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单层网壳结构的气压支模技术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9801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单层网壳结构的气压支模技术施工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气压控制系统设置;(2)气膜展开固定;(3)充第一层气膜到找形状;(4)设置加固带;(5)增大气压到预订状态;(6)铺设网格;(7)充第二层气膜,将第一层气膜与网格向上抬升;(8)在第二层气膜两端搭设柱子;(9)对其余气膜进行逐层充气,逐层抬升并逐层搭设柱子到指定位置;(10)释放气压完成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充气膜支架施工方法应用于单层网格结构体系中,将充气膜作为施工操作平台和模具,通过逐层充气、逐层抬升的方法对网壳进行施工,将所有的施工过程都在低空完成,避免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单层网壳结构的气压支模技术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单层网壳结构的气压支模技术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充气膜胎架施工技术已日臻完善,在混凝土薄壳施工中十分经济和实用。充气膜胎架施工技术是通过制作气压模板来施工的,主要过程为:按预定的形状制造气模,并且固定在环形的混凝土基础上,然后进行充气。气压模板是用只能承受拉力的薄膜制成的。这种薄膜通常是在高强的合成纤维织物上面涂以塑料,所以是不透气的。充气膜胎架施工技术的造价只有普通支模法的1/8,而且省时、省力,施工速度快,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传统空间网格结构的支模方式为满堂脚手架拼碎板方式。当脚手架的几何尺寸及构造符合规范的有关要求时,一般情况下,脚手架的单管立杆的承载力可达15kN~35kN。脚手架装拆方便,搭设灵活,但仅适合各种平面、立面相对规则的结构,且需要高空作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项目拟将充气膜支架施工方法应用于单层网壳结构体系中,将充气膜作为施工操作平台和模具,通过逐层充气、逐层抬升的方法对网壳进行施工,将所有的施工过程都在低空完成,避免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单层网壳结构的气压支模技术施工方法,通过逐层充气、逐层抬升的方法对网壳进行施工,将所有的施工过程都在低空完成,避免隐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单层网壳结构的气压支模技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气压控制系统设置;(2)气膜展开固定;(3)充第一层气膜到找形状;(4)设置加固带;(5)增大气压到预订状态;(6)铺设网格;(7)充第二层气膜,将第一层气膜与网格向上抬升;(8)在第二层气膜两端搭设柱子;(9)对其余气膜进行逐层充气,逐层抬升并逐层搭设柱子到指定位置;(10)释放气压完成施工。可选的,所述气压控制系统包括鼓风机、充气阀门和排气阀门。可选的,步骤(2)薄膜展开固定,施工过程中先按预定的形状制造气膜,并且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可选的,步骤(3)充第一层气膜到找形状,充完第一层气膜后先将聚氨酯泡沫塑料喷射在第一层气膜的内表面上,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最小厚度为51mm。可选的,步骤(10)释放气压完成施工,当网壳抬升到最高层,并且柱子也安装完毕,即可除去气膜内的气压;排气时,从底层开始逐层缓慢排气。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1)将充气膜支架施工方法应用于单层网壳结构体系中,将充气膜作为施工操作平台和模具,通过逐层充气、逐层抬升的方法对网壳进行施工,将所有的施工过程都在低空完成,避免隐患。(2)充气膜胎架施工技术的造价只有普通支模法的1/8,而且省时、省力,施工速度快,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3)避免了满堂脚手架施工工法设计复杂、劳动强度大、模板费用昂贵的弊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单层网壳结构的气压支模技术施工方法的施工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单层网壳结构的气压支模技术施工方法的顶层充气施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单层网壳结构的气压支模技术施工方法的标准层充气施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单层网壳结构的气压支模技术施工方法的底层充气施工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鼓风机充气系统;2、充气口;3、排气口;4、给定内压;5、网格屋顶;6、膜材;7、格构式柱;8、各层充气口;9、各层排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单层网壳结构的气压支模技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气压控制系统设置;所述气压控制系统包括鼓风机、充气阀门和排气阀门;每层气膜上都设置有充气口和排气口;每个充气口设置一个充气阀门,每个充气阀门均与鼓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每个排气口均设置一个排气阀门。(2)气膜展开固定;施工过程中先按预定的形状制造气膜,并且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3)充第一层气膜到找形状;充完第一层气膜后先将聚氨酯泡沫塑料喷射在第一层气膜的内表面上,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最小厚度为51mm(4)设置加固带;(5)增大气压到预订状态;(6)铺设网格;(7)充第二层气膜,将第一层气膜与网格向上抬升;(8)在第二层气膜两端搭设柱子;(9)对其余气膜进行逐层充气,逐层抬升并逐层搭设柱子到指定位置;(10)释放气压完成施工;当网壳抬升到最高层,并且柱子也安装完毕,即可除去气膜内的气压;排气时,从底层开始逐层缓慢排气。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柱子为格构式柱。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1)网架局部滑落在施工期间网架的拼装过程必须特别注意。拼装太快或者拼装顺序不正确,都会造成网架的滑落、划坏充气膜。在充气膜作为施工平台进行施工时,如果气压不足,气膜就会不稳定,产生较大位移,从而会使得网架从气膜上滑落,轻则使结构失效,重则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各项工程对气压的需要量相差很大,应根据需要进行现场调整。尺寸较小的网壳需要较高的气压。反之,尺寸较大的圆顶则需要较低的气压。一般压力范围控制在245-1244.6Pa。采用充足的气压和正确设计的气膜织物,可在施工期间避免气压的剧烈变化。稳定地给气膜充气,对于网架的拼装过程中消除体积的变化是必要的。为了保证不间断的充气,以及保证气膜整体能够平衡的抬升,一般要求用两套鼓风机和电动机。在施工期间通过正确的结构设计和良好的质量控制,才能防止施工后网壳的滑落。为了保证网架的稳定,可以使用塔吊将网架吊住以防止滑移。(2)气膜的破裂和造型失效为了在施工期间能保持正确的形状,气膜内部必须有充足的气压。在美国犹他州的东部建造了一个直径18m的水箱,施工期间的一场暴风雪使得气膜局部倒塌。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故发生,就要增大气压,从而造成了气膜的拉伸。这种附加的拉伸会影响到聚氨酯泡沫塑料对网壳的持力作用,从而造成网壳的滑落。施工期间如果遇到暴风雪和大风天气也会造成类似的结果。随着充气膜尺寸的增加,内部气压的影响就变得更加关键了。气膜织物中的应力是与跨度成正比的。当压力为一定时,跨度越大气膜织物的应力也就越大。直径达到61m以上的特大型结构,在控制气压方面要特别小心,防止气膜被撕裂。为了保证充足的气压,使其变化为最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单层网壳结构的气压支模技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气压控制系统设置;/n(2)气膜展开固定;/n(3)充第一层气膜到找形状;/n(4)设置加固带;/n(5)增大气压到预订状态;/n(6)铺设网格;/n(7)充第二层气膜,将第一层气膜与网格向上抬升;/n(8)在第二层气膜两端搭设柱子;/n(9)对其余气膜进行逐层充气,逐层抬升并逐层搭设柱子到指定位置;/n(10)释放气压完成施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单层网壳结构的气压支模技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气压控制系统设置;
(2)气膜展开固定;
(3)充第一层气膜到找形状;
(4)设置加固带;
(5)增大气压到预订状态;
(6)铺设网格;
(7)充第二层气膜,将第一层气膜与网格向上抬升;
(8)在第二层气膜两端搭设柱子;
(9)对其余气膜进行逐层充气,逐层抬升并逐层搭设柱子到指定位置;
(10)释放气压完成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层网壳结构的气压支模技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控制系统包括鼓风机、充气阀门和排气阀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龙丹赵志刚任成传刘蕴哲于小丰董铁良何长黎刘全利葛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燕通建筑构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