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镓基红光外延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444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氮化镓基红光外延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氮化镓基红光外延片结构,包括:衬底;生长在所述衬底上的InGaN过渡层,所述InGaN过渡层包含第一过渡层、第二过渡层和第三过渡层;以及,生长在所述InGaN过渡层上的m层量子阱发光层,m≥1;所述量子阱发光层包括层叠设置的量子阱层和量子垒层,量子阱层与InGaN过渡层接触,且量子阱层中设有InN插入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氮化镓基红光外延片结构,在量子阱发光层中插入InN插入层,使In扩散到InGaN量子阱中,实现了长发光波长的InGaN基红光LED的制备,可以更好的使将电子与空穴在量子阱发光层中复合,提升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具体涉及一种氮化镓基红光外延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iii-v族氮化物半导体由于可以制备红、绿、蓝三原色的led,具有易于实现白光芯片集成化的优势,是制备led器件的最佳材料,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以及应用。

2、氮化物半导体是实现全彩micro-led制备的绝佳材料,ingan基led由于具有可以通过调in原子的组分来调节带隙从而实现rgb三原色发光的特点而非常适合于micro-led芯片的制备。随着in组分的增加,高in组分的长波长led的eqe明显降低,因此获得发光效率高的高in组分的长波长led是实现高效白光照明和micro-led显示中十分关键的一环。

3、但是,由于in原子较大且in原子在高温下容易析出,因此获得高质量的ingan材料极为困难。其次,由于红光led中in组分的增加,ingan材料的晶格常数也不断增加,导致了量子阱发光层中ingan和gan晶格失配和热失配增大,这种大的晶格失配与热失配会使异质外延过程中位错密度急剧增大。


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氮化镓基红光外延片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基红光外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蓝宝石衬底、硅衬底或碳化硅衬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基红光外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基红光外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氮化镓基红光外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氮化镓基红光外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氮化镓基红光外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基红光外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氮化镓基红光外延片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基红光外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蓝宝石衬底、硅衬底或碳化硅衬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基红光外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基红光外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氮化镓基红光外延片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山丽孙晓娟蒋科黎大兵贲建伟吕顺鹏贾玉萍孙蕊刘明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