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位提拉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953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笔,特别涉及一种复位提拉笔;包括内杆、外杆、笔芯、复位弹簧、内位移件和旋转调节件;所述内移件固定于外杆内,所述内移件上设有调节内槽;所述内杆上设有旋转凹槽;所述旋转调节件一端置于旋转凹槽内,另一端置于调节内槽内,所述旋转调节件位于旋转凹槽内,可以相对旋转凹槽任意旋转;所述复位弹簧和笔芯装于内杆内;所述旋转调节件在调节内槽内移动,存在两种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一、结构简单,具备量产的标准。二、通过旋转,旋转调节件的方式进行位置切换。三、抗拉性较强,使用时稳定性高。四、通过对调节凸起的参数化设置,容错率低。容错率低。容错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位提拉笔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笔,特别涉及一种复位提拉笔。

技术介绍

[0002]现今市面上的笔的操作结构,多半是外国人研发的,而本国的技术水平已经今非昔比,针对笔上的结构也进行了深刻的研发和研究,提拉笔的兴起,将覆盖传统摁压笔的市场,而提拉笔的操作方式非常好,但是,需要更多的结构补充,从而更好的提高提拉笔的实际操作体验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扩展更多提拉笔的结构,提供一种复位提拉笔。
[0004]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复位提拉笔,包括内杆、外杆、笔芯、复位弹簧、内移件和旋转调节件;所述内移件固定于外杆内,所述内移件上设有调节内槽;所述内杆上设有旋转凹槽;所述旋转调节件一端置于旋转凹槽内,另一端置于调节内槽内,所述旋转调节件位于旋转凹槽内,可以相对旋转凹槽任意旋转;所述复位弹簧和笔芯装于内杆内;所述旋转调节件在调节内槽内移动,存在两种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具体如下:
[0006]出芯状态:此时,旋转调节件横于调节内槽内 ,受到复位弹簧的间接影响,从而导致,此位置状态相对稳定,此时,笔芯保持露出内杆的状态;
[0007]收芯状态:此时,旋转调节件竖向位于调节内槽的最下端,受到复位弹簧的间接影响,从而导致,此位置状态相对稳定,此时,笔芯保持收于内杆的状态。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调节内槽分为不规则调节槽和收芯直槽;所述不规则调节槽的上端设有调节凸起;所述调节凸起用于调节旋转调节件的旋转方位;旋转调节件出芯状态时,位于不规则调节槽;所述旋转调节件收芯状态时,位于收芯直槽的底部。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不规则调节槽内还设有使用调节坡和收芯调节坡;所述旋转调节件在出芯状态时,就横于使用调节坡和收芯调节坡之间;所述旋转调节件从出芯状态通过调节凸起改变自身旋转状态后,通过收芯调节坡可快速摆正进入收芯直槽。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旋转调节件朝调节内槽端的表面中心还设有旋转凸起,所述旋转凸起代替旋转调节件和调节内槽的底面接触,从而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更好的旋转调节件旋转。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旋转调节件整体呈长方形,两边宽处,还设有往中心点凹陷的调节内壁;所述调节内壁和调节凸起配合,可以更好的使得旋转调节件旋转到特定的方位。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收芯状态切换到出芯状态;则将内杆往上移动,从而使得旋转调节件上移,此时,旋转调节件的调节内壁会触碰到调节凸起,受到调节凸起的影响,旋转调节件会打破竖直状态,此时,松开对内杆的外力,则内杆会受复位弹簧的影响回
落,受使用调节坡和调节内壁的影响,从接近竖直状态旋转到接近横向状态,此时,旋转调节件刚好横于使用调节坡和收芯调节坡之间;此时,笔芯露出内杆,为出芯状态;
[0013]所述出芯状态切换到收芯状态;继续通过外力使得内杆往上移动,使得旋转调节件的长边的一侧碰触到调节凸起,受到调节凸起的影响,旋转调节件会打破原本的接近横向状态,往另一侧倾斜,形成易打破的新的横向状态,此时,松开对内杆的外力,则内杆会受复位弹簧的影响回落,回落过程通过使用调节坡使得旋转调节件从新的横向状态旋转到竖直状态,随后进入收芯直槽的底部,此时,笔芯收入内杆内,为收芯状态。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不规则调节槽内设有足够旋转调节件任意旋转的空间。
[00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调节内槽的底部还设有受力凸起;所述受力凸起与调节内壁相接触,限制旋转调节件继续下移,同时避免旋转调节件的边角直接接触到调节内槽的底部,更好的保护旋转调节件的边角。
[00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不规则调节槽上还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便于调节内壁和调节凸起之间的配合关系。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旋转调节件上还设有旋转盘和旋转柱;所述旋转凹槽上还设有旋转盘凹槽;所述旋转柱套接于旋转凹槽内;所述旋转盘置于旋转盘凹槽内。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一、结构简单,具备量产的标准。
[0020]二、通过旋转,旋转调节件的方式进行位置切换。
[0021]三、抗拉性较强,使用时稳定性高。
[0022]四、通过对调节凸起的参数化设置,容错率低。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图1的A

A处剖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左视图。
[0027]图5为本技术图4的B

B处剖视图。
[0028]图6为本技术图5的B处局部放大图。
[002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至4所示的 一种复位提拉笔,包括内杆1、外杆2、笔芯3、复位弹簧4、内移件5和旋转调节件6。上述内移件5固定于外杆2内,上述内移件5上设有调节内槽51。上述内杆1上设有旋转凹槽11。上述旋转调节件6一端置于旋转凹槽11内,另一端置于调节内槽51内,上述旋转调节件6位于旋转凹槽11内,可以相对旋转凹槽11任意旋转。上述复位弹簧4和笔
芯3装于内杆1内。上述旋转调节件6在调节内槽51内移动,存在两种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具体如下:
[0033]出芯状态:此时,旋转调节件6横于调节内槽51内 ,受到复位弹簧4的间接影响,从而导致,此位置状态相对稳定,此时,笔芯3保持露出内杆1的状态。
[0034]收芯状态:此时,旋转调节件6竖向位于调节内槽51的最下端,受到复位弹簧4的间接影响,从而导致,此位置状态相对稳定,此时,笔芯3保持收于内杆1的状态。
[0035]为了更好的了解调节内槽51的功能区分,上述调节内槽51分为不规则调节槽511和收芯直槽512。上述不规则调节槽511的上端设有调节凸起5111。上述调节凸起5111用于调节旋转调节件6的旋转方位。旋转调节件6出芯状态时,位于不规则调节槽511。上述旋转调节件6收芯状态时,位于收芯直槽512的底部。
[0036]为了使得旋转过程更加顺畅稳定,上述不规则调节槽511内还设有使用调节坡5112和收芯调节坡5113。上述旋转调节件6在出芯状态时,就横于使用调节坡5112和收芯调节坡5113之间。上述旋转调节件6从出芯状态通过调节凸起5111改变自身旋转状态后,通过收芯调节坡5113可快速摆正进入收芯直槽512。上述旋转调节件6朝调节内槽51端的表面中心还设有旋转凸起61,上述旋转凸起61代替旋转调节件6和调节内槽51的底面接触,从而减少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位提拉笔,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杆(1)、外杆(2)、笔芯(3)、复位弹簧(4)、内移件(5)和旋转调节件(6);所述内移件(5)固定于外杆(2)内,所述内移件(5)上设有调节内槽(51);所述内杆(1)上设有旋转凹槽(11);所述旋转调节件(6)一端置于旋转凹槽(11)内,另一端置于调节内槽(51)内,所述旋转调节件(6)位于旋转凹槽(11)内,可以相对旋转凹槽(11)任意旋转;所述旋转调节件(6)在调节内槽(51)内移动,存在两种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具体如下:出芯状态:此时,旋转调节件(6)横于调节内槽(51)内,受到复位弹簧(4)的间接影响,从而导致,此位置状态相对稳定,此时,笔芯(3)保持露出内杆(1)的状态;收芯状态:此时,旋转调节件(6)竖向位于调节内槽(51)的最下端,受到复位弹簧(4)的间接影响,从而导致,此位置状态相对稳定,此时,笔芯(3)保持收于内杆(1)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位提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内槽(51)分为不规则调节槽(511)和收芯直槽(512);所述不规则调节槽(511)的上端设有调节凸起(51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位提拉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规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迎迎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简系文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