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动态滑翔的低功耗无人飞行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飞行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动态滑翔的低功耗无人飞行器。
技术介绍
扑翼振荡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鸟类,昆虫,鱼类以及鲸和海豚等海洋生物利用其翅膀或鳍的扑翼振荡产生升力和推力以实现运动。其中昆虫是最早进化出主动飞行能力的生物,在飞行机动性方面至今仍然未被其他生物或人造飞行器超越。理论研究表明,扑翼推进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推进系统,最高可达85%,展现出了优秀的空气动力和水动力特性。由于具有以上显著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扑翼飞行器成为了新型飞行器的研究热点。虽然扑翼推进在理论上具有优异的推进效率,但是由于扑翼飞行往往需要相对较大的功率维持升力、平衡重力,导致现实中扑翼飞行是自然界中能耗最高的机动方式之一。目前扑翼飞行器的设计趋于小型化,在气动设计方面更趋近于昆虫,事实上这类扑翼飞行器研究重点在于实现类似于昆虫的高机动性,而不是发展扑翼飞行的高效性。扑翼推进的优秀气动性能启发了研究人员模仿扑翼的沉浮俯仰运动采集流体的能量。早在70年代就有学者发现自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动态滑翔的低功耗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定形气囊,其内部由高强度骨架支撑,在放气的过程中可保持气囊形状不变;/n变形气囊,其和所述定形气囊通过三通管连接,所述三通管的三个接口分别连接定形气囊和两个变形气囊,每个变形气囊的总体积为定形气囊体积的一半,所述定形气囊和所述变形气囊内填充气体的密度低于所述空气密度;/n机翼,其俯仰轴与设置在所述三通管底部的轴承座通过轴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动态滑翔的低功耗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形气囊,其内部由高强度骨架支撑,在放气的过程中可保持气囊形状不变;
变形气囊,其和所述定形气囊通过三通管连接,所述三通管的三个接口分别连接定形气囊和两个变形气囊,每个变形气囊的总体积为定形气囊体积的一半,所述定形气囊和所述变形气囊内填充气体的密度低于所述空气密度;
机翼,其俯仰轴与设置在所述三通管底部的轴承座通过轴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滑翔的低功耗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上设有压气机,所述压气机可控制定形气囊和变形气囊之间气体的流动,定形气囊和变形气囊之间还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内安装有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滑翔的低功耗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形气囊和变形气囊均设有开口,所述定形气囊的开口设置在腰部,变形气囊的开口设置在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滑翔的低功耗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伟,谢诞梅,岳亚楠,梅子岳,吴凡,纪道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