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酶解法同时提取肝素钠和肠膜蛋白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946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酶解法同时提取肝素钠和肠膜蛋白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肠粘膜混合液;采用酶解法制备成酶解液;过滤得到澄清滤液和酶解浓缩液;滤液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柱进行肝素吸附,同时得到流出液;取下已吸附饱和的离子交换树脂柱,先用清洗盐水对离子交换树脂柱中的树脂进行清洗,然后采用脱附盐水对树脂进行肝素洗脱得到肝素钠洗脱液;将肝素钠洗脱液进行过滤脱盐和浓缩得到肝素钠浓缩液;干燥得到粗品肝素钠;对流出液进行降温,然后进行脱盐浓缩,得到第一浓缩液;将第一浓缩液进行真空浓缩,得到蛋白肽浓缩液;将蛋白肽浓缩液干燥,得到蛋白肽。该方法肝素钠提取率高、生产周期短,能同时提取蛋白肽,成本低、污染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酶解法同时提取肝素钠和肠膜蛋白肽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肝素钠的提取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酶解法同时提取肝素钠和肠膜蛋白肽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肝素提取有盐析法和酶解法两种工艺。盐析法是将肠粘膜加盐、加碱调pH,升温至50℃左右保温使肝素溶解转移到水中,然后升温至95℃使肠膜蛋白凝固,再分离得到副产物肠膜渣(或称肠膜蛋白),分离得到的清液再经树脂吸附、解析、醇沉、烘干等步骤得到肝素。酶解法是将肠粘膜加盐、加碱调pH、加蛋白酶,升温至50℃左右保温使肠粘膜酶解得到酶解液,酶解液再经灭酶、树脂吸附、解析、醇沉、烘干等步骤得到肝素。和盐析法比较,酶解法具有肝素收率高、废水量少、食盐消耗低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但是酶解法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生产周期长:传统方法树脂吸附的工序时间较长,一般需要8~10小时,容易导致料液变质发臭,氨基氮等成分含量增加,对后续的蛋白质成分提取利用造成了不利影响;树脂利用率低:传统方法采用树脂投入吸附罐的方式,由于吸附罐内肠粘膜组织较多,并且树脂易被其中的油脂成分堵塞,堵塞后的树脂吸附能力大大下降,这些问题影响了树脂吸附;树脂破损率高:树脂在吸附和脱附过程中都采用罐内长时、搅拌的方式进行,树脂破损率高;废水量大:传统工业化生产方法的废水排放量大,盐含量高,尤其是酶解法工艺的排放水有机物含量很高,废水处理难度大,运行成本高;危险性有机溶剂使用量大:传统生产方法采用乙醇沉淀、静置过夜的方式收集肝素,生产周期长,并且车间等级要求高、乙醇的回收、储存等运行管理要求苛刻,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提高肝素钠的提取效率,增加产量,减少吸附树脂的用量及破损率,实现了原料的综合利用,降低了高盐高有机物废水排放,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成本的一种基于酶解法同时提取肝素钠和肠膜蛋白肽的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酶解法同时提取肝素钠和肠膜蛋白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制备肠粘膜混合液;S102、将肠粘膜混合液采用酶解法制备成酶解液;S103、过滤酶解液得到澄清滤液和酶解浓缩液;S104、对澄清滤液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柱进行肝素吸附,同时得到流出液;S105、取下已吸附饱和的离子交换树脂柱,先用清洗盐水对离子交换树脂柱中的树脂进行清洗,然后采用脱附盐水对树脂进行肝素洗脱,得到肝素钠洗脱液;S106、将肝素钠洗脱液进行过滤脱盐和浓缩得到第二透过液和肝素钠浓缩液;S107、将肝素钠浓缩液干燥,得到粗品肝素钠;S201、对所述步骤S104中的所述流出液进行降温;S202、对将降温后的流出液进行过滤脱盐和浓缩,得到第一透过液和第一浓缩液;S203、将第一浓缩液进行真空浓缩,得到蛋白肽浓缩液;S204、将蛋白肽浓缩液干燥,得到蛋白肽。进一步的,将步骤S103中的酶解浓缩液返回到S101中再次提取。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3中过滤酶解液时采用无机微滤膜。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4中采用不少于两个的离子交换树脂柱串联进行吸附。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5中所述清洗盐水的浓度4~8%;所述脱附盐水的浓度为20~30%,所述脱附盐水的温度为45~5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01中的流出液通过换热器对步骤S105中的脱附盐水加热。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6中采用超滤膜进行肝素钠洗脱液的过滤,并浓缩至5~6倍时,补充纯净水至原体积继续过滤,重复操作1~3次。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02中采用纳滤膜进行脱盐浓缩,并浓缩至5~6倍时,补充纯净水至原体积继续过滤,重复操作1~3次。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6中的第二透过液用于所述步骤S101溶解肠粘膜;所述步骤S202中的第一透过液用于所述步骤S101溶解肠粘膜;所述步骤S203中真空浓缩时得到冷凝水,所述冷凝水用于所述步骤S101溶解肠粘膜。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04中添加赋形剂后进行喷雾干燥。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盐水正向清洗,所述脱附盐水反向脱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酶解法同时提取肝素钠和肠膜蛋白肽的方法能提高肝素钠的提取效率,增加产量,减少吸附树脂的用量及破损率,实现了原料的综合利用,降低了高盐高有机物废水排放,减少环境污染,降低企业生产投入成本,并且能同时提取肠膜蛋白肽。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基于酶解法同时提取肝素钠和肠膜蛋白肽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酶解法同时提取肝素钠和肠膜蛋白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制备肠粘膜混合液;S102、将肠粘膜混合液采用酶解法制备成酶解液;S103、过滤酶解液得到澄清滤液和酶解浓缩液;S104、对澄清滤液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柱进行肝素吸附,同时得到流出液;S105、取下已吸附饱和的离子交换树脂柱,先用清洗盐水对离子交换树脂柱中的树脂进行清洗,然后采用脱附盐水对树脂进行肝素洗脱,得到肝素钠洗脱液;S106、将肝素钠洗脱液进行过滤脱盐和浓缩得到第二透过液和肝素钠浓缩液;S107、将肝素钠浓缩液干燥,得到粗品肝素钠;S201、对所述步骤S104中的所述流出液进行降温;S202、对将降温后的流出液进行过滤脱盐和浓缩,得到第一透过液和第一浓缩液;S203、将第一浓缩液进行真空浓缩,得到蛋白肽浓缩液;S204、将蛋白肽浓缩液干燥,得到蛋白肽。步骤S103中过滤酶解液时采用无机微滤膜。所述步骤S105中所述清洗盐水的浓度4~8%;所述脱附盐水的浓度为20~30%,所述脱附盐水的温度为45~50℃。先用低浓度的清洗盐水去除树脂中吸附的小分子蛋白成分;再用高浓度的脱附盐水进行肝素洗脱,降低了肝素钠洗脱液中杂质的含量。步骤S106中采用超滤膜进行肝素钠洗脱液的过滤,并浓缩至5~6倍时,补充纯净水至原体积继续过滤,重复操作1~3次。步骤S202中采用纳滤膜进行脱盐浓缩,并浓缩至5~6倍时,补充纯净水至原体积继续过滤,重复操作1~3次。步骤S204中添加赋形剂后进行喷雾干燥。步骤S203真空浓缩时,可浓缩至可溶性固体物浓度含量为40~60%。步骤S107中肝素钠浓缩液可进行喷雾干燥。实施例二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将步骤S103中的酶解浓缩液返回到S101中再次提取。提高提取率。实施例三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104中采用不少于两个的离子交换树脂柱串联进行吸附。离子交换树脂柱采用“饱和吸附无泄漏”的“两用一备”三支串联的方式排列布置或采用“一用一备”两支串联的方式排列补正;通过阀门切换将吸附饱和的离子交换树脂柱从工艺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酶解法同时提取肝素钠和肠膜蛋白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01、制备肠粘膜混合液;/nS102、将肠粘膜混合液采用酶解法制备成酶解液;/nS103、过滤酶解液得到澄清滤液和酶解浓缩液;/nS104、对澄清滤液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柱进行肝素吸附,同时得到流出液;/nS105、取下已吸附饱和的离子交换树脂柱,先用清洗盐水对离子交换树脂柱中的树脂进行清洗,然后采用脱附盐水对树脂进行肝素洗脱,得到肝素钠洗脱液;/nS106、将肝素钠洗脱液进行过滤脱盐和浓缩得到第二透过液和肝素钠浓缩液;/nS107、将肝素钠浓缩液干燥,得到粗品肝素钠;/nS201、对所述步骤S104中的所述流出液进行降温;/nS202、对将降温后的流出液进行过滤脱盐和浓缩,得到第一透过液和第一浓缩液;/nS203、将第一浓缩液进行真空浓缩,得到蛋白肽浓缩液;/nS204、将蛋白肽浓缩液干燥,得到蛋白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酶解法同时提取肝素钠和肠膜蛋白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1、制备肠粘膜混合液;
S102、将肠粘膜混合液采用酶解法制备成酶解液;
S103、过滤酶解液得到澄清滤液和酶解浓缩液;
S104、对澄清滤液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柱进行肝素吸附,同时得到流出液;
S105、取下已吸附饱和的离子交换树脂柱,先用清洗盐水对离子交换树脂柱中的树脂进行清洗,然后采用脱附盐水对树脂进行肝素洗脱,得到肝素钠洗脱液;
S106、将肝素钠洗脱液进行过滤脱盐和浓缩得到第二透过液和肝素钠浓缩液;
S107、将肝素钠浓缩液干燥,得到粗品肝素钠;
S201、对所述步骤S104中的所述流出液进行降温;
S202、对将降温后的流出液进行过滤脱盐和浓缩,得到第一透过液和第一浓缩液;
S203、将第一浓缩液进行真空浓缩,得到蛋白肽浓缩液;
S204、将蛋白肽浓缩液干燥,得到蛋白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酶解法同时提取肝素钠和肠膜蛋白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步骤S103中的酶解浓缩液返回到S101中再次提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酶解法同时提取肝素钠和肠膜蛋白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03中过滤酶解液时采用无机微滤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酶解法同时提取肝素钠和肠膜蛋白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04中采用不少于两个的离子交换树脂柱串联进行吸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淼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海思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