右端。所述圆筒20靠近隔板13一端中部安装有固定框24,固定框24内侧中部安装有螺纹杆25,螺纹杆25和固定框24之间安装有滚动轴承26,螺纹杆25外侧安装有滑块27,滑块27上端安装有限位杆21,限位杆21的形状为倒L状,充电插头19外侧均匀分布有多个凹槽,限位杆21前端和凹槽凹凸连接,圆筒20远离隔板13一端外侧设有两个通孔,通孔大小和限位杆21前端大小相同;螺纹杆25底端安装有第一齿轮29,隔板13上端安装有旋转电机31,旋转电机31转轴前端安装有第二齿轮30,第一齿轮29和第二齿轮30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一齿轮29连接第二齿轮30,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滑块27中部设有螺孔,螺孔内侧和螺纹杆25外侧啮合连接,螺纹杆25外侧设有两个滑块27,两个滑块27中部螺孔的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底板(1)、箱体(2)和立板(6),底板(1)上端安装有箱体(2),箱体(2)顶端中部安装有立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内侧中部安装有隔板(13),隔板(13)上端中部安装有圆筒(20),圆筒(20)内侧安装有固定块(28),固定块(28)前端安装有弹簧(23),弹簧(23)前端安装有缓冲垫(22);圆筒(20)靠近隔板(13)一端中部安装有固定框(24),固定框(24)内侧中部安装有螺纹杆(25),螺纹杆(25)和固定框(24)之间安装有滚动轴承(26),螺纹杆(25)外侧安装有滑块(27),滑块(27)上端安装有限位杆(21),螺纹杆(25)底端安装有第一齿轮(29),隔板(13)上端安装有旋转电机(31),旋转电机(31)转轴前端安装有第二齿轮(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底板(1)、箱体(2)和立板(6),底板(1)上端安装有箱体(2),箱体(2)顶端中部安装有立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内侧中部安装有隔板(13),隔板(13)上端中部安装有圆筒(20),圆筒(20)内侧安装有固定块(28),固定块(28)前端安装有弹簧(23),弹簧(23)前端安装有缓冲垫(22);圆筒(20)靠近隔板(13)一端中部安装有固定框(24),固定框(24)内侧中部安装有螺纹杆(25),螺纹杆(25)和固定框(24)之间安装有滚动轴承(26),螺纹杆(25)外侧安装有滑块(27),滑块(27)上端安装有限位杆(21),螺纹杆(25)底端安装有第一齿轮(29),隔板(13)上端安装有旋转电机(31),旋转电机(31)转轴前端安装有第二齿轮(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左右两侧上端设有固定孔(11),固定孔(11)外侧底端安装有支撑座(18),固定孔(11)下方设有出线孔(12);箱体(2)内侧底端安装有固定架(14),固定架(14)上端安装有卷线辊(15),卷线辊(15)外侧安装有充电线(16),充电线(16)前端安装有连接头(17),连接头(17)底端连接支撑座(18),连接头(17)前端安装有充电插头(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前侧上端安装有控制面板(3),控制面板(3)下方设有卷线孔(4),箱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学博,燕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绿驰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