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相干层成像系统及其参考波前校正装置、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7680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相干层成像系统及其参考波前校正装置、方法,参考波前校正装置包括:形变基准板、用于对形变基准板进行加热的加热部件以及多个连接件;加热部件未加热状态下,连接件对球面反射镜具有预紧力,以使球面反射镜具有反向的镜面曲率;加热部件加热状态下,形变基准板发生形变,且其形变作用力作用于连接件与形变基准板连接的一端,以使连接件与球面反射镜连接的一端向球面反射镜施加正向作用力,球面反射镜的镜面曲率向正向方向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参考波前校正装置中没有设置移动部件,通过加热条件下形变基准板的形变产生力矩作用于球面反射镜,结构简单,方便安装,且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相干层成像系统及其参考波前校正装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学相干层成像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参考波前校正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应用于上述参考波前校正装置的参考波前校正方法,以及一种安装有上述参考波前校正装置的光学相干层成像系统。
技术介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是20世纪90年代逐步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三维层析成像技术。OCT基于低相干干涉原理获得深度方向的层析能力,通过扫描可以重构出生物组织或材料内部结构的二维或三维图像,其信号对比度源于生物组织或材料内部光学反射特性的空间变化。利用相干层析系统得到的光学断层图像的组织特征,以确定诊断要识别的目标。光学相干层析技术与常规影像手段相比具有独特优势,其影像效果接近病理,同时具有无创无辐射、活体实时观测、高分辨率(16微米)、组织内深度成像、3D影像数据等优点。现有技术中光学相干层成像系统一般包括光源、干涉仪、光电探测器及控温装置等,干涉仪中的参考臂包括球面反射镜,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参考波前校正装置对球面反射镜的镜面曲率进行调节,现有技术中参考波前校正装置的结构比较复杂,需要通过移动件的移动带动球面反射镜产生形变,装配耗时久、难度大。综上所述,如何使参考波前校正装置的结构简化,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参考波前校正装置,通过连接件将形变基准板与球面反射镜连接,利用形变基准板在加热部件的加热下的形变改变球面反射镜的镜面曲率,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成本较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上述参考波前校正装置的参考波前校正方法,以及一种安装有上述参考波前校正装置的光学相干层成像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参考波前校正装置,包括:形变基准板、用于对所述形变基准板进行加热的加热部件以及连接所述形变基准板和球面反射镜边缘的多个连接件;所述加热部件未加热状态下,所述连接件对所述球面反射镜具有预紧力,以使所述球面反射镜具有反向的镜面曲率;所述加热部件加热状态下,所述形变基准板发生形变,且所述形变基准板产生的形变作用力作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形变基准板连接的一端,以使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球面反射镜连接的一端向所述球面反射镜施加正向作用力,所述球面反射镜的镜面曲率向正向方向变化。优选的,所述连接件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球面反射镜的上表面接触的上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球面反射镜的下表面接触的下抵接部;所述加热部件未加热状态下,所述下抵接部件与所述下表面之间具有预紧力。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F形结构,所述F形结构的下部与所述形变基准板连接,所述球面反射镜设置于所述F形结构的两水平结构之间。优选的,所述上抵接部和所述下抵接部均设置有预紧螺栓。优选的,所述上抵接部和所述下抵接部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预紧螺栓,且所述预紧螺栓在所述上抵接部或所述下抵接部均沿所述球面反射镜的径向分布。优选的,多个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球面反射镜的周向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加热部件为电热片,所述电热片设置于所述形变基准板的上表面,且所述电热片均匀覆盖所述形变基准板。优选的,所述形变基准板为厚度均匀的铝板。一种参考波前校正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参考波前校正装置,包括:步骤S1,根据光电探测器探测到的干涉条纹,获得干涉条纹对比度;步骤S2,根据所述干涉条纹对比度确定加热部件的加热时间;步骤S3,根据所述加热时间对所述加热部件进行加热;步骤S4,判断所述干涉条纹对比度是否达到预设对比度,若是,则维持所述加热部件当前的加热温度直至成像结束,若否,则返回步骤S1。一种光学相干层成像系统,包括光源、干涉仪和光电探测器,所述干涉仪的参考臂包括球面反射镜,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参考波前校正装置。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参考波前校正装置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球面反射镜,另一端连接于形变基准板,在加热部件未加热状态下,连接件对球面反射镜具有一定的预紧力,使球面反射镜具有反向的镜面曲率;当此时的镜面曲率不符合要求时需要通过加热部件对形变基准板进行加热,使形变基准板产生形变,由于形变基准板与连接件的一端连接,因此在形变基准板形变的过程中,会将形变作用力作用于连接件,连接件与形变基准板连接的一端在形变作用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移动,或具有形变、移动趋势,此时连接件的另一端会向球面反射镜产生作用力,使球面反射镜的镜面曲率向正向方向变化。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参考波前校正装置中没有设置移动部件,通过加热条件下形变基准板的形变产生力矩作用于球面反射镜,结构简单,方便安装,且成本较低。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上述参考波前校正装置的参考波前校正方法,以及一种安装有上述参考波前校正装置的光学相干层成像系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参考波前校正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参考波前校正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参考波前校正装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1-3中:1为形变基准板、2为球面反射镜、3为连接件、31为上抵接部、32为下抵接部、4为预紧螺栓、5为电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参考波前校正装置,通过对形变基准板进行加热以使其形变,并带动连接件向球面发射镜施加正向作用力,球面反射镜的镜面曲率向正向方向变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应用于上述参考波前校正装置的参考波前校正方法,以及一种安装有上述参考波前校正装置的光学相干层成像系统。请参考图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参考波前校正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参考波前校正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参考波前校正装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图。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参考波前校正装置包括形变基准板1、用于对形变基准板1进行加热的加热部件以及连接形变基准板1和球面反射镜2边缘的多个连接件3;加热部件未加热状态下,连接件3对球面反射镜2具有预紧力,以使球面反射镜2具有反向的镜面曲率;加热部件加热状态下,形变基准板1发生形变,且形变基准板1产生的形变作用力作用于连接件3与形变基准板1连接的一端,以使连接件3与球面反射镜2连接的一端向球面反射镜2施加正向作用力,球面反射镜2的镜面曲率向正向方向变化。需要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参考波前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形变基准板(1)、用于对所述形变基准板(1)进行加热的加热部件以及连接所述形变基准板(1)和球面反射镜(2)边缘的多个连接件(3);/n所述加热部件未加热状态下,所述连接件(3)对所述球面反射镜(2)具有预紧力,以使所述球面反射镜(2)具有反向的镜面曲率;/n所述加热部件加热状态下,所述形变基准板(1)发生形变,且所述形变基准板(1)产生的形变作用力作用于所述连接件(3)与所述形变基准板(1)连接的一端,以使所述连接件(3)与所述球面反射镜(2)连接的一端向所述球面反射镜(2)施加正向作用力,所述球面反射镜(2)的镜面曲率向正向方向变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参考波前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形变基准板(1)、用于对所述形变基准板(1)进行加热的加热部件以及连接所述形变基准板(1)和球面反射镜(2)边缘的多个连接件(3);
所述加热部件未加热状态下,所述连接件(3)对所述球面反射镜(2)具有预紧力,以使所述球面反射镜(2)具有反向的镜面曲率;
所述加热部件加热状态下,所述形变基准板(1)发生形变,且所述形变基准板(1)产生的形变作用力作用于所述连接件(3)与所述形变基准板(1)连接的一端,以使所述连接件(3)与所述球面反射镜(2)连接的一端向所述球面反射镜(2)施加正向作用力,所述球面反射镜(2)的镜面曲率向正向方向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考波前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球面反射镜(2)的上表面接触的上抵接部(31)以及与所述球面反射镜(2)的下表面接触的下抵接部(32);
所述加热部件未加热状态下,所述下抵接部(32)件与所述下表面之间具有预紧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参考波前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为F形结构,所述F形结构的下部与所述形变基准板(1)连接,所述球面反射镜(2)设置于所述F形结构的两水平结构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参考波前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抵接部(31)和所述下抵接部(32)均设置有预紧螺栓(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参考波前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其昌张景旭李洪文刘炎森唐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