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膜和树脂柱生产肝素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993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6
一种利用膜和树脂柱生产肝素钠的方法,属于肝素钠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肝素钠酶解工艺耗时长、产品收率低及酶解液难处理等问题,所述方法为:猪小肠黏膜酶解,酶解液先粗过滤,再用微滤膜过滤,得到肠渣、截留液和透析液;将透析液用纳滤膜过滤,得到截留液和透析液;将截留液,用树脂吸附,吸附完毕后,用盐水洗涤和解析树脂,得到吸附后的残液、洗涤液和解析液;将解析液用纳滤膜过滤,得到截留液和透析液;将截留液用乙醇沉淀,收集沉淀物,脱水,干燥,即得肝素钠。本发明专利技术肝素吸附更快,吸附更多,吸附采用树脂柱吸附,相较吸附罐吸附,树脂用量少,吸附用时短,而且吸附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膜和树脂柱生产肝素钠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肝素钠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膜和树脂柱生产肝素钠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肝素钠生产采用的工艺有两种工艺:酶解工艺和盐解工艺,目前常见的酶解工艺步骤:酶解(过滤)、树脂吸附(过滤)、树脂洗涤/洗脱(过滤)、沉淀、脱水、干燥。酶解后过滤一般采用80~100目的滤布过滤,主要是为了除不溶性肠渣,减少对树脂的污染;树脂吸附一般是将酶解后的液体打入吸附罐,然后按照25~30g/根加入树脂柱,搅拌吸附7~10小时,然后用80~100目的滤布过滤,收集树脂,树脂先用低浓度盐水洗涤,洗掉除肝素钠以外的其他物质,再用高浓度盐水洗脱,洗涤洗脱总时间9~12小时,洗脱液80~100目的滤布过滤,收集树脂,此时的树脂上基本没有肝素钠,肝素钠大多都在滤液中,滤液加入乙醇,沉淀,沉淀物用乙醇脱水,然后干燥,干燥一般用热风循环烘箱或真空干燥箱。前述工艺,不但生产耗时长,产品收率低,而且产品品质差,产生臭气多,废水中有机物多(指蛋白、氨基酸、肽类),难以处理,对环境影响大,树脂、盐、酒精用量大杂质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肝素钠酶解工艺耗时长、臭气多、产品收率低、废水难以处理及产品品质差等问题,提供一种利用膜和树脂柱生产肝素钠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膜和树脂柱生产肝素钠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猪小肠黏膜用蛋白酶酶解,酶解后的酶解液先粗过滤,再用微滤膜过滤,过滤后得到肠渣、截留液和透析液;步骤二:将步骤一的透析液用纳滤膜过滤,过滤后得到截留液和透析液;步骤三:将步骤二的截留液,用树脂柱吸附,吸附完毕后,用盐水洗涤和解析树脂柱,得到吸附后的残液、洗涤液和解析液;步骤四:将步骤三的解析液用纳滤膜过滤,过滤后得到截留液和透析液;步骤五:将截留液用乙醇沉淀,收集沉淀物,脱水,干燥,即得肝素钠。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在肝素钠的酶解工艺中引入膜和树脂柱,酶解步骤用膜除掉部分杂质,减少酶解液体积,提高肝素钠浓度,使杂质更少,肝素吸附更快,吸附更多,吸附采用树脂柱吸附,相较吸附罐吸附,树脂用量少,仅为常规生产工艺的一半用量,12~15g/根,吸附用时短,仅需0.5~1小时,而且肝素钠吸附率提高到95%以上,吸附罐吸附率一般85%左右,洗脱步骤用膜除掉部分杂质,同时对洗脱液进行浓缩,沉淀时,不但用的乙醇量要少,沉淀用时也短,相较常规工艺乙醇用量减少80%以上,沉淀时间缩短一半以上,而且产品收率相较常规工艺也会提高1%~2%,脱水,干燥后,常规工艺因为含杂质较多,效价一般在60USPU/mg以上,而本专利技术效价普遍90USPU/mg以上,常规工艺美标收率1500根/亿单位以上,本专利技术美标收率1350根/亿单位以下。现有技术的酶解液中蛋白存在无法回收,臭气和污水难于处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在提高肝素钠品质、收率、生产效率的同时,实现蛋白的回收,降低臭气和污水的产生量和处理难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修正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记载的是一种利用膜和树脂柱生产肝素钠的方法,可以提高肝素钠产品品质和收率,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猪小肠黏膜用蛋白酶酶解,酶解后的酶解液先粗过滤,再用微滤膜过滤,使用微滤膜可浓缩9~10倍,过滤后得到肠渣、截留液和透析液,此时肝素钠基本存在于透析液中;因肠渣是不溶性杂质,所以废弃不用。步骤二:将步骤一的透析液用纳滤膜过滤,使用纳滤膜可浓缩5~6倍,过滤后得到截留液和透析液,此时肝素钠主要存在截留液中;因透析液中主要是水和盐,以及少量的小分子量氨基酸、肽类等物质,不存在肝素钠,所以废弃不用。步骤三:将步骤二的截留液,用树脂吸附,吸附完毕后,用盐水洗涤和解析,得到吸附后的残液、洗涤液和解析液;残液指截留液过树脂柱之后,得到的基本不含肝素钠的液体;洗涤液是指用盐水洗涤吸附后的树脂柱,主要是将树脂柱上除肝素钠之外的其他物质洗涤掉,其中含有极少量的肝素钠,解析后肝素钠基本都存在于解析液中;吸附后的残液和步骤一的截留液中主要含蛋白、肽、氨基酸,回收可得肠膜蛋白;洗涤液主要是杂质,所以废弃不用。步骤四:将步骤三的解析液用纳滤膜过滤,可浓缩5~6倍,过滤后得到截留液和透析液;透析液中主要是水和盐,以及少量氨基酸、肽类等物质,不存在肝素钠,所以废弃不用。步骤五:将截留液用乙醇沉淀,收集沉淀物,脱水,干燥,即得肝素钠。具体实施方式二: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利用膜和树脂柱生产肝素钠的方法,步骤一中,所述粗过滤是指用管式过滤器、袋式过滤器、板框过滤器、插板式过滤器或离心机中的一种过滤,滤材目数为100~200目,滤材材质为PP、PE、尼龙或不锈钢中的一种。粗过滤的目的是为了过滤肠渣,减少酶解液中的不溶性杂质,为进一步膜过滤做准备。具体实施方式三: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利用膜和树脂柱生产肝素钠的方法,步骤一中,所述微滤膜为管式陶瓷膜,膜孔径为200~500nm。膜过滤的目的是使肝素钠完全透过,同时截留住大分子量的蛋白、氨基酸、肽等杂质,减少酶解液中的可溶性和不可溶性杂质。具体实施方式四: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利用膜和树脂柱生产肝素钠的方法,步骤二和四中,所述纳滤膜均为有机膜卷式膜,膜截留分子量范围为200~500Da。步骤二中,膜过滤的目的是截留住全部肝素钠,对酶解液进行浓缩,提高酶解液中肝素钠的浓度,同时除去部分水、盐、氨基酸、肽类等物质,减少酶解液中的可溶性杂质,为下一步树脂吸附创造良好的条件,能够更快地完成吸附,并提高目标产物的收率。步骤四中,膜过滤的目的是截留住全部肝素钠,对解析液进行浓缩,提高解析液中肝素钠的浓度,同时除去部分水、盐、氨基酸、肽类等物质,减少解析液中的可溶性杂质,为下一步乙醇沉淀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膜浓缩可以达到乙醇用量少,沉淀快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五: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利用膜和树脂柱生产肝素钠的方法,步骤三中,用树脂柱吸附。树脂柱吸附属于动态吸附,相较树脂罐吸附,树脂用量少,吸附时间短,吸附率高。具体实施方式六: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利用膜和树脂柱生产肝素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干燥为动态干燥,使用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干燥,干燥温度50~70℃,干燥时间3~5小时,设备转速10rpm,罐内压力-0.1MPa。实施例1:一种利用膜和树脂柱生产肝素钠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猪小肠黏膜用蛋白酶酶解,酶解后的酶解液先用板框过滤器过滤,再用管式陶瓷膜过滤,使用微滤膜可浓缩9~10倍,过滤后得到肠渣、截留液和透析液,此时肝素钠基本存在于透析液中;因肠渣是不溶性杂质,所以废弃不用。滤材目数为150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膜和树脂柱生产肝素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n步骤一:猪小肠黏膜用蛋白酶酶解,酶解后的酶解液先粗过滤,再用微滤膜过滤,过滤后得到肠渣、截留液和透析液;/n步骤二:将步骤一的透析液用纳滤膜过滤,过滤后得到截留液和透析液;/n步骤三:将步骤二的截留液,用树脂吸附,吸附完毕后,用盐水洗涤和解析树脂,得到吸附后的残液、洗涤液和解析液;/n步骤四:将步骤三的解析液用纳滤膜过滤,过滤后得到截留液和透析液;/n步骤五:将截留液用乙醇沉淀,收集沉淀物,脱水,干燥,即得肝素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膜和树脂柱生产肝素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猪小肠黏膜用蛋白酶酶解,酶解后的酶解液先粗过滤,再用微滤膜过滤,过滤后得到肠渣、截留液和透析液;
步骤二:将步骤一的透析液用纳滤膜过滤,过滤后得到截留液和透析液;
步骤三:将步骤二的截留液,用树脂吸附,吸附完毕后,用盐水洗涤和解析树脂,得到吸附后的残液、洗涤液和解析液;
步骤四:将步骤三的解析液用纳滤膜过滤,过滤后得到截留液和透析液;
步骤五:将截留液用乙醇沉淀,收集沉淀物,脱水,干燥,即得肝素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膜和树脂柱生产肝素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粗过滤是指用管式过滤器、袋式过滤器、板框过滤器、插板式过滤器或离心机中的一种过滤,滤材目数为100~200目,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邵宇马保社李英刚马希旺王承亮
申请(专利权)人:丰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丰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