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垂直加速旋转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垂直加速旋转装置。
技术介绍
经过蒸汽时代后,如今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迅速,人们对机械的研究也越发的细致;对机械的需求也越发的依赖;通过紧密而又巧妙的机械结构;人们可以使用机械做很多事情;而机械的结构也因此被极大的挖掘。目前旋转装置作为发电机和发动机等其他设备的核心技术,人类对于旋转装置的研发从未停止。但市面上大多数旋转装置,皆为常规的直接旋转或者通过传动旋转等方式,却无法将直线的力,传导给同轴线的旋转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直线压缩,垂直轴心旋转加速的问题,提供一种垂直加速旋转装置。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垂直加速旋转装置,包括旋转外筒、挤压盖体、内延板、内框架、复位弹簧、变向轮组和旋转件;所述旋转外筒内设有旋转腔室和垂直腔室,所述旋转腔室和垂直腔室之间还设有限位台,所述内延板主体与限位台相互抵触,且受限位台的抵触,无法进入旋转腔室;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垂直加速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外筒(1)、挤压盖体(2)、内延板(3)、内框架(4)、复位弹簧(5)、变向轮组(7)和旋转件(8);所述旋转外筒(1)内设有旋转腔室(11)和垂直腔室(12),所述旋转腔室(11)和垂直腔室(12)之间还设有限位台(13),所述内延板(3)主体与限位台(13)相互抵触,且受限位台(13)的抵触,无法进入旋转腔室(11);所述挤压盖体(2)内设有挤压腔室(21),所述挤压腔室(21)内延伸设有防脱延伸柱(23)和棘轮延伸柱(22),防脱延伸柱(23)的末端还设有防脱凸环(231),所述棘轮延伸柱(22)上还设有棘轮锁止扣(2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加速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外筒(1)、挤压盖体(2)、内延板(3)、内框架(4)、复位弹簧(5)、变向轮组(7)和旋转件(8);所述旋转外筒(1)内设有旋转腔室(11)和垂直腔室(12),所述旋转腔室(11)和垂直腔室(12)之间还设有限位台(13),所述内延板(3)主体与限位台(13)相互抵触,且受限位台(13)的抵触,无法进入旋转腔室(11);所述挤压盖体(2)内设有挤压腔室(21),所述挤压腔室(21)内延伸设有防脱延伸柱(23)和棘轮延伸柱(22),防脱延伸柱(23)的末端还设有防脱凸环(231),所述棘轮延伸柱(22)上还设有棘轮锁止扣(221)、棘轮复位垫(222)和磁铁(223),所述棘轮锁止扣(221)由可磁吸物制成,所述棘轮锁止扣(221)和棘轮延伸柱(22)通过铰连接配合,所述棘轮复位垫(222)置于棘轮延伸柱(22)上,具体位于棘轮延伸柱(22)和棘轮锁止扣(221)之间,所述磁铁(223)置于棘轮延伸柱(22)上,所述棘轮锁止扣(221)受到磁铁(223)的磁吸作用,往磁铁(223)侧拢,但受棘轮复位垫(222)的阻隔,故此,棘轮锁止扣(221)和棘轮延伸柱(22)之间稳定保持N度角;所述挤压腔室(21)内还设有复位坡(211)和滞留槽(212);所述内延板(3)上设有框架通孔(31)、棘轮通孔(32)、防脱通孔(33)和延伸柱(34),所述延伸柱(34)末端还设有旋转通孔(341);所述内框架(4)由底部框架(42)和复位柱(41)组成,所述底部框架(42)由底部环圈(422)和铰接复位柱(421)组成,所述铰接复位柱(421)固定于底部环圈(422)上,所述铰接复位柱(421)和复位柱(41)通过铰连接的方式配合;为所述变向轮组(7)由变向轮(72)和十字旋柱(71)组成;所述变向轮(72)上设有棘轮齿(721)和变向轮斜齿(722);所述十字旋柱(71)左右两端穿过变向轮(72)后,活动套接于旋转通孔(341)内,所述十字旋柱(71)的底端活动套接于旋转件(8)内;所述铰接复位柱(421)、棘轮延伸柱(22)和防脱延伸柱(23)分别活动于架通孔(31)、棘轮通孔(32)和防脱通孔(33)内;所述防脱凸环(231)外径大于防脱通孔(33)的内径;所述复位柱(41)和复位坡(211)之间还设有弹力绳(51)上;静置状态下,所述复位柱(41)位于滞留槽(212)内;所述复位柱(41)和滞留槽(212)之间的配合力度大于复位弹簧(5)的弹力;所述旋转件(8)上还设有与变向轮斜齿(722)相匹配的旋转斜齿(81);所述挤压盖体(2)受外力挤压时,所述复位弹簧(5)受力被挤压,则挤压盖体(2)整体下移,则棘轮延伸柱(22)一起随之下移,从而棘轮锁止扣(221)与棘轮齿(721)发生接触,而棘轮齿(721)会随着挤压盖体(2)的继续下移,自身受棘轮锁止扣(221)的影响,开始旋转;而当棘轮齿(721)发生旋转,则会通过变向轮斜齿(722)和旋转斜齿(81)最终带动旋转件(8),从而实现通过垂直的外力实现内部位于同一轴线的旋转体(8)的转动;当复位弹簧(5)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复位柱(41)会脱离滞留槽(212),通过复位坡(41)上移,从而使其挤压盖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迎迎,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简系文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