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打印构件的配筋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工程领域,特指一种3D打印构件的配筋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3D打印技术进行房屋建造时,打印的构件通常都面临无法配筋的难题。若采用人工配筋,在打印下一层材料时,将配筋放置于已打印的结构层上,降低了打印的速度。所以为提高3D打印的效率,3D打印的构件基本上是素混凝土结构,且抗裂能力、承载能力比现浇混凝土构件要低很多,严重制约了3D打印技术的应用。现有技术中也有在3D打印构件内部的空腔内插入配筋并浇筑混凝土的方式,但是这样现浇作业量大,不环保,无法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3D打印构件的配筋结构,解决现有的3D打印构件配筋难的问题以及部分现浇带来的作业量大、不环保以及无法满足绿色施工要求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3D打印构件的配筋结构,所述3D打印构件内形成有空腔,所述配筋结构包括:适配于所述空腔的预制芯柱,所述预制芯柱内配置有配筋,且所述预制芯柱插入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构件的配筋结构,所述3D打印构件内形成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筋结构包括:/n适配于所述空腔的预制芯柱,所述预制芯柱内配置有配筋,且所述预制芯柱插入对应的3D打印构件的空腔内后与所述空腔之间形成有间隙;以及/n高压灌注形成于所述间隙内的浆体结构,通过所述浆体结构连接所述预制芯柱与对应的3D打印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构件的配筋结构,所述3D打印构件内形成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筋结构包括:
适配于所述空腔的预制芯柱,所述预制芯柱内配置有配筋,且所述预制芯柱插入对应的3D打印构件的空腔内后与所述空腔之间形成有间隙;以及
高压灌注形成于所述间隙内的浆体结构,通过所述浆体结构连接所述预制芯柱与对应的3D打印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构件的配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芯柱的顶部设有与内部配筋相对应的插接孔,所述预制芯柱内的配筋有部分从所述预制芯柱的底部凸伸出以形成与所述插接孔相适配的插接连接段;
相对接的两个预制芯柱中的一个预制芯柱的插接连接段插入到另一个预制芯柱的插接孔内,从而实现了连接两个预制芯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构件的配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浩,杨燕,白洁,冯俊,曹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