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破坏的自保护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底座上表面外侧设置有防水布,所述防水布顶端设置有浮力气囊,所述浮力气囊通过固定卡环固定,所述固定卡环通过连接杆与升降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检测组件,可以检测是否下雨,当下雨天气时,解除电磁铁对升降环的固定,利用进水孔将堆积的雨水引入进水槽中,当进水槽中的水位浮力气囊的上浮提过了浮力,使得浮力气囊随着水位的不断上涨,而不断上升,避免了堆积的水流对充电桩造成损坏,可以有效的保障雨水天气时,充电桩不被损坏,实现了充电桩的自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破坏的自保护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是一种防破坏的自保护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逐渐代替了原始的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凭借其低耗能、零排放等特点逐渐被广大车友所接收,但是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伴随着充电桩的应运而生,现有的充电桩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1、在恶劣天气来临时,充电桩面临着被水泡的危险,尤其是梅雨季节时,大量的雨季使得充电桩很容易被雨水损坏;2、大风天气时,由于充电桩一个面的受风面积较大,很容易导致充电桩被大风吹倒,影响使用;所以,人们急需一种防破坏的自保护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破坏的自保护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破坏的自保护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桩体、底座、旋转座、充电线、充电头和风向组件;所述充电桩桩体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用于对充电桩桩体进行旋转,使得可以在大风天气时减小充电桩桩体的受风面积,使得充电桩桩体在大风天气时更加的稳定,所述充电桩桩体前侧设置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一端设置有充电头,所述充电桩桩体顶端设置有风向组件,所述风向组件用于在大风天气时,利用风力作为驱动力,实现充电桩桩体的转向。优选的,所述底座内部安装有用于检测是否积水的检测组件,所述底座外侧设置有用于防止雨水浸泡的防水组件。优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孔、第一检测端子、第二检测端子、PCB电路板和电磁铁;所述底座中部贯穿设置有检测孔,所述检测孔在有积水时,可以将积水引入底座内部,所述检测孔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检测端子,所述检测孔内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检测端子,所述第一检测端子和第二检测端子通过导线连接在PCB电路板上,所述充电桩桩体两侧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底端设置有电磁铁,所述检测孔内部进水后,第一检测端子和第二检测端子被雨水导通,所述PCB电路板中的控制器控制电磁铁断电。优选的,所述防水组件包括限位柱、升降环、连接杆、固定卡环、防水布和浮力气囊;所述收纳槽内部竖直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用于限制防水组件的移动方向,避免水流对防水组件的移动方向造成影响导致无法起到防水作用,所述限位柱外侧套接有升降环,所述升降环一侧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固定卡环,所述升降环、连接杆和固定卡环用于限制防水组件只能上下滑动,保证了防水组件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所述底座上表面外侧设置有防水布,所述防水布顶端设置有浮力气囊,所述浮力气囊内侧与固定卡环之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外侧设置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外侧贯穿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所述进水孔用于将积水引入进水槽中,所述进水槽中的积水可以从底部为浮力气囊提供浮力,使得浮力气囊可以及时的上升,对充电桩桩体起到保护作用。优选的,所述升降环与收纳槽之间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用于减小升降环与收纳槽之间的摩擦力,同时,避免升降环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出现卡顿现象,使得对于防水布的上升和下降更加的顺畅,所述收纳槽的宽度等于浮力气囊的直径,使得可以利用收纳槽对浮力气囊进行初步的固定。优选的,所述防水布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固定磁条,相邻的两根固定磁条同一侧为异性磁极,使得在积水退去后,在浮力气囊下降的过程中,利用固定磁条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完成对防水布的折叠和收纳。优选的,所述风向组件包括固定板、风向板、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滑动槽、挤压气囊、进气单向阀和输气管道;所述充电桩桩体顶端中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作为对挤压气囊进行挤压的一个面,所述固定板两侧均设置有风向板,所述风向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挤压气囊,所述挤压气囊用于将风力转化为动力来源驱动充电桩桩体旋转,所述风向板作为对挤压气囊进行挤压的另一个面,两个所述风向板之间通过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连接,所述风向板与第一活动板之间、风向板与第二活动板之间和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之间均为铰接,铰接处均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用于实现风向板、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的移动,所述挤压气囊顶端安装有进气单向阀,所述挤压气囊底端设置有输气管道,所述输气管道用于实现气体动力的传输。优选的,所述旋转座包括旋转柱、旋转轴承、固定座、出气嘴和挡风板;所述旋转柱外侧套接有旋转轴承,所述旋转轴承外侧套接有固定座,所述输气管道设置在旋转柱内部,所述旋转柱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嘴,所述出气嘴与输气管道连接,所述出气嘴用于将挤压气囊受风力挤压所产生的气体吹出,所述固定座内壁对应出气嘴位置处设置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用于接受出气嘴吹出的分,为旋转柱的旋转提供反作用力。优选的,所述出气嘴呈九十度角设置,为的是可以为旋转柱的旋转提供更大的反作用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设置检测组件,可以检测是否下雨,当下雨天气时,解除电磁铁对升降环的固定,利用进水孔将堆积的雨水引入进水槽中,当进水槽中的水位浮力气囊的上浮提过了浮力,使得浮力气囊随着水位的不断上涨,而不断上升,避免了堆积的水流对充电桩造成损坏,可以有效的保障雨水天气时,充电桩不被损坏,实现了充电桩的自保护。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防水布内部封入磁条,使得在退水之后,利用相邻两根磁条之间的吸引力,实现防水布的自动收纳,不需要人工干预,并且,利用滚珠,可以大大的减小升降环与收纳槽之间的摩擦力,保证了浮力气囊稳定上浮的同时,使得更加的顺畅。3、本专利技术利用风向组件,利用大风天气的风能吹动风向板对挤压气囊进行挤压,使得挤压气囊内部的气体通过输气管道到达旋转座位置处,利用喷气嘴将气体喷出,并喷射在挡风板上,形成反作用力,利用反作用力驱动充电桩桩体发生旋转,使得充电桩桩体的两侧迎风,减小受力面积,使得充电桩在大风天气时依然保持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破坏的自保护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破坏的自保护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检测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破坏的自保护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图1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破坏的自保护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水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破坏的自保护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风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破坏的自保护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风向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破坏的自保护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图5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充电桩桩体;2、底座;2011、检测孔;2012、第一检测端子;2013、第二检测端子;2014、PCB电路板;2015、电磁铁;2021、收纳槽;2022、限位柱;2023、升降环;2024、连接杆;2025、固定卡环;2026、防水布;2027、浮力气囊;2028、滚珠;2029、固定磁条;3、旋转座;301、旋转柱;302、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破坏的自保护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桩体(1)、底座(2)、旋转座(3)、充电线(4)、充电头(5)和风向组件(6);/n所述充电桩桩体(1)底端设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下方设置有旋转座(3),所述充电桩桩体(1)前侧设置有充电线(4),所述充电线(4)一端设置有充电头(5),所述充电桩桩体(1)顶端设置有风向组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破坏的自保护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桩体(1)、底座(2)、旋转座(3)、充电线(4)、充电头(5)和风向组件(6);
所述充电桩桩体(1)底端设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下方设置有旋转座(3),所述充电桩桩体(1)前侧设置有充电线(4),所述充电线(4)一端设置有充电头(5),所述充电桩桩体(1)顶端设置有风向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破坏的自保护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内部安装有用于检测是否积水的检测组件,所述底座(2)外侧设置有用于防止雨水浸泡的防水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破坏的自保护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孔(2011)、第一检测端子(2012)、第二检测端子(2013)、PCB电路板(2014)和电磁铁(2015);
所述底座(2)中部贯穿设置有检测孔(2011),所述检测孔(2011)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检测端子(2012),所述检测孔(2011)内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检测端子(2013),所述第一检测端子(2012)和第二检测端子(2013)通过导线连接在PCB电路板(2014)上,所述充电桩桩体(1)两侧设置有收纳槽(2021),所述收纳槽(2021)底端设置有电磁铁(20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破坏的自保护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件包括限位柱(2022)、升降环(2023)、连接杆(2024)、固定卡环(2025)、防水布(2026)和浮力气囊(2027);
所述收纳槽(2021)内部竖直安装有限位柱(2022),所述限位柱(2022)外侧套接有升降环(2024),所述升降环(2024)一侧通过连接杆(2024)连接有固定卡环(2025),所述底座(2)上表面外侧设置有防水布(2026),所述防水布(2026)顶端设置有浮力气囊(2027),所述浮力气囊(2027)内侧与固定卡环(2025)之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破坏的自保护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表面外侧设置有进水槽(7),所述进水槽(7)外侧贯穿开设有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知秋,
申请(专利权)人:蒋知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