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位置自调节的移动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该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桩体,所述充电桩桩体底端设置有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移动安装在移动组件上,所述充电桩桩体两侧中部设置有挂线组件,所述充电桩桩体顶端设置有遮挡棚,所述遮挡棚下表面设置有悬挂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移动底座和移动组件,使得可以对整个充电桩进行移动,当新能源汽车停靠位置使得充电线长度不够时,可以对充电桩的位置进行移动,避免了对新能源汽车位置的移动所带来的繁琐,使得充电桩的使用更加的人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位置自调节的移动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是一种充电位置自调节的移动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新能源汽车的问世,意味着不再需要燃烧石油作为汽车的动力来源,节约了化石资源的同时,减少了燃油汽车尾气排放对空气造成的污染,但是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需要通过充电桩为其提供电能,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使用时无法移动,当车主使用充电线进行充电时,如果发现充电线长度不够,需要重新调整新能源汽车的位置,较为繁琐;2、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使用完毕之后,都是将充电线挂在挂线柱上,挂在挂线柱上的充电线容易出现滑落导致充电线磨损严重,影响使用寿命;3、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使用时,需要将充电线在地面来回的拖拉调整充电头的位置,会对充电线造成严重的磨损,影响充电线的使用寿命;所以,人们急需一种充电位置自调节的移动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位置自调节的移动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电位置自调节的移动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该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桩体,所述充电桩桩体底端设置有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用于带动充电桩桩体进行移动,实现对充电桩位置的调节,使得可以在充电线长度不够时,可以通过移动底座对充电桩桩体的位置进行调节和移动,避免了调整新能源汽车的位置所带来的繁琐,所述移动底座移动安装在移动组件上,所述移动底座用于实现移动底座在其内部的移动,所述充电桩桩体前端设置有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下方设置有刷卡器,所述充电桩桩体两侧中部设置有挂线组件,所述挂线组件用于对充电线进行悬挂和固定,避免充电线滑落导致磨损,所述充电桩桩体两侧底端均设置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一端设置有充电头,所述充电头插接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遮挡的防护罩,所述充电桩桩体顶端设置有遮挡棚,所述遮挡棚不仅用于遮挡雨水,还用于为充电线的移动提供滑动空间,所述遮挡棚下表面设置有悬挂组件,所述悬挂组件用于对充电线进行悬挂,避免充电线直接与地面接触,导致磨损严重。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基座、驱动齿条、限位滑杆、驱动槽和驱动齿轮;所述移动基座的长度大于移动底座的长度,为的是可以让移动底座在移动基座内部滑动,所述移动基座底端中部设置有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上方设置有贯穿移动底座的限位滑杆,所述限位滑杆用于为移动底座的移动进行限位,使得移动底座在移动时更加的稳定,所述移动底座底端中部对应驱动齿条的位置开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部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用于与驱动齿条配合,实现对移动底座的移动,所述驱动齿轮通过电机驱动。优选的,所述挂线组件包括挂线柱、限位板、第一挤压板、第一波纹管、第二挤压板、第二波纹管和通气管;所述挂线柱在充电桩桩体内部滑动,所述挂线柱用于对充电线进行悬挂和固定,使得充电线的悬挂更加的牢固,避免滑落导致磨损,所述挂线柱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用于限制充电线从挂线柱上滑落,所述挂线柱位于充电桩桩体内部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挤压板,所述第一挤压板靠近限位板一侧设置有第一波纹管,所述挂线柱位于充电桩桩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挤压板,所述第二挤压板远离挂线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波纹管,所述第一波纹管与第二波纹管之间通过通气管连接,通过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的设置,使得在向外拉动挂线柱时,会对第一波纹管造成挤压,并且,第一波纹管内部的气体会通过通气管进入第二波纹管内部,使得车主在拉出挂线柱时更加的顺畅和省力,并且,在向充电桩桩体内部推送挂线柱时,造成挤压的第二波纹管内部的气体通过通气管送入第一波纹管内部,第一波纹管的膨胀又进一步实现了对挂线柱的推送,使得对于挂线柱的推拉更加的省力。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一侧设置有拉动把手,所述拉动把手为口字型,使得拉动把手在拉动时可以实现滑动,所述拉动把手位于挂线柱内部的一端设置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固定安装有驱动杆,所述挂线柱中部外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部一端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倾斜铰接有卡合杆,所述支撑杆和卡合杆用于对拉出的之后的挂线柱进行固定,倾斜设置卡合杆是为了使得被驱动杆驱动竖起的卡合杆可以对挂线柱进行卡合和固定,所述驱动杆与卡合杆一端铰接,通过拉动把手带动联动杆移动,进而通过驱动杆带动倾斜设置的卡合杆竖起,使得支撑杆、卡合杆与挂线柱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利用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对抽拉处的挂线柱进行固定。优选的,所述拉动把手位于挂线柱内部的一端与限位板之间安装有挤压气囊,所述挤压气囊与第一波纹管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连接,所述挤压气囊与第二波纹管之间通过第二连通管连接,所述挤压气囊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拉动把手在向外拉动挂线柱时,卡合杆不会被竖直,因为当挂线柱受到拉动把手的作用力向外移动时,第一波纹管会被挤压,被挤压出的气体有一部分通过通气管进入第二波纹管内部,另一部分通过第一连通管进入挤压气囊内部,所以,此时拉动把手的作用力并不会带动联动杆和驱动杆移动,当挂线柱被完全拉出来之后,此时拉动把手的作用力会作用在挤压气囊上,挤压气囊此时没有了第一波纹管的气体补给,挤压气囊被压缩,挤出的气体通过第二连通管进入第二波纹管内部,此时,拉动把手驱动联动杆和驱动杆带动卡合杆竖起,竖起的卡合杆对挂线柱造成卡合,使得挂线柱不会自动收入充电桩桩体内部。优选的,所述卡合杆的长度大于收纳槽的深度,使得可以形成突出的三角结构。优选的,所述悬挂组件包括移动滑轨、移动滑块、卷收盒、卷收组件、牵引绳和牵引挂钩;所述遮挡棚下表面两侧均设置有移动滑轨,所述移动滑轨上滑动安装有移动滑块,所述移动滑轨和移动滑块用于对整个悬挂组件进行移动,使得在对充电线进行移动时更加的舒畅更加的便捷,所述移动滑块下方设置有卷收盒,所述卷收盒内部设置有卷收组件,所述卷收组件为了可以对牵引绳进行卷收,使得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时的需求调节牵引绳的长度,所述卷收组件对牵引绳进行卷收,所述牵引绳一端设置有牵引挂钩,所述牵引挂钩用于对充电线进行固定和牵引,使得充电线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时,不会与地面之间相互接触,降低了对充电线造成的磨损,延长了充电线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卷收组件包括卷收辊、发条弹簧、棘齿盘和棘爪盘;所述卷收辊一端固定安装有发条弹簧,所述发条弹簧用于当不使用悬挂组件时,自动驱动卷收辊对牵引绳进行卷收,所述卷收辊另一端与卷收盒之间固定安装有棘齿盘,所述棘齿盘与卷收辊之间非固定连接,所述卷收辊位于棘齿盘一端固定安装有棘爪盘,所述棘齿盘和棘爪盘用于对卷收辊进行固定,使得可以对牵引绳的长度进行固定。优选的,所述棘爪盘为正方形,使得棘爪盘在缓慢旋转的过程中不会被棘齿盘卡合。优选的,所述棘齿盘内壁设置有若干个棘齿,所述棘爪盘外侧铰接有棘爪,所述棘爪另一端通过拉伸弹簧与棘爪盘连接,使得当用力拉动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位置自调节的移动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该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桩体(1),所述充电桩桩体(1)底端设置有移动底座(2),所述移动底座(2)移动安装在移动组件(3)上,所述充电桩桩体(1)前端设置有触摸显示屏(4),所述触摸显示屏(4)下方设置有刷卡器(5),所述充电桩桩体(1)两侧中部设置有挂线组件(6),所述充电桩桩体(1)两侧底端均设置有充电线(7),所述充电线(7)一端设置有充电头(8),所述充电头(8)插接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遮挡的防护罩(9),所述充电桩桩体(1)顶端设置有遮挡棚(10),所述遮挡棚(10)下表面设置有悬挂组件(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位置自调节的移动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该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桩体(1),所述充电桩桩体(1)底端设置有移动底座(2),所述移动底座(2)移动安装在移动组件(3)上,所述充电桩桩体(1)前端设置有触摸显示屏(4),所述触摸显示屏(4)下方设置有刷卡器(5),所述充电桩桩体(1)两侧中部设置有挂线组件(6),所述充电桩桩体(1)两侧底端均设置有充电线(7),所述充电线(7)一端设置有充电头(8),所述充电头(8)插接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遮挡的防护罩(9),所述充电桩桩体(1)顶端设置有遮挡棚(10),所述遮挡棚(10)下表面设置有悬挂组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位置自调节的移动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3)包括移动基座(301)、驱动齿条(302)、限位滑杆(303)、驱动槽(304)和驱动齿轮(305);
所述移动基座(301)的长度大于移动底座(2)的长度,所述移动基座(301)底端中部设置有驱动齿条(302),所述驱动齿条(302)上方设置有贯穿移动底座(2)的限位滑杆(303),所述移动底座(2)底端中部对应驱动齿条(302)的位置开设有驱动槽(304),所述驱动槽(304)内部安装有驱动齿轮(305),所述驱动齿轮(305)通过电机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位置自调节的移动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线组件(6)包括挂线柱(601)、限位板(602)、第一挤压板(603)、第一波纹管(604)、第二挤压板(605)、第二波纹管(606)和通气管(607);
所述挂线柱(601)在充电桩桩体(1)内部滑动,所述挂线柱(601)一端设置有限位板(602),所述挂线柱(601)位于充电桩桩体(1)内部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挤压板(603),所述第一挤压板(603)靠近限位板(602)一侧设置有第一波纹管(604),所述挂线柱(601)位于充电桩桩体(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挤压板(605),所述第二挤压板(605)远离挂线柱(6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波纹管(606),所述第一波纹管(604)与第二波纹管(606)之间通过通气管(60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电位置自调节的移动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602)一侧设置有拉动把手(608),所述拉动把手(608)为口字型,所述拉动把手(608)位于挂线柱(60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联动杆(609),所述联动杆(60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文豪,
申请(专利权)人:方文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