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ightWeight-3D避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定位避障
,具体涉及一种LightWeight-3D避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机器人领域中普遍使用二维障碍物检测(2D检测)算法,虽然说2D检测算法成熟、可靠,但是也存在短板。比如说,检测范围局限于激光仪器安装位置,只能检测到激光仪器安装水平面范围里的障碍物,若物体低于仪器安装高度则无法被检测到;由于检测范围是仪器安装的水平面,对于位于水平面之上的障碍物,也即悬挂、浮空障碍物无法检测到。“LightWeight”,也即轻量级神经网络,也称微型神经网络,是指需要参数的数量较少和计算代价较小的神经网络模型。由于微型神经网络计算开销小,微型神经网络模型可以部署在计算资源有限的设备上,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嵌入式设备,通常从网络结构优化和网络裁剪两个角度构建微型神经网络。考虑到用2D检测算法的这些短板,基于传统的聚类或当代的神经网络算法的三维障碍物检测(3D检测)算法也逐渐开始得到应用。比如,文件CN106949893A公开了一种三维避障的室内机器人导航方 ...
【技术保护点】
1.LightWeight-3D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S1、获取机器人行进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以及包含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的全局三维地图;/nS2、通过回归算法实时采集机器人前方的图像数据和点云数据,并根据图像数据实时获取障碍物的目标信息和位置信息;/nS3、在目标信息和位置信息的基础上,采用增强追踪算法探测3D障碍物;/nS4、在全局三维地图上生成路径点,并采用碰撞检测获取最优路径;/nS5、获取机器人的实时位置,并实时更新全局三维地图得到实时三维地图;/nS6、在行进过程中对下一路径点进行碰撞检测,判断是否会发生碰撞:若会发生碰撞,则以实时三维地图作为全局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LightWeight-3D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获取机器人行进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以及包含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的全局三维地图;
S2、通过回归算法实时采集机器人前方的图像数据和点云数据,并根据图像数据实时获取障碍物的目标信息和位置信息;
S3、在目标信息和位置信息的基础上,采用增强追踪算法探测3D障碍物;
S4、在全局三维地图上生成路径点,并采用碰撞检测获取最优路径;
S5、获取机器人的实时位置,并实时更新全局三维地图得到实时三维地图;
S6、在行进过程中对下一路径点进行碰撞检测,判断是否会发生碰撞:若会发生碰撞,则以实时三维地图作为全局三维地图,返回S4并以机器人实时位置为起点位置;若不会发生碰撞,则继续行进直至达到终点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ightWeight-3D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改进数据结构和记录方式后保存图像数据和点云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ightWeight-3D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获取目标信息具体为:训练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将图像数据实时传输到训练好的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目标识别。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LightWeight-3D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获取定位信息具体为:训练定位模型;将目标信息及点云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目标定位模型进行目标定位,得到障碍物相对于机器人的位置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ightWeight-3D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包括:特征网络,用于获取输入的图像数据中不同维度的特征图;提取网络,用于提取特征图中的信息,并通过提取的信息预测障碍物的类别。
技术研发人员:晁战云,罗元泰,袁洪跃,钟启明,万钟平,赖晗,李元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