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减振器加工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复原阀自动安装设备,针对现有复原阀自动安装设备中的上料机构功能单一,只适应单一尺寸阀片,不便于对不同尺寸的阀片进行上料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装配机,装配机上设有传送带机构和夹爪机构,所述夹爪机构上设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活动套设有阀片,安装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夹持块,两个夹持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阀片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该复原阀自动安装设备中的上料机构功能丰富,可以适应多个尺寸阀片,便于对不同尺寸的阀片进行上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原阀自动安装设备
本技术涉及减振器加工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复原阀自动安装设备。
技术介绍
减振器阀是减振器的核心部件,主要依靠阀来产生阻尼力,保证减振器的基本功能,复原阀系安装工序是专为汽车减振器内部连杆组装复原阀系的设备,电气核心控制系统由西门子公司生产的触摸屏和PLC组成;低压配电部件主要由施耐德公司生产的低压配电产品构成;设备的电气部分整体均采用进口知名品牌原件,为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然而现有的复原阀自动安装设备中的上料机构功能单一,只适应单一尺寸阀片,不便于对不同尺寸的阀片进行上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复原阀自动安装设备中的上料机构功能单一,只适应单一尺寸阀片,不便于对不同尺寸的阀片进行上料的缺点,而提出的复原阀自动安装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复原阀自动安装设备,包括装配机,装配机上设有传送带机构和夹爪机构,所述夹爪机构上设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活动套设有阀片,安装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夹持块,两个夹持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阀片相接触,两个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孔,两个滑孔内均滑动安装有丝杆,丝杆的一端焊接在对应的夹持块上,两个丝杆上均螺纹安装有第一链轮,两个第一链轮分别转动安装在安装座的两侧,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固定腔,固定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孔,两个转动孔内均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两个第一转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与对应的第一链轮上啮合有同一个链条,两个第一转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蜗轮,固定腔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开设有环形槽,第一链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与环形槽的侧壁滑动连接,第一链轮转动时带动固定块在环形槽内滑动,可以稳定第一链轮转动时的位置。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两个连接槽,两个连接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夹持杆,两个夹持杆均与阀片的内侧相接触,两个夹持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螺纹槽,两个夹持杆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两个夹持杆对阀片的内侧相接触。优选的,两个连接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通孔,通孔内转动安装有两个螺杆,螺杆螺纹安装在对应的螺纹槽内,两个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焊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带动对应的螺杆转动,螺杆带动对应的夹持杆移动。优选的,所述通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两个第一锥齿轮均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二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蜗杆上,蜗杆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第二转动杆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两个第一锥齿轮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通过电机带动蜗杆转动,第二转动杆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两个第一锥齿轮转动,螺杆带动对应的夹持杆移动,两个夹持杆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与此同时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两个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二链轮带动对应的链条运动,第一链轮带动对应的丝杆移动,丝杆带动对应的夹持块移动,即可固定阀片的位置,且两个夹持块和两个夹持杆可对不同尺寸的阀片进行固定;本技术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该复原阀自动安装设备中的上料机构功能丰富,可以适应多个尺寸阀片,便于对不同尺寸的阀片进行上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配机;2、传送带机构;3、夹爪机构;4、安装座;5、固定杆;6、阀片;7、夹持块;8、丝杆;9、第一链轮;10、第一转动杆;11、第二链轮;12、链条;13、第二转动杆;14、夹持杆;15、螺杆;16、蜗杆;17、电机;18、蜗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除非别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专利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参照图1-3,复原阀自动安装设备,包括装配机1,装配机1上设有传送带机构2和夹爪机构3,夹爪机构3上设有安装座4,安装座4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5,固定杆5上活动套设有阀片6,安装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夹持块7,两个夹持块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阀片6相接触,两个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孔,两个滑孔内均滑动安装有丝杆8,丝杆8的一端焊接在对应的夹持块7上,两个丝杆8上均螺纹安装有第一链轮9,两个第一链轮9分别转动安装在安装座4的两侧,安装座4上开设有固定腔,固定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孔,两个转动孔内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0,两个转动杆10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链轮11,第二链轮11与对应的第一链轮9上啮合有同一个链条12,两个转动杆10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蜗轮18,固定腔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7,电机17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蜗杆16,蜗杆16与蜗轮18啮合。本实施例中,安装座4的一侧开设有环形槽,第一链轮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与环形槽的侧壁滑动连接,第一链轮9转动时带动固定块在环形槽内滑动,可以稳定第一链轮9转动时的位置。本实施例中,固定杆5上开设有两个连接槽,两个连接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夹持杆14,两个夹持杆14均与阀片6的内侧相接触,两个夹持杆14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螺纹槽,两个夹持杆14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两个夹持杆14对阀片6的内侧相接触。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接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通孔,通孔内转动安装有两个螺杆15,螺杆15螺纹安装在对应的螺纹槽内,两个螺杆15相互靠近的一端均焊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带动对应的螺杆15转动,螺杆15带动对应的夹持杆14移动。本实施例中,通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3,转动杆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两个第一锥齿轮均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转动杆13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蜗杆16上,蜗杆16带动转动杆13转动,转动杆13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两个第一锥齿轮转动。本实施例中,工作人员对各部件进行检查,确保无误后才可进行使用,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通过电机17带动蜗杆16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复原阀自动安装设备,包括装配机(1),装配机(1)上设有传送带机构(2)和夹爪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机构(3)上设有安装座(4),安装座(4)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上活动套设有阀片(6),安装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夹持块(7),两个夹持块(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阀片(6)相接触,两个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孔,两个滑孔内均滑动安装有丝杆(8),丝杆(8)的一端焊接在对应的夹持块(7)上,两个丝杆(8)上均螺纹安装有第一链轮(9),两个第一链轮(9)分别转动安装在安装座(4)的两侧,所述安装座(4)上开设有固定腔,固定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孔,两个转动孔内均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10),两个第一转动杆(10)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链轮(11),第二链轮(11)与对应的第一链轮(9)上啮合有同一个链条(12),两个第一转动杆(10)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蜗轮(18),固定腔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7),电机(17)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蜗杆(16),蜗杆(16)与蜗轮(18)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原阀自动安装设备,包括装配机(1),装配机(1)上设有传送带机构(2)和夹爪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机构(3)上设有安装座(4),安装座(4)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上活动套设有阀片(6),安装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夹持块(7),两个夹持块(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阀片(6)相接触,两个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孔,两个滑孔内均滑动安装有丝杆(8),丝杆(8)的一端焊接在对应的夹持块(7)上,两个丝杆(8)上均螺纹安装有第一链轮(9),两个第一链轮(9)分别转动安装在安装座(4)的两侧,所述安装座(4)上开设有固定腔,固定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孔,两个转动孔内均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10),两个第一转动杆(10)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链轮(11),第二链轮(11)与对应的第一链轮(9)上啮合有同一个链条(12),两个第一转动杆(10)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蜗轮(18),固定腔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7),电机(17)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蜗杆(16),蜗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阳,赵志军,刘永红,朱恒波,周军记,张燕,徐奇龙,赵团团,李富生,于淑黎,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