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肝素钠的精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993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肝素钠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酶解工序、离子交换吸附工序、洗涤工序、洗脱工序、沉淀工序得到肝素钠粗品沉淀物;一次脱色氧化、过滤、一级分级沉淀、二次脱色氧化、过滤、二级分级沉淀,干燥,过滤后的滤液经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精品肝素钠,脱色氧化时加入EDTA;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2次酶解彻底除去肝素钠内的不同类型蛋白质,分级沉淀分离肝素钠内有关物质使得肝素钠纯度更高,脱色氧化时加入EDTA,很好的解决了过氧化物裂解肝素钠成过低分子肝素的可能,还能够避免工艺条件的变化特别是氧化剂的用量和氧化时间对于产品品质的波动影响,并获得稳定的低分子量区间的肝素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肝素钠的精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肝素钠的制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肝素钠的精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肝素市场存在各种不同品质的粗品肝素钠,由于地域及生活习惯不同,各地养殖猪的环境及饲料也不同,粗品肝素钠生产工艺不同,造成粗品肝素钠的质量有所区别,比如其性状、蛋白质含量、效价、光吸收等差距都会特别大。目前国内现有技术中,盐解、酶解、树脂分离、氧化、沉淀或者其中几个方法的目标结合,如专利号为201310009732.2的国家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肝素钠的精制方法,吸附除杂与添加酶激活剂进行酶解的联合精制肝素钠的方法,该方法能解决单纯的吸附与酶解难以彻底除杂的问题,且通过酶激活剂的使用,大大缩短了酶解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该方法使用的单一酶解,只能适用于一种质量状况的粗品肝素钠,更换其他质量状况的粗品肝素钠,其工艺指标又不能达到理想的精制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工艺结合精制粗品肝素钠的工艺技术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粗品肝素钠精制质量难达标并且收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为:肝素钠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1)按酶解工序、离子交换吸附工序、洗涤工序、洗脱工序、沉淀工序得到肝素钠粗品沉淀物;(2)一次脱色氧化:向步骤(1)中收集的沉淀物,按粗品肝素钠活性(单位:亿IU)与水体积(单位:L)比值为1:6的配比加水溶解,控制料液温度20~30℃,再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9.0~11.0;按照加入水的体积2%的量,量取双氧水体积,并向双氧水中体积加入双氧水体积3倍的水混匀,均分成三份,每隔一小时,向料液中加入一份双氧水溶液,每次加入均搅拌料液3~5min,其余时间静置氧化;氧化过程中控制料液温度20~30℃,pH值9.0~11.0,以第一次加入双氧水溶液的时间开始计时,共氧化12h;(3)过滤:一次脱色氧化结束,使用0.8μm滤膜进行过滤,收集滤液;(4)一级分级沉淀:收集滤液,控制滤液温度35~40℃,加入滤液体积0.88倍的药用乙醇,搅拌均匀,保温35~40℃沉淀4h;沉淀结束,去除上清收集沉淀物;(5)二次脱色氧化:向步骤(4)收集的沉淀物按粗品肝素钠活性(单位:亿IU)与水体积(单位:L)比值为1:5的配比加水溶解,控制料液温度20~30℃,再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9.0~11.0;按照加入水的体积2%的量,量取双氧水体积,并向双氧水中体积加入双氧水体积3倍的水混匀,均分成三份,每隔一小时,向料液中加入一份双氧水溶液,每次加入均搅拌料液3~5min,其余时间静置氧化;氧化过程中控制料液温度20~30℃,pH值9.0~11.0,以第一次加入双氧水溶液的时间开始计时,共氧化12h;(6)过滤:二次脱色氧化结束,使用0.45μm滤膜进行过滤,收集滤液;(7)二级分级沉淀:收集滤液,控制滤液温度35~40℃,加入滤液体积0.85倍的药用乙醇,搅拌均匀,保温35~40℃沉淀4h;沉淀结束,去除上清收集沉淀物;(8)把二级分级沉淀得到沉淀物加入4L/亿单位纯化水,经0.22聚醚砜滤芯过滤;(9)干燥:过滤后的滤液经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精品肝素钠。进一步地,所述的一次脱色工序:向步骤(1)中收集的沉淀物按粗品肝素钠活性(单位:亿IU)与水体积(单位:L)比值为1:6的配比加水溶解,控制料液温度20~30℃,按粗品肝素钠重量的0.5%还加入EDTA,再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9.0~11.0;按照加入水的体积2%的量,量取双氧水体积,并向双氧水中体积加入双氧水体积3倍的水混匀,均分成三份,每隔一小时,向料液中加入一份双氧水溶液,每次加入均搅拌料液3~5min,其余时间静置氧化;氧化过程中控制料液温度20~30℃,pH值9.0~11.0,以第一次加入双氧水溶液的时间开始计时,共氧化12h;所述二次氧化工序:向步骤(4)中收集的沉淀物按粗品肝素钠活性(单位:亿IU)与水体积(单位:L)比值为1:5的配比加水溶解,控制料液温度20~30℃,按粗品肝素钠重量的0.5%还加入EDTA,再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9.0~11.0,按照加入水的体积2%的量,量取双氧水体积,并向双氧水中体积加入双氧水体积3倍的水混匀,均分成三份,每隔一小时,向料液中加入一份双氧水溶液,每次加入均搅拌料液3~5min,其余时间静置氧化,氧化过程中控制料液温度20~30℃,pH值9.0~11.0,以第一次加入双氧水溶液的时间开始计时,共氧化12h。进一步地,所述的酶解工序为双酶解2次除蛋白包括:Ⅰ:配制10%浓度的2709碱性蛋白酶溶液:按水与粗品肝素钠重量比为10:1的配比向粗品肝素钠中加入水混合均匀,按水与肠衣盐重量比为100:3的配比向上述料液中加入肠衣盐混合均匀,再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8.5~10.5,控制料液温度55~65℃,Ⅱ:按酶与粗品肝素钠重量比为1:100的配比加入步骤Ⅰ配置的酶溶液,开始酶解3h;酶解完成,调节料液pH8.0~9.0,按粗品肝素钠与无水氯化钙重量比为10:3的配比向料液中加入无水氯化钙混合均匀,快速升温至85~95℃,保温15min;保温完成,趁热过滤;滤液控制料液温度55~65℃再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8.5~10.5,控制料液温度55~65℃;Ⅲ:按酶与粗品肝素钠重量比为1:100的配比加入10%浓度的水解蛋白酶溶液,开始酶解3h;酶解完成,调节料液pH8.0~9.0,按粗品肝素钠与无水氯化钙重量比为10:3的配比向料液中加入无水氯化钙混合均匀,快速升温至85~95℃,保温15min;保温完成,趁热过滤,滤液控制料液温度40~50℃,加入与无水氯化钙重量相同的无水碳酸钠,搅拌反应15min,过滤。进一步地,所述离子交换吸附工序:按粗品肝素钠活性(单位:亿IU)与水体积(单位:L)比值为1:8的配比向沉淀物中加水,将沉淀物完全溶解,按粗品肝素钠活性(单位:亿IU)与树脂体积(单位:L)比值为1:8配比向沉淀物中加入树脂,其中所用树脂为碱性阴离子树脂A98,控制体系温度30~40℃,搅拌吸附4h,吸附完毕,去除不吸附的残留液体。进一步地,所述洗涤工序:按粗品肝素钠活性(单位:亿IU)与5%肠衣盐溶液体积(单位:L)比值为1:8的配比向树脂中加入5%肠衣盐溶液,控制温度30~40℃,pH7.0~8.0,搅拌洗涤2h,洗涤完成去除洗涤液,再重复此步骤2次。进一步地,所述脱附工序:按粗品肝素钠活性(单位:亿IU)与12%肠衣盐溶液体积(单位:L)比值为1:8的配比向洗涤工序处理的树脂中加入12%肠衣盐溶液,控制温度35~45℃,pH7.0~8.0,洗脱4.5h,收集得到第一次洗脱液,再重复此步骤1次得到第二次的洗脱液。进一步地,所述沉淀工序:将脱附工序中收集的第一次洗脱液,控制洗脱液温度35~40℃,加入洗脱液体积0.8~0.9倍的药用乙醇,搅拌均匀,保温35~40℃沉淀4h,沉淀结束,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肝素钠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n(1)按酶解工序、离子交换吸附工序、洗涤工序、洗脱工序、沉淀工序得到肝素钠粗品沉淀物;/n(2)一次脱色氧化:向步骤(1)中收集的沉淀物,按粗品肝素钠活性(单位:亿IU)与水体积(单位:L)比值为1:6的配比加水溶解,控制料液温度20~30℃,再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9.0~11.0;按照加入水的体积2%的量,量取双氧水体积,并向双氧水中体积加入双氧水体积3倍的水混匀,均分成三份,每隔一小时,向料液中加入一份双氧水溶液,每次加入均搅拌料液3~5min,其余时间静置氧化;氧化过程中控制料液温度20~30℃,pH值9.0~11.0,以第一次加入双氧水溶液的时间开始计时,共氧化12h;/n(3)过滤:一次脱色氧化结束,使用0.8μm滤膜进行过滤,收集滤液;/n(4)一级分级沉淀:收集滤液,控制滤液温度35~40℃,加入滤液体积0.88倍的药用乙醇,搅拌均匀,保温35~40℃沉淀4h;沉淀结束,去除上清收集沉淀物;/n(5)二次脱色氧化:向步骤(4)收集的沉淀物按粗品肝素钠活性(单位:亿IU)与水体积(单位:L)比值为1:5的配比加水溶解,控制料液温度20~30℃,再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9.0~11.0;按照加入水的体积2%的量,量取双氧水体积,并向双氧水中体积加入双氧水体积3倍的水混匀,均分成三份,每隔一小时,向料液中加入一份双氧水溶液,每次加入均搅拌料液3~5min,其余时间静置氧化;氧化过程中控制料液温度20~30℃,pH值9.0~11.0,以第一次加入双氧水溶液的时间开始计时,共氧化12h;/n(6)过滤:二次脱色氧化结束,使用0.45μm滤膜进行过滤,收集滤液;/n(7)二级分级沉淀:收集滤液,控制滤液温度35~40℃,加入滤液体积0.85倍的药用乙醇,搅拌均匀,保温35~40℃沉淀4h;沉淀结束,去除上清收集沉淀物;/n(8)把二级分级沉淀得到沉淀物加入4L/亿单位纯化水,经0.22聚醚砜滤芯过滤;/n(9)干燥:过滤后的滤液经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精品肝素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肝素钠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1)按酶解工序、离子交换吸附工序、洗涤工序、洗脱工序、沉淀工序得到肝素钠粗品沉淀物;
(2)一次脱色氧化:向步骤(1)中收集的沉淀物,按粗品肝素钠活性(单位:亿IU)与水体积(单位:L)比值为1:6的配比加水溶解,控制料液温度20~30℃,再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9.0~11.0;按照加入水的体积2%的量,量取双氧水体积,并向双氧水中体积加入双氧水体积3倍的水混匀,均分成三份,每隔一小时,向料液中加入一份双氧水溶液,每次加入均搅拌料液3~5min,其余时间静置氧化;氧化过程中控制料液温度20~30℃,pH值9.0~11.0,以第一次加入双氧水溶液的时间开始计时,共氧化12h;
(3)过滤:一次脱色氧化结束,使用0.8μm滤膜进行过滤,收集滤液;
(4)一级分级沉淀:收集滤液,控制滤液温度35~40℃,加入滤液体积0.88倍的药用乙醇,搅拌均匀,保温35~40℃沉淀4h;沉淀结束,去除上清收集沉淀物;
(5)二次脱色氧化:向步骤(4)收集的沉淀物按粗品肝素钠活性(单位:亿IU)与水体积(单位:L)比值为1:5的配比加水溶解,控制料液温度20~30℃,再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9.0~11.0;按照加入水的体积2%的量,量取双氧水体积,并向双氧水中体积加入双氧水体积3倍的水混匀,均分成三份,每隔一小时,向料液中加入一份双氧水溶液,每次加入均搅拌料液3~5min,其余时间静置氧化;氧化过程中控制料液温度20~30℃,pH值9.0~11.0,以第一次加入双氧水溶液的时间开始计时,共氧化12h;
(6)过滤:二次脱色氧化结束,使用0.45μm滤膜进行过滤,收集滤液;
(7)二级分级沉淀:收集滤液,控制滤液温度35~40℃,加入滤液体积0.85倍的药用乙醇,搅拌均匀,保温35~40℃沉淀4h;沉淀结束,去除上清收集沉淀物;
(8)把二级分级沉淀得到沉淀物加入4L/亿单位纯化水,经0.22聚醚砜滤芯过滤;
(9)干燥:过滤后的滤液经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精品肝素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肝素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脱色氧化工序:向步骤(1)中收集的沉淀物按粗品肝素钠活性(单位:亿IU)与水体积(单位:L)比值为1:6的配比加水溶解,控制料液温度20~30℃,按粗品肝素钠重量的0.5%还加入EDTA,再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9.0~11.0;按照加入水的体积2%的量,量取双氧水体积,并向双氧水中体积加入双氧水体积3倍的水混匀,均分成三份,每隔一小时,向料液中加入一份双氧水溶液,每次加入均搅拌料液3~5min,其余时间静置氧化;氧化过程中控制料液温度20~30℃,pH值9.0~11.0,以第一次加入双氧水溶液的时间开始计时,共氧化12h;
所述二次脱色氧化工序:向步骤(4)中收集的沉淀物按粗品肝素钠活性(单位:亿IU)与水体积(单位:L)比值为1:5的配比加水溶解,控制料液温度20~30℃,按粗品肝素钠重量的0.5%还加入EDTA,再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9.0~11.0,按照加入水的体积2%的量,量取双氧水体积,并向双氧水中体积加入双氧水体积3倍的水混匀,均分成三份,每隔一小时,向料液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川川陶川宁王业梅田宽郭恩中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辰龙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